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中广播事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17-03-14陈京晶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信息时代广播

陈京晶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普及以及大量基于互联网+思维所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如微博、微信、智能手机APP、自媒体平台、网络电台等的强势崛起,促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新媒体的新闻市场占领迫使许多传统媒体行业不得不接受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大媒介融合的力度,扩展播出渠道。而广播新闻作为传统广播事业的主力军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求全道路上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必须要认清当前新形势作出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信息时代;广播;新媒体;广播受众;媒介融合

1 信息时代和大众媒介的演变

1842年,美国人摩尔斯发明了电报;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技术;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技术……技术改革的推动,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艾尼阿克”问世,1989年万维网诞生。计算机的诞生让大量的信息有了承接的载体,而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信息能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和速度进行传播,从而进一步发展到信息上传和获取的速度更加便利,信息数目持续增长,传播速度不断迅捷,应用信息的程度也持续走高。当今,人类社会正处于科技进步的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时代①。回顾人类文明史,农业社会主要靠农耕,工业社会主要靠制造,而当今社会,信息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且信息的发展是惊人的,称得上“病毒式传播、爆炸式扩张”,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媒介呈现立体化网络状。

而信息时代的标志之一正是大众媒介演变的过程,人类由原来的印刷媒体时代和电子媒体时代进入了数字媒体时代,主要是以电脑和移动手机终端为技术代表。信息时代不断推进的新技术革命不断地催生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出现的新传播媒介又不断地丰富新传播形式。

2 信息时代中中国广播的生存格局

2.1 新媒体的强势崛起

从上世纪开始,被称作第五媒体新媒体环境迅速建立起来,各类移动手机终端纷纷诞生,以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更是不可胜数。而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对此专门界定,一般认为,新媒体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传媒,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②新媒体被传媒界称为是“第五媒体”,这自然是与传统媒体四大家族报纸、户外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相区分开来的称呼。目前“新媒体”一词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说一个新闻客户端是新媒体、也可以说一个普通的交友网站是新媒体。它的可指代的范围相当广,为了方便区分,探究出其新媒体之共性: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平台,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方式,移动化平台是发展目标。

2.2 网络广播风生水起

“在计算机和移动网络上传播广播节目,听众可以自由选择世界各地的广播节目,打破了地域和线性收听的时间限制,称为网络广播”。③1995年4月,全世界第一个网络广播软件RealAudio在美国西雅图开始使用,为原本内容丰富但是欠缺声音传输的互联网环境增添了声音因素,其收听内容包括了来自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之后RealAudio登上了许多出版物的封面故事,现在看来,以Real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的产生,是主流媒体进入新媒体应用的重要标志。为此,《今日美国》杂志将Real列入20个最能代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产物之一。

时隔20年,如今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广播事业的“Real”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在面对新媒体在新闻产业内受众抢占的巨大竞争压力下,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们不得不做出改变,不断地吸纳新技术,探寻求存的坦途。于是,媒介融合应运而生,媒介融合的最大特征便是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兴互联网媒体的结合,在融合形势下,做到媒体形式的融合、生产平台的融合和传播方式的融合,从而产生出行业前所未有的新价值。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报、网络广播等都是媒介融合的产物。

2.3 播客之道崭露头角

“Future of radio is downloadable”(未来的广播是下载的)。这是美国Wired杂志2005年2月15日的一篇专稿的标题,从2005年年初开始,“播客”的概念逐步走进全球公共广播电视领域。“播客,即Podcast,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④ 。”

播客与网络广播有何区别?播客采用订阅模式传送音频内容,将内容从服务器端推送到用户端。就好比好友发给你的微信语音消息一样,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播客能够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包含了多种节目形式——从生活化的口头表述到专业广播机构制作的娱乐节目。用一切的移动互联网终端都可以接收或者参与节目制作,这种聚合度在广播领域是空前的,工作者和受众通过网络和播放器终端形成一个巨大的社区,他们的力量对文化产生重大冲击,足以影响传统的内容播放体系。

