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旋翼的轰鸣奏响不忘初心的赞歌

2017-03-14崔连军袁国庆

军工文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直升机航空工业

崔连军+袁国庆

当我们仰望蓝天,天空中因为有了你而让人更加留连忘返,回望2016年国产直升机的一次次实战应用和成果,你轰鸣的旋翼一声声深情奏出“不忘初心,扶摇直上”的动人赞歌,2016年,是中国航空直升机工业创建60周年,

60年的风雨磨砺,中国的直升机产品体系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系列化的产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寰宇。

60年的春华秋实,直升机人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续写了祖国直升机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60年,我们见证着辉煌;60年,我们感受着力量;人类历史的弹指一挥间,有着直升机人航空报国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初心矢志不渝。

跨越发展创造辉煌成就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迫切需要直升机投入到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经中苏两国政府协调,决定由前苏联提供米-4直升机图纸和技术文件,我国自行仿制。1956年10月,航空工业管理局决定由哈飞承担仿制米-4直升機的任务,我国自行制造直升机的序幕由此拉开。两年后的12月14日,直5腾空而起,新中国第一架直升机首飞成功,我国直升机工业发展史上树起了第一座里程碑。

时光是历史最真实的记录者,我国航空直升机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如今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建立了清晰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先进完善的工业体系。60年来,我国直升机工业已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拥有从事研发设计试验的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和民机研发中心,从事研制生产的中航工业哈飞和中航工业昌飞,从事直升机桨穀和尾桨试制、生产的中航工业惠阳,从事民用直升机总装和客户化改装的中航工业天直,以及从事通航运营的中国飞龙等多个航空公司,形成了直升机研制、营销、服务、运营、维修保障全产业链布局和先进完善的工业体系。

从一枝独秀到系列化发展,构建了吨位完整的产品谱系,60年来,我国直升机工业坚持走自主创新、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现已形成了从1吨到13吨的产品谱系和“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品格局,包括直8、直9、直10、直11、直19等系列军用直升机和AC311、AC312、AC313、AC352等系列民用直升机,具备了批量生产各型直升机的能力,服务于国防建设、社会公益和国民经济发展。

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研发、制造和服务能力。60年来,我国直升机工业建立了世界先进的设计、制造、试验体系,突破了新一代直升机核心技术,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材料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具备国际一流的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生产技术和能力,建立了满足适航要求并与国际接轨的民机产品研制和工程技术服务体系,推出了一体化集成服务战略AcValues,以优质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随着我军战略转型的发展需要,极大推动了直升机工业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一系列军用直升机的研发和交付,满足了陆海空三军及武警实现战略转型的装备需要,为“飞起来的陆军”插上钢铁翅膀,助力海军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增强空军快速机动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武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为我国国防实力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

落实国家通航产业发展战略,AC311、AC312、AC313系列民用直升机,相继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通过AEG运营评审,中航工业多种型号的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公安执法、海上维权、护林防火、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空中游览、飞行培训等领域,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蓝天责任最美丽的直升机人

中航工业直升机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8直升机、直-9直升机、直-11直升机不断创新发展,共同打造了我国直升机工业三大基础平台,走出了一条我国直升机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直-1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外媒称为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武装直升机之一。直-9系列直升机批量出口国外,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直-8直升机创造了大型直升机9000米升限的世界纪录。

直-8从1974年测绘仿制到1985年实现首飞,经历了“两下两上”11年的艰难摸索过程。这11年的风雨磨砺对我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没有自己生产大型直升机的历史彻底结束;直-9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天折命运时,60多家参研单位日夜奋战,国产化的成功,使中国直升机制造技术一举跨越30年;直-10的首飞实现了我国直升机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60年时光中,直升机人为了振兴民族直升机工业,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了广大人民的福祉,一直都在戮力同心,勇往向前,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直升机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了“空中生命线”。在150余架参加救援的直升机中,中航工业直升机生产的直-8、直-9共14架直升机,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航工业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直升机人深知,国防建设离不开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可满足不同军事需求的军用直升机;国家应急救援更是需要适应我国气象地理条件、吨位搭配合理、专业设施配套完善且不受外界因素控制的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大支撑,加速发展国产直升机的责任更显沉重,国家和人民对直升机的需求更为急迫。举国上下对直升机地位作用的认识,从来没有2008年这么深刻,这么统一。

国有重托,民有期盼,直升机人以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魄,加快发展民族直升机产业,道出一句句肺腑之言。

