APP下载

包虫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7-03-15吴平顺

科学种养 2017年2期
关键词:棘球绦虫包虫病

吴平顺

近年来,包虫病有从牧区延伸到农区,进入城镇的趋势,因此,做好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一、包虫病概述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的小肠中,引起犬的棘球绦虫病。棘球蚴主要寄生在牛、羊、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脏、肺脏等器官中。棘球蚴体积大,生长力强,可使周围组织萎缩和功能障碍,也易造成继发感染,包囊破裂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二、包虫病的危害

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中,当寄生数量大时可引起贫血、消瘦和腹泻。棘球蚴在牛、羊和人的内脏形成包囊(见图1、图2),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牛、羊5000万头(只)以上,每年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我国包虫病患者达40余万,感染人数380万。人感染包虫病手术后容易复发。

三、包虫病的防治

1. 病原学特征

犬小肠中的棘球绦虫体长在5毫米以下,像细线头一样。虫体呈带状、扁平,分为4~5个节片,包括头节、颈节、体节、成熟体节和孕卵体节。棘球蚴为包囊状结构,内充透明液体,像塑料袋中装水似的,大小由豌豆到核桃大,有的像西瓜一样大。囊内含原头蚴和胶状物。每个发育良好的囊内含有多达200万个原头蚴。原则上,每个原头蚴在犬小肠内可以发育成为一个成虫。我国范围内存在的棘球绦虫有3种: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

①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叫囊型棘球蚴或囊型包虫,主要寄生在牛、羊及人体内,引起的疾病叫囊型包虫病。

②多房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叫泡状棘球蚴,它可以寄生在人体的肝脏,主要寄生在鼠类的体内。引起的疾病叫泡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和囊型包虫病不同,泡状棘球蚴由许多小囊泡组成,小囊泡可以相互连成网状,像癌细胞一样不断地向周围扩散生长,长出新的囊泡。所以,泡型包虫病又叫寄生虫癌症。但泡型包虫病的发病和流行远低于囊型包虫病,仅占10%。

③石渠棘球绦虫。目前仅从高原鼠兔体内分离出该绦虫,还没有牛、羊及人感染病例。

2. 包虫的生活史

寄生在犬小肠中的棘球绦虫孕卵体节里有成百个虫卵。孕卵体节可以不断地脱落,随着粪便排出后放出虫卵。成熟体节可以继续发育成孕卵体节,棘球绦虫就这样反复不断地在狗的肠道中生长发育。有些犬的肠道中会寄生成千上万个棘球绦虫。这样犬会不斷地向周围环境排放虫卵,污染土壤、饲料、牧草和饮水,牛、羊、猪和人误食虫卵后,虫卵在小肠内受到消化液、胆汁和消化酶的刺激,虫卵中的胚胎变成六钩蚴,穿透肠壁进入血管随血流首先来到肝脏,大部分六钩蚴被阻留在这里,另一部分随血流继续前进,在肺脏定居。经6~12个月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人体内生长可延续10~13年。终末宿主犬、狼吞食动物内脏中的成熟棘球蚴后,原头蚴在其小肠中发育成为成虫。

3. 防治措施

①包虫病的传播源头是犬,因此只有加大犬棘球蚴虫的驱虫力度,控制包虫在犬和羊之间的循环,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包虫病传播和流行。按“月月驱虫、犬犬驱虫”的原则,用吡喹酮对所有犬进行驱虫,每年驱虫8次以上,用量为5毫克/千克体重,驱虫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保持畜舍、饲草料和饮水干净卫生,防止被犬粪便污染。

②搞好包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杜绝私屠乱宰现象,感染的脏器绝对不能喂犬。严格管理流浪犬,必要时捕杀以根除感染源。

③包虫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牛、羊可试用阿苯达唑9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连用2次,或用吡喹25~3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服1次,连用5天。

④绵羊是包虫病最适宜的中间宿主,它既是受害者又是传播者。用羊包虫病疫苗免疫羊只,使羊免受感染,从而切断传播链条,是防控包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用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当年新生存栏羊进行接种,此后对免疫羊每年进行1次接种。

猜你喜欢

棘球绦虫包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基于cox1基因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