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

2017-03-15马君峰张汉武

科学种养 2017年2期
关键词:雏鸡饮水日龄

马君峰+张汉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健康的肉鸡产品成为市场的紧俏食品。如何养好生态鸡是养鸡场(户)必须掌握的技术,基本程序一般为鸡种选择—育雏—野外放养—出栏。

一、鸡种选择

生态养殖应选择适应性强、品质好、风味独特的地方鸡品种,如云南武定鸡、湖南湘黄鸡、郑州红鸡和岭南黄鸡等,这些鸡耐粗饲、好管理、适应性强、疾病少、生长发育速度适中、肉用性好,具有人们喜食的风味。

二、育雏前准备

1. 养殖时间选择。春季气候逐渐变暖,此时雏鸡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是生态肉鸡养殖的最佳季节。

2. 养殖设施和用品准备。育雏舍应采光良好,坚固严密,以保温和防鼠害;及时对育雏舍料槽、饮水设备、保温等设施进行检修和清洁处理,并准备好雏鸡常见病的防治药物和疫苗。

3. 养殖环境处理。养殖场地以及垫料要进行彻底消毒,可采用的药物有强力消毒灵、百毒杀、来苏儿、氢氧化钠等溶液喷洒消毒;地面平养可铺垫20~40毫米厚的秸秆或木屑等,以利于育雏保温,减少雏鸡白痢等疾病的发生。进鸡前1~3天把育雏舍加温预热,使舍内平均温度保持在32~35℃,湿度控制在60%~70%。

三、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

1. 及时饮水。及时供给雏鸡清洁的饮用水,以温开水为好。有条件的养殖场可给1日龄雏鸡饮用8%糖水,以提高雏鸡成活率。2~5日龄可用0.01%~0.02%高锰酸钾溶液饮水,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雏鸡感冒。

2. 及早开食。一般雏鸡饮水后3小时就可以投喂饲料,可将碎米、小米或玉米粉用热水浸湿饲喂。2~3天后,改喂混合饲料,以不浪费为宜,采取自由采食。

3. 加强饲养管理。初次开食的雏鸡应人工训练啄食,喂料量要与日俱增。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制饲料,保持饲料营养全面、新鲜、适口性好,也可购入全价配合饲料,但饲料中不得加入抗生素和其他任何违禁药品及添加剂。有条件的养殖场(户)最好在饲料中加入适量洗净切碎的青菜叶。饲喂要定时定量,20日龄后饲槽中要加沙砾,有助于雏鸡肌胃的消化。夜间要有人值班,主要观测舍内温度,防止雏鸡因舍内温度不匀造成脱水或打堆取暖而压死。

4. 做好保温工作。温度与雏鸡的采食、生长、成活率有密切的关系,温度是否适宜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刚出壳雏鸡自身温度调节能力比较差,舍内温度最好保持在33~35℃,3日龄后每天平均降0.5℃,直至与外界温度一致为止。考察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应注意观察鸡的动态和表情。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当,睡眠时不挤堆,安静,听不到尖叫声。

5. 注意通风换气。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很快(一般每分钟35次左右),需要较多的氧气,同时也排出较多的二氧化碳,再加上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后会产生氮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如不及时换气,室内氧气不足,就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6. 科学合理光照。1~4日龄的雏鸡,采用23小时光照,5日龄后每天减少半小时光照,直到白天和晚上光照时间基本相同。适当晒太阳,可促进雏鸡发育,也利于鸡的饮水寻食和熟悉环境,4日龄后白天可把雏鸡放在避风温暖的地方晒一晒。

7. 适宜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适宜是保证雏鸡通风良好、环境卫生、均衡采食和合理运动的必要条件,在生态鸡养殖过程中尤为重要,下表是育雛环节不同日龄鸡的饲养密度,供参考。

不同日龄雏鸡饲养密度表

8. 加强防疫消毒工作。雏鸡舍和各种用具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舍内外环境要每天进行清扫。对鸡群内强、弱、患鸡及时分群,对健康鸡按计划及时接种疫苗。

四、放养阶段的饲养管理

1. 场地选择。选择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周围无污染源的林下、荒滩、草地等作为生态鸡放养场所。对养殖场地进行必要的隔离,要求没有老鼠等敌害。

2. 放养鸡舍的建造。放养鸡舍比较简单,只要能够供鸡避风挡雨、安静休息就可以,一般以土木或彩钢结构比较实用,圈舍内架设鸡栖息的木架或竹架均可,圈舍宽度以5~7米,高度以便于打扫、消毒等操作为宜,一般为2米左右。

3. 放养鸡的饲养密度。根据放养地的地貌、植被以及食源情况确定饲养密度,原则是“宜小不宜大”,以2000只/亩左右为好。舍外设置的水槽和料槽根据鸡的日龄大小确定,保证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槽位即可。

4. 做好免疫接种。马立克、鸡新城疫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按要求及时接种,防止常见传染病发生。

5. 加强放养鸡训练。①雏鸡养殖到30日龄后,对外界环境就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选择风和日丽、温度适宜的天气由近到远分批赶至山坡或草地进行适应放养。放牧时间、距离可逐渐增加,刚开始距离近点,设补饲精料和饮水点多处,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以提高雏鸡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减轻应激反应,使其尽快适应外界放牧条件。②刚放养的雏鸡不熟悉周围环境,不愿出去觅食活动,饲养人员可用饲料引诱;还可用吹响哨子或敲打器物等方法,使放养鸡对定时饲喂等环节形成条件反射。③根据鸡只大小、野外采食情况制定补饲和饮水次数,一般每天补饲精料1~2次,饮水2~3次或自由饮水。④关注天气预报,当有刮风、下雨等不良天气出现时,要及时将放养鸡赶回圈舍,防止走失或被雨淋湿而患病,并适当增加精料喂量。⑤注意防老鹰、野猫、老鼠等敌害,禁止外来人员和畜禽随意进入。⑥做好保温工作,春末夏初气候变化大,容易发生冷空气袭击和降温,这段时间要注意做好保温防寒。⑦强化日常监管,保持外界环境安静,更换饲料要平稳过渡。⑧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在雏鸡阶段要做好鸡白痢的预防,定期在饲料中加入抗菌消炎药物。15~30日龄是球虫病易感期,饲料中应及时加入球虫净等药物预防。⑨生态鸡养殖到4~6月龄、体重达到2.5千克以上就可以出栏销售,养殖周期一年可安排2~3批,每批以1000~3000只为宜。⑩做好各项记录,包括出雏日期、品种、采食量、投药等情况,并定期称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

猜你喜欢

雏鸡饮水日龄
简易饮水鸟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防丢干伞饮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