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13陈俊林周媛媛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陈俊林++周媛媛

摘 要: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管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中都有一定的难度。在高职高专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69-02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1]。该课程内容复杂,逻辑性较强,抽象难懂,不管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中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高职高专病理生理学教学课时少,内容多,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重点,提纲挈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程度[2,3]。

思维导图(mindmap)也叫心智图或脑图,是托尼·巴赞开发的一种应用于学习、记忆和思考等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将人认知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想象的思路、途径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配置有序地表达出来。以主题关键词为中心,将各级主题有组织、分层次、互相关联地展现出来,充分展示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有机整合。是把握学習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思维方式的很好途径,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4,5]。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在很多方面解决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具有诸多优点。

1 有助于优化教师教学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且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间相互联系,错综复杂,这是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重要方面。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清晰的授课思路和学生对教师思路的把握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而思维导图恰恰是一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顺教学思路的学习方法,它具有直观化、可视化的特点,能使知识点一目了然,可使教师快速了解整节课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由思维导图做出讲课的框架,对整个章节的结构更加深入了解,可使教师在备课中就能够清楚地把握讲课重点,讲授过程思路清晰,在有限的学时中完成一个整体概念的讲授。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高专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中难以抓住重点,虽然在学习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效率较低,遗忘率高。造成学生认为即使努力学习也没办法学好的印象。病理生理学又是在医学课程中较为难学的一门课程,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甚至是整个医学学习缺乏自信心,觉得难以学好,失去学习的兴趣。

思维导图可以从大量的文字词汇信息中找到主题,提炼关键词,并用不同颜色的曲线和分支展现所学内容的层次与逻辑关系,并提高学习效率。高职高专病理生理学的教材多以一个病理过程为一章节,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找到主题,从而以这个主题为中心,展开思维,然后用笔画出来就是整个一个章节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梳理思路,弄清概念,明确重点,使整章的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也便于复习总结。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记忆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医学学科性质决定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辛苦。因为医学学习中课程繁多,内容琐碎,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并不能完全掌握一门课程。高职高专学生理论课学习时间仅有2年,因此。很多课程学时缩减比较严重,病理生理学也是如此。学生要在教师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学习,除了课堂时间,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要有效地学习。思维导图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利用思维笔记的方式,将思维过程具体化,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会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去网络或已经学过的知识中查阅各个问题的解答,会对所学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这就养成了有序思考的习惯,找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逻辑关系图像化,这样就能将复杂的知识点组织起来,通过绘制各个主题之间的连接,发现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说是将思维具体化了。而病理生理学是逻辑性关系较强的学科,正需要通过这样形象化将逻辑关系整理清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培养他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而这种分析能力是创造力产生的基础,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既可以纵览全局,又能在一些理论、概念和他们自己的观点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大脑的活力,激发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之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想法。

5 培养学生医学的整体思维观念

医学课程相互联系交叉,本就可以说是严密的整体。如生理学的循环生理、病理生理学心力衰竭、药理学的强心及利尿药物、诊断学的心脏听诊和内科学的心脏相关疾病等,这本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教学在完成规定授课内容的同时,既需要对以往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也要对临床课程进行前瞻[6]。使用思维导图能条理清晰地理解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形成医学的整体思维意识。这是将来学生进入临床之后很好的素质培养。

6 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学习中免不了交流互动,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虽然有时也会相互讨论,但由于学生思维局限,对问题的回答调理不是很清楚,思维混乱,与教师交流更是很少。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和教师都围绕同一个主题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讨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借鉴,不断地更改错误以及遗漏内容。一起讨论更能在其他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想法。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中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协助记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医学的整体意识观,对将来临床课程以及以后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范建伟,张红,张晓芹,等.病理生理学网络化教学初探[J]. 现代医药卫生,2016(15):2423-2424.

[3] 张妍,何航,朱艳琴.医学基础课教学中案例式情景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5):17-18.

[4] 东尼·博赞(TonyBuzan),著.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 李新.思维导图在启发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60-61.

[6] 陈波.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学探索,2008,7(12):1235-1237.

猜你喜欢

病理生理学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慕课教育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展望
浅析《病理生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