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氏全程大力锉削操作训练法

2017-03-13吴清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注意事项

摘 要:锉削加工是钳工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手工操作,其中锉削基本操作姿势的训练,一直是锉削技能教学的难点课题。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提高锉削操作技能的教学质量与效率,笔者在钳工实训教学实践中,对锉削基本操作姿势的训练方法进行了长期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训练方法,即由笔者独立原创的全程大力锉削操作训练法。通过该训练法的实训教学,可使初学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规范的锉削基本操作姿势并基本端平锉刀。

关键词:锉削操作技术 全程大力锉削 训练方法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G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044-07

全程大力锉削是最为基本的锉削操作,是初学者学习锉削技术时需要最先学习并须掌握的锉削操作。

全程大力锉削操作训练法的内容包括全程大力锉削概念、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1 全程大力锉削概念

全程大力锉削是指采用16〞、14〞的粗齿、中齿锉刀,对具有较大加工余量的工件表面进行全刀面、长行程、大切削量的锉削操作,是主要用于粗加工的一种锉法。全程大力锉削具有动作幅度大、推锉力量大、推锉行程长等特点,因此对双腿、躯干、手臂的动作协调性具有较高要求。如图1所示,全程大力锉削的动作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准备、起锉、推锉(可细分为前1/3推锉行程、中1/3推锉行程、后1/3推锉行程)和回锉阶段。

2 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方法

全程大力锉削的训练方法分为基础部分练习、动作姿势协调性练习、全程大力锉削操作练习与端平锉刀练习4个内容。建议在训练中采用16〞或14〞的粗齿扁锉。

2.1 基础部分练习

基础部分练习包括锉刀握法、基本锉法、基本姿态3个方面。

2.1.1 锉刀握法

锉刀握法为锉柄握法与锉刀握法。

(1)锉柄握法。

如图2所示,锉柄握法采用拇指压柄握法,拇指压柄握法是指右手拇指向下压住锉柄,其余四指环握锉柄的一种握法。这种锉柄握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基本的锉柄握法。

(2)锉刀握法。

进行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时,主要采用前掌压锉握法和捏锉握法两种基本握法。

①前掌压锉法。

前掌压锉法是指左手手掌自然伸展,掌面压住锉身前部刀面的一种握法,如图3所示。

②拇指压锉法。

拇指压锉法是指左手拇指压住刀面,食指、中指的指头抵住锉梢端面的一种握法,如图4所示。拇指压锉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握法。

2.1.2 基本锉法

进行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时,主要采用横向锉法和纵向锉法两种基本锉法。

(1)纵向锉法。

锉刀推进方向与工件表面纵向中心线相平行的一种锉法,如图5所示。纵向锉法可用于粗锉、半精锉和精锉加工。

(2)横向锉法。

锉刀推进方向与工件表面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一种锉法,如图6所示。横向锉法的锉削效率较高,一般用于粗锉、半精锉加工。

2.1.3 基本姿态

基本姿态分为站立姿态与手臂姿态。

(1)站立姿态。

如图7所示,站立姿态要以锉刀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投影线为基准,两脚跟大致与肩同寬,右脚与锉刀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投影线大致成100°左右,右脚的前1/3部位踩在投影线上,且距离活动钳身钳口面垂直投影线为500 mm左右。左脚与锉刀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投影线大致成15°左右,距离活动钳身钳口面垂直投影线为50 mm左右,距离锉刀纵向中心线的垂直投影线大致为50~200 mm。

(2)身体姿态。

如图8所示,手臂要以锉刀纵向中心线为基准,右手握持锉柄时,前臂、上臂大致与锉刀纵向中心线在一个垂直平面,左手自然弯曲握持锉刀前部,身体与锉刀纵向中心线成40°左右,在锉削运动中应基本保持这种姿态。

2.2 动作姿势协调性练习

动作姿势协调性练习分为曲膝动作姿势练习、推锉姿势练习与推锉体验练习3个阶段。该练习时间约为1个学时。

2.2.1 曲膝动作姿势练习

曲膝动作姿势分为3个部分,即站立准备部分、左腿曲膝动作部分和身体回退部分。首先按照站立姿态的要求进行站立准备部分,左、右腿自然伸直,身体重心分布于左、右脚,两手置于身后,如图9(a)所示。然后继续进行左腿曲膝动作姿势练习部分,如图9(b)所示,其动作要领是左腿膝关节尽量向前弯曲,身体前倾18°左右,同时身体重心移向左脚,此时,右腿仍然处于自然伸直状态,此动作过程可称为“曲膝前倾”;接着继续进行身体回退部分,左腿向后直膝,身体回退至准备状态,身体重心分布于左右脚,如图9(c)所示,此动作过程可称为“直膝回退”。

