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7-03-14甘雷宋志存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甘雷 宋志存

【摘 要】文章分析了数字化校园下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指出了其重要性。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其制约因素并且给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1 数字化校园下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般来讲,创新能力是指人类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对于当前的高校教师来说,其创新能力是指在其平时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科进行相关科研探索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相关的能力。当前各个高校对本学校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高效的利用数字化硬件、软件设施可以加快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2 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当前社会的高度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使高校在校学能够将知识和实践结合,如何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创新性的实验与开发,与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联。高校教师可以讲自己在学科中的科研创新的过程与学生共享,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一般的教学基本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科创新的一般途径,可以激勵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创造不同的新价值。

2)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可以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任何科研创新都是建立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扎实掌握基本知识才能进行科学创新,教师将教学方法创新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与扎实,为下一步的创新以及以后工作中的对本学科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重要性需要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到一个较高的高度,而目前各个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3 目前制约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因素

3.1 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改革开放下国内、外各种思想对高校教师的冲击很大,如何让高校教师能够安心在学校进行教学以及科技创新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近期一些网络媒体频繁曝光了一些个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不良事件,这些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与发酵在全社会引起了比较大的回响。而这些不良的事件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对自身价值重新审视,其内心会对教师职业进行怀疑,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基本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2 学校影响

目前高校教师的工资与职称挂钩,基本上每个高校的职称评聘都差不多,在职称晋升与工资分配中,基本上都是将各种指标进行量化排名,在这些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一些不能用量化来体现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可以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例如,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体会与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另外高校有时候会过分追求本校教师的一些高水平论文与高规格项目,往往忽视一些创新教学团队、创新导师和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这样的后果是往往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很深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教学方法缺乏相关的培训导致对学生的教学过分生硬,使学生不能有效的接受专业知识学习。

3.3 自身影响

教师是高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教学课科研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行为来自教师内在人格特征、观念态度、知识水平以及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2]。因此,教师本身人格特征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首先,高校应该抓住媒体发达的今天,利用学校数字化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对高校教师目前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进行正面的宣传,将一些先进的教师事迹在主流网站、贴吧、论坛里进行大力宣传,提升高校教师自身的被社会认同的观感,努力消除社会最高校教师的一些偏见,是高校教师更加有存在感,能够安心扎根于大学校园。其次,在职称评聘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加鼓励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可以利用高校的网络平台,将教师与教师在学校校园网上可以成立不同的团队,彼此对专业有兴趣的老师可以互相在平台上联系,讨论,形成不同的讨论组对学科进行研究。同时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将教师团队开发的一些相关科研成果积极在各个网络化平台上进行宣传,吸引相关企业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让教师创新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又可以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最后学校应该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时机,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氛围进行有效与积极的建设,通过对学校的这些措施可以使高校教师在学校里面可以潜移默化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升华,能自觉的与社会上一些对高校教师的偏见认知做斗争,健全自身的人格特征。

5 结论

高校的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高校和教师共同完成,本文是基于在数字化校园的视角下看待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一些与数字化校园没有关系的因素没有说明但是不代表这些因素不是影响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淑文.创新思维方法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9.

[2]汤国明,张雅波.提升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0-11.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校园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防火墙和WAF安全设备的高校信息安全设计与应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