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走地鸡PK速成鸡

2017-03-13云无心

方圆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食家鸡肉口感

云无心

鸡年大吉,怎样过鸡年才能最吉利呢?咱中国人的习惯,这事还得靠吃来表达,科学、合理、美味、痛快地吃鸡

鸡年吃鸡。对于以吃闻名的国度,对鸡致敬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做成各种美食。

在传统上,“鸡鸭鱼肉”曾是奢侈生活的标志,对鸡肉的喜好促使人类把养鸡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鸡肉变成了最廉价易得的肉,“掺鸡肉”甚至成了“造假”“以次充好”的犯罪。而“走地鸡”与“速成鸡”的支持者争论起来,不下于豆腐脑的咸甜之争。

美食家眼里的鸡和食品学家眼里的鸡

美食家眼里的鸡不仅应该是美味的象征,而且还充满了情怀。鸡,一定都是在田园间、闲庭中信步,吃菜捉虫长大的。美食家做鸡美食,对于鸡的品种、年龄、饮食、活动都有着具体的要求。因为味道浓郁、口感劲道、做工考究,鸡肉就超越了美味本身,往往被赋予了“滋补”、“安全”等特性。而速成鸡,美食家是不屑于吃的。在他们眼里,速成的鸡肉没滋味、没口感,几乎相当于吃饲料。而且,饲养中若滥用了抗生素和添加剂,反而危害健康。

在食品学家眼里,速成鸡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令人欣喜的技术进步之一。对他们来说,鸡只是把饲料转化为蛋白质的媒介。养鸡场跟工厂并没有区别——进去的饲料是生产原料,出来的鸡肉是产品。跟其他的工厂一样,反应的转化效率和转化速率,是工厂好坏的核心指标。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里,高效的生产实现了不可思议的低价格,规范的质量监控使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而走地鸡,则因为细菌病毒不可控所以安全性堪忧,而低下的生产效率又使得成本高昂,所以只好以“情怀”来卖高价——极端的人,甚至把这种高价称之为“智商税”。

安全、营养、美味、价格,是食品的四个基本要素。在谈及吃什么鸡之前,我们不妨让走地鸡和速成鸡在这四个方面PK一番。

安全:速成鸡略占上风

这个论断可能让走地鸡和速成鸡的爱好者都不满。现实是,走地鸡和速成鸡所存在的“风险因素”不同而已。

速成鸡的饲养环境会有规范的卫生监控,否则鸡易染病而损失巨大。此外,为了控制可能的病菌感染,速成鸡往往会使用较多的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对于人类健康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抵制滥用抗生素”也就成了一个政治正确的词汇。在大多数人眼里,“使用抗生素”跟“滥用抗生素”之间,几乎就是一回事。于是,“使用抗生素”就成了速成鸡不安全的最大理由。需要指出的是,在没有替代方法来解决养殖中的病菌问题之前,“合理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好处依然远远大于它潜在的风险——通过简单的“不用抗生素”,消费者大概就需要面对“携带病菌”的鸡肉了。而这个风险,可能比合理的抗生素残留还是要大一些的。鸡饲料中的添加剂是另一个受诟病的地方,但其实,说起“饲料中有多种添加剂”就一脸鄙夷的人,其实并不能说出哪一种添加剂到底带来了什么安全问题,所谓“不安全”的原因,只是“添加了东西就有问题”的莫须有思路。

“真正”的走地鸡没有添加剂,没有抗生素,但由于其生長环境和饮食的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安全性的不确定性。比如,细菌感染和食物中的污染物——即使是在欧洲那种对于有机农场监管规范的地方,有机鸡蛋也多次检测出二噁英超标,中国农村里四处觅食的走地鸡,就更难说了。

简言之,规范养殖的速成鸡安全性有很好的监控,合格产品的安全性会有很好的保障。当然,“不规范养殖”可能也会有,进而导致流入市场的鸡肉也可能有抗生素残留超标。超标的抗生素残留对于食用者的直接危害不大,主要问题在于可能促进抗生素抗性的出现。而走地鸡的风险,则在于不确定性——病菌感染的不确定性和污染物的不确定性,对于食用者的危害都是直接的。

营养:无所谓高下

人们从鸡肉中获得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公开报道的分析数据,走地鸡和速成鸡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值得纠结的差异。

当然,这并不是说走地鸡和速成鸡没有差异。因为鸡的品种、饲养方式以及生长期的不同,走地鸡和速成鸡的肉中营养含量的确有一些不同。比如说,走地鸡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比速成鸡要多,但它们的绝对含量都不高,而且在营养上是“劣质蛋白”;生长期长的鸡肉中呈味核苷酸含量更高,但它们只提供鲜味,营养上的价值几乎没有。

很多人相信“走地鸡更有营养”,只不过是把“香味浓郁”、“口感劲道”当作了“有营养”而已。

美味:多数人喜欢走地鸡

风味口感是人们的感官体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一般而言,多数人喜欢“口感劲道”、“香味浓郁”的走地鸡。因为劲道的口感跟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关系密切,走地鸡生长期长因而含量更高。鲜味的来源是谷氨酸盐和核苷酸,前者是味精,后者是鸡精的关键成分。鸡的生长期长,核苷酸的积累会更多,也就更“鲜美”。此外,因为走地鸡会吃一些虫子、蚯蚓之类的食物,也会给肉带来一些相关的风味。

而速成鸡吃的是标准饲料,不管是玉米、豆粕还是其他的饲料成分,味道都很“平淡”。再加上生长期短,所以肉质“很嫩”。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的风味和口感都“不像鸡肉”了。

价格:速成鸡完爆走地鸡

速成鸡从鸡种到养殖环境到饲料,都进行了极度的优化,原料成本很低。大规模、工厂化的养殖,又使得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速成鸡的价格,在国外往往比蔬菜还要低。在国内,鸡肉也比其他的肉都要便宜得多,以至于不法商贩们喜欢用鸡肉去冒充别的肉。

而走地鸡——如果不弄虚作假的话——生长期长,所需要的养殖面积大,防病难度高,自然成本就会高。

走地速成都不是事儿,关键是别被忽悠了

商业社会,商家都会夸大自己产品的优势,也夸大竞争对手的不足。走地鸡和速成鸡也是如此,卖走地鸡的说速成鸡“有激素”、“有抗生素”,“有添加剂”,“难吃”;而卖速成鸡的说走地鸡“不卫生”、“弄虚作假”、把走地鸡的高价贬称为“智商税”。

其实双方大可不必如此。速成鸡营养和安全没问题,风味不足但价格低廉;走地鸡的安全性有一些不确定性,价格高昂但风味口感更好。虽说都是鸡肉,但二者的卖点不同,针对的消费群体也不同。二者各得其所,实在没有必要争个死活。

鸡肉是一种食品,安全与营养是它最基本的属性;风味与口感,是更高一层次的需求;而专吃走地鸡,则属于消费“高价产品”带来的心理愉悦。

猜你喜欢

美食家鸡肉口感
A taste of Jiangnan
美食家忽必烈
青菜口感嫩的办法
下半年鸡肉市场看好
看不见的美食家
天热了,吃点鸡肉吧
庄园熟酸奶 品味奢华口感
大美食家
酸奶加热口感更好吗
β-环糊精对安赛蜜口感修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