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东湾北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一段层序沉积相特征

2017-03-13魏鹏黄馨瑶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辽东湾沉积相

魏鹏++黄馨瑶

摘 要:综合分析辽东湾北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一段层序的岩心、地震、测井等地质资料,认为该地区在东营组一段层序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砂质滩坝和深湖等沉积相。结合研究区构造特征和水系发育特征,编制了东营组一段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关键词:辽东湾 东营组 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070-0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ember 1sequenceof Dongying Formation of the Paleogene in Northern Liaodong Bay

Wei Peng Huang Xinyao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Abstract: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core, seismicdata,logging data and other geological data ofthe member 1 sequence of dongying formation of the Paleogene in Northern Liaodong B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dimentary facies during this sedimentary period include braided river delta, meandering river delta,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sandy beach bar and deep lake. On the basis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systems in this area, the author draws up the distributing feature of sedimentary faces of the member 1 sequence of dongying formation.and lower parts of second member of Dongying Formation.

Key Words:Liaodong Bay; Dongying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1 區域地质概况

辽东湾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东北部海域,整体呈北东向长条形展布,为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面积约14 000 km2,其北部与下辽河断陷盆地相连,南部与渤中凹陷相接,其东部西部分别与胶辽隆起和燕山褶皱带相接[1]。经过多年的勘探,辽东湾已经成为我国新生代时期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

辽东湾地区在古近系经历了伸展张裂陷、热沉降以及走滑拉分再次裂陷3个阶段,全区自东向西发育有辽东凹陷、辽东凸起、辽中凹陷、辽西低凸起和辽西凹陷5个构造单元,共同组成了“三凹两凸”的构造格局[2-3]。(见图1(a))

2 研究区层序划分与特征

古近系地层自下而上包括孔店组、沙河街组以及东营组地层。东营组地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SQd3、SQd2和SQd1层序。SQd3层序大致与东三段地层相当,该层序沉积时期为裂陷开始时期,构造沉降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量,盆地处于欠补偿的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有厚层暗色泥岩夹砂岩透镜体,层序底界与沙河街组层序为局部不整合接触;SQd2层序大致与东二下段地层相当,该层序沉积时期为强烈的断陷阶段,主要发育有灰色泥岩夹薄层粉砂岩,以及厚层中-细砂岩,为三角洲沉积环境;SQd1层序大致与东二上段和东一段地层相当,为该文的研究区目的层,发育有大量的灰色泥岩与灰色砂岩互层,该层序沉积时期对应裂陷活动的萎缩期,沉积物供给量大于可容纳空间增加量,整个盆地的沉积环境处于过补充的状态,主要发育有湖泊、不同规模大小的三角洲以及河流[4-7]。SQd1的上覆地层为新近系的馆陶组地层,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见图1(b))

3 沉积相特征

通过岩心、地震相以及测井曲线的形态综合分析,认为在研究区内主要发育有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其中三角洲沉积分布范围较广,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最为发育。

3.1 三角洲相

三角洲是指河流在入海或入湖处,因流速降低,携带的沉积物逐渐堆积所形成的三角形状沉积区域,是河流在海或湖中的延伸区域。研究区内SQd1层序的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最为发育,其亚相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

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平原的水下部分,在研究区内分布较广,主要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其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及远砂坝。

3.1.1 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分流河道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部分,其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夹有粉砂质泥岩,底部见冲刷面,粒度向上变细的正韵律,分选较好,可见平行层理、交错层理等,自然伽马曲线呈现箱型或钟型。

3.1.2 分流间湾

分流间湾为水下分流河道间的充填沉积区域,岩性以泥岩以及粉砂质泥岩为主,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高幅值的齿形曲线。

3.1.3 河口坝

河口坝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末端,是河道所携带的沉积物质在河口处沉积而成,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粒度表现为向上变粗的反韵律,可见交错层理、平行层理,自然伽马曲线主要表现为漏斗形。

3.1.4 远砂坝

位于河口坝向海或湖方向的前端,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或泥质细砂岩,沉积物颗粒相比于河口坝更细,粒度表现为向上变粗的反韵律,自然伽马曲线呈现漏斗形。

3.2 湖泊相沉积

湖泊相包括半深湖-深湖和滨浅湖两种亚相,前者岩性以发育厚层暗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后者岩性一般为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并夹有灰色泥岩,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幅度变化不大的齿状曲线。

4 沉积相平面展布

4.1 沉积相平面展布的控制因素

4.1.1 盆地构造控制

SQd1层序沉积时期为断陷活动的晚期,继承了SQd2层序沉积时期的沉积特征,物源供给充足,湖域范围进一步缩小,仅在研究区南西方向存在一小部分深湖-半深湖沉积体系,其余区域以发育三角洲沉积体为主。

4.1.2 水系、物源控制

研究区内SQd1层序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由辽河水系、凌河水系、复州河水系以及兴城水系供给,其中辽河水系和凌河水系均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延伸,凌河水系由辽西凹陷北部进入盆地,辽河水系由辽中凹陷北部进入盆地,兴城水系和复州河水系分别从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进入盆地之中。

4.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通过对单井、连井剖面、地震剖面以及砂地比综合分析,认为SQd1层序沉积相基本沿袭了SQd2层序的沉积特征,主要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浅湖砂坝以及深湖沉积体系。由于SDd1层序沉积时期为强烈裂陷期之后的裂陷萎缩期,其沉积物供给量远大于可容纳空间的增加量,盆地的沉积环境在该层序沉积时期处于过补充的状态,因此湖域面积缩小,三角洲沉积体规模大于SQd2层序沉积时期。在凌河水系和辽河水系的影响下形成了研究区内北西-南东向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在兴城水系和复州河水系的影响下形成了位于研究区北西方向和南东方向上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其余地区发育为浅湖砂坝和深湖沉积体系(见图2)。

5 结论

(1)研究区内SQd1层序主要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砂质滩坝和深湖沉积相,相比于SQd2层序,SQd1层序的三角洲沉积体范围扩大,湖泊沉积体范围缩小。

(2)沉积相的平面展布主要受到盆地构造、水系以及物源等因素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董艳蕾,朱筱敏,李德江,等.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區古近系地震相研究[J].沉积学报,2007,25(4):45.

[2] 漆家福,陈发景.辽东湾-下辽河裂陷盆地的构造样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13(3):272-283.

[3]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等.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9(增刊):1-6.

[4] 董艳蕾,朱筱敏,李德江,等.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东二层序高位三角洲沉积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2):

56-61.

[5] 陈清华,刘泽容.辽东湾盆地南部下第三系构造岩相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2):9-13.

[6] 苗丰民,李淑媛,李光天,等.辽东湾北部浅海区泥沙输送及其沉积特征[J].沉积学报,1996,14(4):114-121.

[7] 徐长贵,许效松,丘东洲,等.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中南部古近系构造格架与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5,7(4):449-459.

猜你喜欢

辽东湾沉积相
辽东湾北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效应与潜在生态风险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岩段对比与沉积相初探
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名录
天然气分输站规划选址可行性论证初探——以盘锦辽东湾新区荣兴分输站为例
辽东湾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与污染评价
文昌19-1油田珠江组二段I油组沉积相研究
辽东湾坳陷南部旅大10-2构造区源盖动态耦合关系定量评价
CdZnTe衬底沉积相成分分析
中东卡塔尔地区二叠系Unayzah组沉积相分析
大安北油田泉头组四段沉积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