2.2.2 推锉动作姿势练习

在曲膝动作姿势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双臂推锉动作姿势合练,如图10所示。推锉动作姿势分为4个部分,即站立准备部分(如图10(a)所示);曲膝、曲肘动作部分(如图10(b)所示);直膝、直臂动作部分(如图10(c)所示);身体回退部分(如图10(d)所示)。准备部分练习时,双手握持锉刀,右后臂大致与地面垂直,右前臂大致与地面平行;双脚按站立姿态要求站立,右腿自然伸直,身体重心分布于左、右脚;进行曲膝、曲肘动作部分时,其动作要领是在左腿向前曲膝、身体前倾18°左右的同时,右臂尽量向后曲肘回锉,此时,右腿仍然伸直,此动作过程可称为“曲膝回锉”;进行直膝、直臂动作部分练习时,其动作要领是要在身体后倾至10°左右的同时,左臂尽量向前伸直送锉,此动作过程可称为“直膝送锉”;接着左、右臂收回至准备部分。

该练习的重点是要突出曲膝、曲肘和直膝、直臂这几个动作的姿势特征,在练习时,动作幅度可适当大一些、夸张一些。

2.2.3 推锉体验练习

在推锉动作练习的基础上,接着在钳台上进行推锉动作姿势体验练习,如图11所示。

该练习的重点仍然是要突出和强化曲膝、曲肘和直膝、直臂这两个动作的姿势特征。在进行曲膝、曲肘阶段动作练习时,其动作要领是在左腿向前曲膝、身体前倾的同时,右臂尽量向后曲肘;进行直膝、直臂动作阶段练习时,其动作要领是要在左腿向后直膝、身体回退至10°的同时,左臂应尽量向前伸直、右臂跟着向前尽量推锉,由于练习重点是动作姿势的协调性,因此在推锉时,双手施加于锉刀的力量不要过大(用4、5分的力即可),推锉速度控制在30次/min左右。

2.3 全程大力锉削操作练习

一个全程大力锉削操作过程分为准备、起锉、推锉和回锉4个阶段。建议采用横向锉法进行该练习,练习工件表面的横向宽度以20~30 mm为宜。该练习时间约为9个学时。

2.3.1 准备

如图12所示,双手握持锉刀,右上臂大致与地面垂直,右前臂大致与地面平行;左右脚按照站立姿态要求站立到位,左、右腿自然伸直、身体重心分布于左、右脚,锉刀前端置工件表面。

2.3.2 起锉

锉刀从接触工件表面并起始锉削的这一过程称为起锉。如图13所示,起锉时,左腿开始曲膝,在身体前倾至10°左右时,右臂向后曲肘至极限并带动双臂推进锉刀进行起始锉削。

2.3.3 推锉

为了充分理解推锉行程的姿势特点、可将锉刀面分为3个等分段,据此可将推锉又细分为前1/3推锉行程、中1/3推锉行程和后1/3推锉行程3个阶段,如图14所示。

(1)前1/3推锉行程。

如图14(a)所示,左腿继续曲膝,在身体身体开始从10°前倾15°时,身体重心移向左脚;身体前倾的同时起锉并接续进行前1/3推锉行程,左手同时对锉刀施加压力。

(2)中1/3推锉行程。

如图14(b)所示,左腿继续曲膝,身体继续前倾至18°左右,并继续带动右臂向前进行中1/3推锉行程,此时,身体重心大部分移至左脚,左手对锉刀施加的压力为最大。

(3)后1/3推锉行程。

如图14(c)所示,当开始后1/3锉削行程时,身体停止前倾并开始回退至10°左右(回退的区域为锉刀面的中1/3处与后1/3处的交界处),在回退的同时,右臂则继续向前进行后1/3推锉行程,此时,左臂应尽量伸展,左手对锉刀施加的压力逐渐减小,身体重心后移。

2.3.4 回锉

如图14(d)所示,后1/3推锉行程完成后,左右臂可短暂地停顿一下,时间为<1 s,目的是让左、右臂放松,然后将锉刀贴着工件表面向后回退,此时,左手对锉刀不要施加压力。至此,一个锉削操作过程完成。

