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来龙

2017-03-15

关键词:张云逸红七军南宁

二战时期,美国将军史迪威曾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他们的勇猛、彪悍,令所有对手感叹!”

勇猛的广西士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同样表现不俗。长征时,著名的“智取娄山关”就是广西籍将士所为。彭德怀曾感慨:“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当时,红军中的“广西兵”主要来自一支起义部队,这支部队在1931年整编到达瑞金时,毛泽东给了他们一面旗,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千里来龙”!

被毛泽东授旗的这支部队就是当时的“中国红军第七军”。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它又是如何建立的呢?让我们回到86年前的1929年。

1929年5月,蒋桂战争结束,俞作柏、李明瑞被委以重任,掌管广西军政大权。

俞作柏:1888年出生,广西北流人,1926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校长。他支持工农运动,与共产党往来密切。

李明瑞:俞作柏的表弟,1896年出生,广西北流人,在北伐中表现勇猛,被誉为虎将;因为在蒋桂战争中立功,被蒋介石派回广西统管军事工作。

同期 陈欣德(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当时)俞作柏、李明瑞有很多难处,(比如)军事力量不够、政治力量不稳固。他们知道共产党人在北伐战争中能干、能打仗,就想借助共产党的力量。

中共中央以及广东省委随即从不同渠道派出了叶季壮、许开先、张云逸等四十多名得力干部到广西工作。他们的到来会给时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张云逸:海南文昌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已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的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最后终成一代名将。毛泽东曾评价他“老成持重、威望頗高”。

1929年7月,37岁的张云逸带着“改变黑暗社会”的抱负来到广西,俞作柏和李明瑞任命他为广西教导总队副主任兼警备第四大队大队长,掌管一支2000人的武装。而张云逸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前期工作,搞兵运、发展党员、改造旧军队,为中央的下一步行动打好基础。

两个月后,中央代表风尘仆仆地从上海取道香港经梧州来到南宁。按照当时水路交通的速度,这趟行程起码要在船上颠簸十几天才能走完。来的是个小个子青年,当时只有25岁,介于形势需要,他给自己取名邓斌,其实他的真实姓名叫作邓小平。

同期 庾新顺(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小平来到南宁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接触的人不多,一个是陈豪人,一个是雷经天,一个是俞作豫,他和张云逸是没见过面的。为什么没见面?因为上层统战和秘密兵运是严格区分的,互相不跨界、不搭界。

1984年,八十高龄的邓小平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是中央代表,任务就是做上层统战工作和领导广西全盘工作。”

邓小平到达南宁后,以广西省政府秘书的公开身份做掩护,统一领导在南宁的中共广西军委和广西特委。二十五岁的邓小平表现出举重若轻、见解不凡的特质;小他三岁的陈豪人则细致谨慎,事必躬亲;而和邓小平同龄的雷经天则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地方党建做得有声有色。

三个人里陈豪人负责和张云逸单线联系,完成中央指示的上传下达任务。军事经验丰富的张云逸不负重托,对成分复杂的旧军队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改造。

同期 张光东(张云逸儿子、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在这个过程中(张云逸)不断地改造这支部队,他对一些反动的军官,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来改变这个军队结构。

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假如没有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许红七军的建立不会那么快。可事实上,正是那些无法预料的变故考验了当局者的智慧。

1929年10月1日,俞作柏和李明瑞在汪精卫的策动下突然决定誓师倒蒋。而此时,邓小平也刚刚接到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指示,建议将党的力量向桂东南的梧州一带发展,在邓小平看来这个决策是十分危险的。

同期 庾新顺(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往桂东南发展无非是一条死路,我们就自己掌握的那一点小部队,一共三四千人,再加上一点工农队伍的力量,那是不行的。所以小平在这个关键时刻就紧急采取了几个措施:第一,不把党的力量往桂东南发展;第二,在南宁不搞武装起义;第三,把我们这三支小部队赶紧转移到左右江;第四,还要坚持和俞、李搞统一战线。

二十五岁的邓小平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定:举行兵变,把部队拉出南宁,向左右江地区转移。邓小平事后回忆说:“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比较有群众基础的地区,这里有韦拔群同志那样优秀的、很有威信的农民群众领袖。东兰、凤山地区是韦拔群同志长期工作的地区,是很好的革命根据地,这为红七军的建立与活动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样的部署下,张云逸随机而动,迅速对第四教导大队中的残余顽固分子进行清理;同时控制南宁军械库、邕江码头,并将南宁的武器弹药及辎重物资全部运往百色、龙州。

1929年10月22日,邓小平和张云逸率队到达百色城,进驻粤东会馆。如今粤东会馆里的这组蜡像,便还原了当时的场景。邓小平对起义计划做了详细分析和周全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肃清百色及周边地区的反动武装。

同期 张光东(张云逸儿子、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如果起义不把他们(反动武装)消灭掉,(他们)就会是起义中的一大祸害,所以百色起义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

十一月上旬,党中央批准了左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批准建立前委,统一党和军队的领导。

1929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百色城里过节一般地热闹。起义举行,红七军正式宣告成立;一个多月后龙州起义举行,红八军正式宣告成立;后来红八军编入红七军,部队规模达到七千多人,成为全国主力红军之一。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官兵一致,同心同德;这是一支由广西人组成的队伍,爬山过河,如履平地。因此有人把它比作一条能上天下海的蛟龙。

同期 张光东(张云逸儿子、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人家讲哪个省份的兵最能打,广西的部队最能打,而红七军正好是由广西的子弟组成的。

红七军后来挥师北上,历经7000里的小长征到达中央苏区,因此毛泽东授予他们的旗帜上才会有“千里来龙”四个大字。但一路沿途征战,到达中央苏区时已不足2000人,再后来经过长征的血战,在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的时候,已不到70人。

然而就是在这70人里,诞生了军委主席1人、少将以上军衔20人,解放后担任省部级干部的也有20多人。

1949年上海解放,邓小平一进城就直奔江湾公墓,里面埋着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张锡媛。1929年百色起义前,24岁的张锡媛病逝于上海,当时在上海汇报工作的邓小平顾不得埋葬爱妻便匆匆赶回广西,投入了根据地的建设。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一个人放下自己的利益得失、儿女情长,然后拼死去换来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生!

猜你喜欢

张云逸红七军南宁
邓小平对红七军“小长征”历史的记述及其价值
数读南宁
眷恋南宁
张云逸建烟厂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神秘洞穴 内藏红军遗迹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
闽北红军参加组编红七军团
Research on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Scored Liner Under Explosive Loading
红七军北上的方针并非始自李立三的左倾冒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