中國的播客中以荔枝FM和蜻蜓FM为代表都绽放出了相当大的活力。以荔枝FM为例,荔枝FM创立于2013年,创业阶段,其盈利模式尚不明晰 。值得一提的是,荔枝FM搭上了微信的快车,以微信公众平台收听电台的卖点,借势于社交力量快速获得粉丝,2013年10月便获取到了100万微信种子用户。同时,依靠用户产生内容的UGC模式——其大多数的节目内容是由用户自己编制上传的——让众多上传者们成为义务推广员,产生蝴蝶效应,无形之中节约了大量的内容推广成本。为了使内容上传者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荔枝FM通过提供节目录制工具和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内容上传者的需求 。水到渠成,荔枝FM的可持续推广方式,吸引一些自主投资者上门,2015年1月23日经纬、顺为、晨兴、小米等的2000万美元融资就是这种自主投资方式。

2.4 广播受众变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广播的收听群体、收听方式和地点、受众的收听喜好都发生了一些显著地变化。首先分析受众群体,根据3SEE市场调研研究门户网站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广播收听规模数据统计,处于15~24岁、25~34岁、35~44岁年龄段的听众比例分别为19.5%、19.2%、21.3%,合计15~44岁年龄段的听众占广播总听众群体的60%,这表示,现今时代广播的主要收听人群由中老年逐渐的转向了中青年,听众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

当下受众普遍的收听喜好,由3SEE市场调研网公布的全国20个城市广播类节目收听率调查报告显示,63%的听众最喜爱新闻时事类节目,41%的听众喜欢收听音乐娱乐类节目,42.3%的听众喜爱生活服务类节目。这组数据表明,受众仍把获取新闻信息作为当下广播节目的首要需求,娱乐和服务类节目也同样有很高的受欢迎程度,其中伴随性收听和碎片化的收听方式显著。

3 信息时代中广播面临的挑战

3.1 廣告分流

随着新媒体的持续走高,传统媒体持续滑落,广播广告向网络广播的分流无法遏制,已难以保持曾经的繁荣。

根据2015年的数据,传统媒体总体市场同比下滑7.2%,其中,广播广告同比出现0.4%的负增长,虽然在传统媒体中表现尚可,但也已身处下行轨道。到目前为止,广播之所以尚未出现大幅下降,主要归功于收听价值高地——车载收听市场依旧微量递增。CSM35城市收听率数据显示,家庭收听市场的持续性缩水是广播整体收听市场萎缩的主因,2015年总收听率下滑4.3%,而车载收听市场微涨0.81%。但车载收听市场的微小繁荣尚不能弥补家里收听对整体的影响。广告收入持续下跌,这对于主要盈利渠道为广告的传统广播事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3.2 新媒体对广播新闻时效性和便捷性的挑战

众所周知,广播新闻作为新闻大家族的一员,当然首先要具备一些新闻的共性规律,其中真实性、重要性等自不必说,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广播新闻的时效性与新媒体各方面的敏锐相竞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媒体诞生之前,广播新闻在传统三大传媒行业中绝不存在时效性的劣势,比起电视、报纸繁重的工作安排,广播新闻显得灵活的多。然而新媒体出现以后,其便捷的工作程序常常能使它更加及时掌握和发布一手新闻。并且,新媒体与其用户较高的互动性也使它更家容易便捷的掌握最新资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新媒体资源”,如微信、微博、客户端而成为一名新闻信息的发布者。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凤凰网随后就率先发布了地震讯息,各大新媒体平台纷纷在当天下午进行报道,而广播和电视的报道则在其后。

3.3 新媒体对广播新闻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挑战

广播新闻的传播形式是单一的依靠无线电向受众的接收器推送声音信息,这样的单渠道传播形式比起新媒体多渠道多终端的传播形式表现出很大的不足。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形式方面,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一台计算机作为获取一切信息的工具,还可以用随身携带的手机、IPAD甚至是刚刚投入市场的智能手表接受信息,这样的传播方式极大的便利了受众接受和利用信息的效率,这给传统的广播新闻播送造成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从传播内容上讲,新媒体不仅能做到文字的采写、音频的采集录制更能用视频去跟进做深度的追踪报道,其传播形式和内容丰富到可以涵盖传统媒体行业的每一种工作。反而广播新闻因为其单纯的声音传播途径无法与新媒体的多渠道传播相比较。另外单纯的声音传播经常会出现误读和理解偏差,不易于让受众消化。因为没有新颖的高效的传播渠道,传统媒体在这场新旧媒体被受众接受度的争夺战中就处于劣势地位。新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传播的新垄断者,对于数目逐步扩大的网民而言,新媒体平台成为了他们新闻的主要来源,而非电视广播报纸这些传统媒体。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信息时代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