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

2017-03-14刘宇阳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据中心基础混合

◆刘宇阳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析

◆刘宇阳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 150000)

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有条件,应用互联网+环境相关混合教学模式,提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对混合教学模式的相关网络教学标准和平台进行建设和分析,完善教学模式的体制,对课堂教学相关的实践操作、自主学习进行详细的分析。实践证明,加强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地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协调沟通效果,提高教学水平。高校互联网+环境下可以有效地提升自主改革的推进作用,完善实际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规范标准。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0 前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突破、云计算的应用、物联网实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影响和体验,尤其计算机技术与高校各个专业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同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变化。现代互联网+环境下,明确现在流行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学应用模式效果,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质的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势在必行。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现行高校的必修课,是非计算机学生学习的入门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升计算机的软、硬系统组成,熟悉和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教学重点是明确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确定实用价值,明确考核标准,以最佳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逐步普及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形式,以合理的方法,明确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强混合教学模式的分析过程,以全方位的学习模式进行引导,通过教学方式的有效改革,运用混合教学的多样行,以合理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2.1 教学各个方面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范围比较广泛,但大都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以教师的教学思路为教学引导中心,完善教材主导标准,提升详细讲解内容的分析过程,确定实际演示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课程的相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上机练习。但是在上机过程中,往往存在互动不足的问题,教师没有主动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授课标准进行分析,完善教师的自主学习需求和兴趣。另外,计算机教学教案存在内容、案例老化的问题,教师无法主动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教师缺乏有效的主动指导,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简单化问题。如果没有基础,学习整体的教学速度可能出现过快或不足的现象,教师没有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准确的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2 学生学习方面的各项问题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重视,认为不是专业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存在较大的关系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严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为成绩只要合格就可以,不需要探究学习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知识重要程度的分层次教学分析,缺乏主动的思考,不善于创新分析和主动学习,学生对于实际学习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长期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的不利现象。

2.3 学习资源方面的各种不足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余时间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完成,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但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资源往往存在严重利用不足的现象。学生不及时上网搜集资料,没有习惯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造成网上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3 混合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混合式教学是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结合,走出教室,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结合。例如,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相互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应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提升教学的多样效果,充分发挥实际教学的引导作用。启迪有效监督控制的主导作用水平,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其主动性,将传统教学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混合起来,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学以致用,提升教学效果。

4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

混合式教学就是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平台下,利用学习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辅助处理,确保实际准备、操作、平台建设、实践应用等过程。

4.1 教学准备操作阶段

教学准备操作阶段是对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学生不同专业和背景水平,明确不同学习的习惯和方式方法,明确实际学习特点下的综合分析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划分,确定不同教学活动小组的学习效果,在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教学大纲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课程大纲进行活动计划设计,确定学习的主体思路,明确实际教学计划标准内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开展有效的活动计划分析,完善全面发展水平,明确个性化发展标准。

4.2 建立混合教学数字化网络管理模式

以有效的计算机网络混合平台进行管理,创建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分析效果。数字化网络教学过程中,需要分析建设标准,以有效的总体构建进行分析,明确课程大纲、课程日志、课程条件材料、作业以及其他相关的模块。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教学内容标准,确定录像、课件、素材、网络、实验等相关模块内容,根据日常论坛的相关更新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网络平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按照计算机实际的有效应用标准进行具体分析,完善教学体制,充分体现科学的前瞻性和先进性,重视实际操作与教学之间的关联价值,提升平台的开放效果,确保通用性和共享的合理性。

4.3 混合教学在计算机基础应用中的课程实践操作

4.3.1 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操作

混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进行知识理论的分析,明确每一个小组的任务,设置多个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依照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分析。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安排学习进度,确定整个学习目标,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谈论,制定合理的分析建议管理标准,明确教师需要做的混合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微信公众号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介绍和讲解,分析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采用慕课方式,对课程进行讲解分析,明确实现大规模化的、开放式的网络授课,提升教学混合的计算机教学应用效果。

4.3.2 混合教学模式的在线网络实施

在线学习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明确需要利用的网络资源标准,制定合理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标准。课堂上需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讲解,对知识的整体接受效率水平进行分析,课后需要加强学习巩固效果,发现各种问题。利用现有的平台进行巩固,通过谈论分析、答疑、邮件等方式,加强课程学习吸收效果。在线学习为每一个学习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研究时间和效果,提升教与学的学习水平,为学生的细致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进行课程设置,明确实际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合理的自主协助方式,主动提升教学强度和教学效果,对可能存在的各种教学效果问题进行分析。逐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体改革标准和积极性,推进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水平。

[1]唐坤剑,杜广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6.

[2]王晓娜,靳瑞霞,丁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

[3]韩旭明,王丽敏,刘钢,刘刚,韩志明.分类与多模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

图1 SDN网络体系结构图

图中应用层中的应用软件与控制层的SDN控制软件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时使用的是开放的API标准接口。控制层的SDN控制软件与基础设施层的网络设备使用控制和数据平面接口转发数据。

3 SDN在异地校区数据中心的应用

根据需求,本节提出一种基于SDN的跨数据中心的整合方案,实现了两个校区的网络动态调控,任何一个校区如果网络资源不足可从另一个校区调用,内部是两个数据中心,而对外是一个数据中心。其组网架构图如图2所示,整体架构分为3层:云管理层、SDN控制层、SDN转发层。下面对该系统架构进行详细说明。

云管理层主要负责整个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具体实现的功能如下:

(1)通过OpenStack创建对应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

(2)虚拟机管理:新建虚拟机、删除虚拟机和管理虚拟机模板等。

(3)系统管理:管理用户和管理员的权限、管理日志等。

(4)资源管理:通过vCenter获取两个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情况并进行管理;管理和分配网络资源,同时提供虚拟网络配置服务。

图2 异地校区数据中心系统架构图

SDN控制层负责将网络实例化,接收云管理层下发的配置,将配置策略生成具体的流表下发到SDN转发层上的虚拟交换机。具体功能如下:

(1)计算路径:根据上层下发的路径策略模板生成具体流表。

(2)流表管理:对流表进行查询、修改、删除、下发操作,与虚拟交换机的流表同步。

(3)拓扑管理:管理与维护数据中心的物理拓扑。

SDN转发层负责接收SDN控制层下发的流表,并对流表进行数据处理、转发和状态收集[2]。两个数据中心通过SDN网关二层互联并受SDN控制器管理和控制[3]。

4 结束语

促进异地校区数据中心的整合,是云计算时代高校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本文在SDN的基础之上整合了两地校区的数据中心,使各种资源进一步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两地校区网络的动态调控,构建了一个逻辑上统一的云数据中心。

参考文献:

[1]吴强,徐鑫,刘国燕.基于SDN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构建.电信科学,2013.

[2]王茜,赵慧玲,解云鹏,王岩.SDN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方案探讨.电信网技术,2013.

[3]姚帅,陆蓓.基于SDN技术的云数据中心演进方案研究及试点.电信技术,2015.

猜你喜欢

数据中心基础混合
混合宅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