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职机械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

2017-03-13王飒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5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

王飒

摘 要:目前,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方针,将人才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那么通过校企合作,引进高层次前端领域的管理人才,以学校为摇篮,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才,留住用好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高校和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合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院企合作 顶岗实习 专业动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69-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企业而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一个人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唯有创新才能脱颖而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创新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尤为重要。智慧教育浪潮风起云涌,学校要跃上新台阶,就必须顺应时代,有所作为,采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员工培训,着力提升服务品质,向社会、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 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定岗实习的部分案例

(1)顶岗实习一般都实行集中实习的方式,即一个班级基本安排在同一单位实习,专业教师跟班,就业处老师跟踪管理服务。这样整个班集中实习的好处在于学生之间集体协作,共同陪伴度过学习到工作之间的过渡,从心理上杜绝学生离校的孤独和中途离队。有助于学生顺利过渡离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角色,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实习就业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设备的引进,普通工人能力不足导致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很多企业将目光转向有能力的高技术型人才。不少高校机械专业的学校以此为契机,通过专业项目教学法,与企业进行合作,开设“冠名班”等形式,将企业加工的产品作为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所学技术与企业生产对接,很多专业的学生在校实习期间就承接了部分企业产品的来料加工,正因为这样,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被企业预定一空。不只如此,很多企业为留住人才,向学生开出了从进入企业的一开始就享受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的优厚条件。在这种形式下,整班实习就非常受企业的欢迎,顶岗实习的学生能够放松心态、脚踏实地,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将自己的职业选好。

(2)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在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新思路,拓展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实现企业实习的机会。与此同时,各高校比较侧重培养机械专业的学生有吃苦耐劳、敢拼敢闯的军人精神,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为毕业生拓宽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通道。

(3)许多工厂目前不断提出技术或工艺难题,继而凝练成小课题研究项目,分发给实习学生。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由成立研究小组,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采取向一线工人请教,查阅专业资料,开展讨论会等多种方式,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并提出解决方案供厂方参考。近年来,小课题项目收效较好,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愉悦,初步锻炼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同时,部分解决方案所包含的创新性思路和方法对工厂技术革新有一定启发,获得厂方技术人员的好评。

2 “工学交替”成为了机械类学院的新宠儿

(1)各地高校与企业合作,采取“工学交替”企业顶岗实习培训,课程内容以机械制造等内容为主,让学生初步了解机械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并在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工段都详细解说了该工段所生产的元件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同学们踏入企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机械制造的整个工艺过程,随后安排学生到对应的岗位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结束后,安排学生下落车间岗位实习,学生以正式员工的角色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中,让学生更切身体会到汽车制造的工艺流程。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表示在福迪里面实习,让自己更加清晰整车制造的流程;也清晰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更清晰了以后自己要走的路。

(2)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校企互动的专业建设机制,与企业共同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校企共订培养方案、共享设备资源、共管教学过程、共控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的紧密对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帮助教师了解行业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实现了校企间的人才双向流动。把教师分期派送到企业参加项目实训,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培训和研发。通过这些途径,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逐渐打造一支有理论、懂技术、会管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 规范顶岗实习内容 促进校企联合迈上新台阶

(1)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通常,职校学生顶岗实习要么由职校安排,要么经学校和家长同意后选择符合规定的实习单位。然而,近年来,顶岗实习乱象丛生,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减轻学校的压力,为了省事,或者为了获取不当利益,明里暗里与一些实习单位、中介机构进行“灰色交易”,搞有偿实习,甚至安排实习学生到营业性娛乐场所工作获利;一些实习单位游走于法律法规边缘,违背实习协议,强迫顶岗学生从事规定和协议以外的工作。凡此种种,职校和实习单位、中介机构各自的目的达到了,而职校学生却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在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减轻职校学生负担的背景下,向顶岗实习生违规收费,扰乱了职业教育秩序,损害了职校学生的合法权益,伤害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当前大力培养和造就“大国工匠”的理念和趋势相悖,必须严肃处理。职校顶岗实习被变相收费,从一个层面说明消除某些痼疾不是发个文件就能见效的。对如此乱收费行为,应旗帜鲜明地严防重罚,才能以儆效尤。

(2)笔者认为,在用工紧缺、实习生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前提下,学校更应有所作为。明确、坚持学生实习要求,店方若有违背,中止、取消实习合作。笔者认为,上课、实习交替,三明治式安排课程,可以产生以下积极效果:其一,每次实训、实习时间不要太长(半年以内),实习岗位从一而终,企业省心,学生定心,工作专心。第二阶段实习,或换岗位,或换部门,或换职级,学生、校方既可如愿以偿,也方便厂方支持配合。其二,交替安排,多次实习,学生接触厂子频率增加、范围扩大,对发现特长爱好,找准第一就业平台,高效对口就业更加方便直接。其三,第二、第三阶段实习,学生无论是否进入管理岗位,对企业的认知和理解都会明显增强,对学校后续升级课程教学都有促进作用。

4 结语

近几年,全国各地机械类院校越来越多,校企合作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接轨,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次工学交替,保证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顶岗实习两不误、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王金岗,李玉香.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57-60.

[2] 胡国良,陆俊松,郑国辉.高职院校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92-194.

[3] 许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提升研究与实践——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3(26):40-42.

[4] 杜娟丽,杨军,李兆棣.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8-

60.

[5] 张丽英,梁宇政.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调查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48-51.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