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

2017-03-13邵晓莉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5期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设计信息化

邵晓莉

摘 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推动教学信息化的关键环节。该文以专业基础课《普通话》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定位入手,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展开课程信息化设计与应用的探索,希望达到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普通话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079-02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一次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2]。

1 课程概况

1.1 课程定位

目前在我国汉语的使用人数占全国人口的95%,熟练使用普通话是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普通话》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入门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后续的《导游业务》《导游讲解》等课程奠定语言基础。

1.2 教学目标及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普通话语音声母、韵母发音的要点;掌握音变的基本规律;掌握普通话测试技巧及要求。能力目标包括:能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尽量降低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技能目标为能用普通话流利表达,希望学生获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证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普通话水平测试介绍;普通话语音知识;朗读;说话。根据教学内容及考证的时间安排,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学主要划分为3个模块:普通话语音标准训练、普通话朗读训练、普通话说话训练等。

2 信息化设计及应用

2.1 设计思想

根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展开信息化设计。“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萨尔曼·汗(Salmankhan)成功创办的可汗学院,掀起了网络教学的旋风[3]。翻转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4],教师则通过网络信息跟踪和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而采用多媒体讲授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2.2 信息化教学设计

根据这种理念,教师通过在网络上发布预习通知、上传《普通话》课程资源、发布声、韵、调不同阶段的任务清单、整理学生反馈、在线点评普通话发音、建设《普通话》网络课堂进行信息化教学;学生通过在线跟读、发贴讨论、提交发音重难点问题及作业、在线普通话测试及互评的方式,最终实现课前在线预习、课中师生互动、课后交流普通话学习心得。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的教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教学落到实处。(《普通话》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2.3 信息化教学应用

2.3.1 教学准备

(1)摸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

通过发布网络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生源地、最常用的沟通工具、最常见的发言错误等,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重难点,制订教学计划。此外,还要适当提前发布教学资源,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在线学习时间,以免影响后期学习进度。

(2)分组结队,建立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其中以一名普通话较标准的同学为核心,由其为其他同学纠错,以保障练习的有效性。(成员间组成线上学习群,通过文字和语音信息的方式相互交流、监督,达到纠错的目的,也可以协作完成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完善设备,建立教学资料库。

课程信息化的运用离不开相应的设备,《普通话》课程所需要的設备主要有计算机、投影仪、录音笔、手机等。当在课堂上使用智能手机代替电脑时,需要添加同屏器以实现手机图像的投放。除硬件外,信息化教学还需要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料库,包括教材配套光盘、网络资源、视频网站、手机APP等。资源建设是动态的,要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更新丰富,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3.2 教学应用

《普通话》课堂的信息化应用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课前,教师利用聊天工具,如QQ等发布学习任务及资源,学生利用教学光盘、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并通过聊天工具反馈疑问;课中,教师通过课件讲解、答疑,引导学生训练并对其进行纠错,学生则利用手机APP做笔记,查字典等;课后,教师布置、批改作业,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学生利用网络,分组学习,提交作业。

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教师的任务也从负责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答疑、纠错、点评。

2.3.3 教学反思

(1)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

信息化技术使学习突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方面的限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对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用方言完成语言训练,比如,用黄陂话、孝感话等来说绕口令,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帮助他们找到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在加强学生的约束力方面,教师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成员互相督促,营造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如果能够与学生商量出一个师生双方都能接受的惩罚措施,那么对于加强课堂管理和学生约束就更有帮助了。

(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情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展开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比如,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天门人,天门方言发音中r与er比较相近,而这一组声母辩证是传统教材中没有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调整;再比如荆州方言中平翘舌不分的情况比较普遍,荆州城区方言发音以平舌音为主,而周边县市以翘舌音为主,教学中一定要区别对待。学生的学习进度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初期,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学生按计划完成课前预习,那课堂讲解的重点就要放在答疑解惑和作业指导上;反之,讲授的内容就以教学知识点为主,课堂练习的时间势必要减少。

(3)讲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传统意义上教师工作的重点是传授,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讲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如,用录音笔或手机录下学生的练习过程,通过“回放”,请普通话标准的同学帮助纠错等。也可以用手机播放普通话朗读短文,帮助熟悉朗读内容。另外,近年来学习类APP,如普通话学习、普通话测试,可帮助学生实现在线学习和模拟考试,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翻转课堂”“微课”等概念的提出丰富了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目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教师课件、讲义及网络资源,内容较零散,系统化差,与课程的衔接不够理想,若能由专门的语言类院校牵头,多院校合作开发课程平台,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学习社区,并可跟踪学习进度、模拟考试等就更理想了。

参考文献

[1] 胡晓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33-37.

[2] 王寅龍,李前进.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5-17.

[3] 晋步,王小根,王书瑶,等.支持翻转课堂的移动学习APP内容模块框架设计[J].软件导刊,2014(7):52-54.

[4] 360百科.翻转课堂[EB/OL].http://baike.so.com/doc/7052431-7275338.html.

[5]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由来,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猜你喜欢

普通话教学设计信息化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17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