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中航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说:“没有比蓝天更深邃的梦想,没有比创造更富有的人生,让科技之光扮靓彩云,让自由之翼雄壮国威,航空报力,幸福天生。”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中航工业哈飞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继超说:“投身航空30载,从飞机设计师到企业掌舵人,不变的是追求卓越的情怀,定战略、绘蓝图,追逐的是航空报国的理想,强管理、塑队伍,凝聚的是创新超越的力量,砥砺奋进,继往开来,续写哈飞新篇。”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航工业管理专家、中航工业昌飞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新民说:“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激情四溢,因为航空报国的梦想在我心中激荡,笃信管理提质增效,践行行先于知、知行合一,用管理推进昌飞跃升新高度,用管理助推航空梦。”

中航工业风云人物、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所长洪蛟说:“打造具有战略思维的研究所,理想涌动激情,信念汇聚力量,航空报国、商业成功,持续发展、员工幸福,使命担在肩头,重任装有心上,事业天平永远在最高处。”

中航工业惠阳董事长、总经理周金虎说:“三十载锤炼,实现航空报国梦想,从南国瓷都到京畿重地,一心赤诚,拼搏担当,攻难题、克难关,助力直升机蓝天翱翔。”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章文浩说:“改变是一种境界,改变是一种挑战,改变是一种不變,把握政治方向,激发昂然斗志,追求精益卓越,催生创新动力,不忘初心,再扬风帆。”

全国劳动模范、运12F总设计师李先哲:“漠河寒冬的温度是零下52度,云南香格里拉的海拔是3380米,珠海夏天的湿度可达99%,运12F是我们的孩子,为了他,走遍万水千山,何惧追风天涯。”

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航工业昌飞副总工程师李萌说:“站在世界先进的视角,制定我们的制造技术目标,广学勤思,方能胸有成竹,发挥团队力量,才能实现良好的技术效果。”

全国抗震救灾先进模范、副总飞行师齐焕清说“首探极地科考,深入汶川救援,是飞行员的使命,也是航空人的责任。”

中航工业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中航工业昌飞总工艺师陈刚说:“十年磨一剑,用数字化加速直升机发展,让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进程,创新引领,激情‘智造。”

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数控铣工秦世俊说:“有人对我说,换个行业,收入翻番,我不去,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把我的技术用在中国的直升机上,我自豪。”

中航工业优秀共产党员赵辉说:“父亲是90年代的劳模,我觉得他很了不起,家门口飞翔的直升机有他亲手干的一部分,如今我也是劳模,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我跟父亲一样,乐在其中。”

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优胜奖获得者、外勤机械工钟福强说:“从懵懂少年,到匠人新秀,“90”后的我不断蜕变,对直升机的痴迷、执着,让我勇敢向前。”

这些中航工业直升机人,如同那旭日,虽然光芒万丈,但毫不刺眼,就在我们身边,解手可及,清晰可见。他们带来的震憾和感动,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唯有“不忘初心”的信念才能来得这样炽热和坚定。

不忘初心踏上新征程

在国防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直升机研制水平不断提高,已跨入数字化、一体化的现代科研生产轨道,基本具备了研制以新型桨穀、复合材料桨叶、复合材料机体结构和综合一体化航电系统等为主要特征的直升机的能力;已形成直升机产品从1吨、2吨、3吨、4吨、6吨、8吨、13吨以至更大起飞重量的系列产品平台,重型直升机也在研制之中,呈现出

“一机多型、系列发展”和“探索一代、预研一代、设计一代、生产一代”的基本态势;形成了转包生产、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的多元化、系列化产品格局;建成了基础扎实、技术先进、通用性高、综合性能好的先进科研平台;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检测和加工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经验丰富的直升机设计、试验、试飞、制造和管理队伍。

60年来,各型直升机的研制成功、转型升级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直升机事业的荣誉和骄傲、光荣和梦想,是几代直升机人不懈努力的结果,迎着2017年的曙光,直升机人乘势拼搏,踏上新的征程。

坚持打造精品,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中国直升机工业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倡导精品文化,培育大国工匠,塑造品牌形象。中国直升机工业创新研制模式,依托全球资源,加快重型直升机和轻型双发直升机的研制;紧跟世界直升机发展趋势,进行高速直升机、倾转旋翼等新构型飞行器的预研工作;致力于无人直升机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形成无人直升机产品系列,中国直升机工业将不断打造新一代直升机精品,使中国直升机成为“中国制造”的崭新名片,

坚持集成服务,成为通航产业的中坚,面对未来,中国直升机工业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提升客户价值创造力,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集成服务商的转型。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坚持以产品为核心,推进研发制造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以运营为支撑,带动全产业链能力发展,为国产直升机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勇担国家通航产业发展重任。

坚持面向世界,成为“一带一路”的先锋。加快国际化开拓,助力“一带一路”是中国直升机工业的责任。中航工业将推动产业链横向合作,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对接,主动寻求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使中国直升机工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

久有冲霄梦,浩浩千载;再立凌云志,悠悠百年,

走过一个甲子的直升机人,在振兴民族直升机工业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永不止步,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直升机航空工业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航空漫画
直升机很热等5则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