2.4 端平锉刀练习

锉削加工的主要目的是要将工件表面锉削平整,因此,在全程大力锉削练习的后期,需要进行端平锉刀的练习。该练习时间约为4个学时。

2.4.1 锉削时的主要操作缺陷

锉削加工是手工操作,由于左右手用力不均衡,容易产生一些操作缺陷,在全程大力锉削时尤为明显,典型的操作缺陷有锉刀的纵向摆动与纵向倾斜(前高后低和前低后高)两种。纵向摆动如图15所示,纵向倾斜如图16所示。

2.4.2 端平锉刀练习方法

端平锉刀的关键问题是两手用力是否均衡。要克服以上操作缺陷,就要通过端平锉刀方法的练习,培养双手具有良好的平衡感觉(手感),以获得对锉刀的运动姿态有较强的平衡控制能力,从而将锉刀的摆幅和倾斜量降至最低。练习方法有纵向锉削练习法、相互提示法与基准面平衡感觉法。

(1)纵向锉削练习法。

采用纵向锉削练习法进行端平锉刀练习时,建议练习工件的纵向长度以80~120 mm、横向宽度以20~30 mm为宜,夹持工件时,应目测工件表面大致平行于钳口上平面。由于工件表面较长,所以采用纵向锉削时,锉刀姿态自然就较平稳,通过一定的练习量,可获得一定的平衡感觉,如图17所示。

(2)相互提示法。

进行端平锉刀练习时,除了老师的指导外,同学之间可相互观察对方锉刀姿态的高低并加以提示,并及时调整两手用力的大小,使两手用力逐渐趋于均衡,这样可较快地端平锉刀。

(3)基准面平衡感觉法。

首先,我们知道钳口的夹持面和其上平面是相互垂直的(如图18所示),两钳口的上平面又是等高的,因此两钳口夹紧后,它们的上平面可视为一个平面(如图19所示)。锉削平面时,锉刀的推进行程应平行于钳口上平面,摆幅越小,平行的状态越好,则锉出的面就越平。基于此,在夹持工件时,应在钳口左(或右)侧留出适当宽度的位置作为校正锉刀姿态的“基准面”(如图20所示),再将锉刀面的中间部位轻轻地置于“基准面”(如图21所示)上停留2~3 s,使双手获得纵、横两个方向的平衡感觉(如图22所示),然后再将锉刀移到工件的上面进行横向锉削(如图23所示)。在锉削平面练习时,双手握持锉刀经常在“基准面”上获得平衡感觉,并及时自我调整锉刀姿态,这样就能较快地、稳定地获得锉削操作的平衡控制能力。

3 注意事项

3.1 锉削速度

进行全程大力锉削练习时,可先进行慢速练习(35次/min左右),待动作姿势基本规范并稳定后,再进行正常速度(40次/min左右)练习。总而言之,锉削速度要均匀,要有節奏感。

3.2 锉削线路

为提高双手对锉刀运动的控制能力,进行全程大力锉削练习时,要注意控制锉削线路。锉刀在一个锉削行程时,要尽量做到直线推锉、直线回锉,此锉削特点可称为“直进直回”,如图24所示。要尽量控制锉刀在锉削行程时的左右横向偏移,一般情况下,多为向右的横向偏移,如图25所示。

3.3 锉刀移位

如图26所示,锉刀在一个位置锉削5、6次以后,要横向移动一个待加工位置再锉削,横向移动的距离一般为2/3的锉身宽度,另外1/3的锉身宽度覆盖在已加工位置上,这样可保证工件待加工表面得到均匀的锉削。

3.4 练习中容易出现的偏差与纠偏方法

进行全程大力锉削练习时,少数学习者容易出现两个较为典型的动作姿势偏差:一是身体前倾时手臂与之同时动作,此动作姿势显得很机械,可简称为“同步”;二是手臂开始推锉时,身体却同时反向后倾,此动作姿势显得很不协调,可简称为“同反”。

对于以上两个偏差,可通过“动作时间差”和“倾二锉三”两个方法进行纠偏。“动作时间差”是要在身体前倾与推动锉刀之间要有一个时间间隔(1 s左右),即要在身体先前倾10°左右后再开始推锉动作。“倾二锉三”是先做二次锉刀不动,仅身体前倾至18°的动作姿势,前倾幅度尽量大一点,然后接着做3次有推锉动作的身体前倾。通过以上两个纠偏方法的练习,可以较快地纠正动作姿势偏差。

4 结语

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法遵循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等教学原则。在动作姿势训练中采用动作分解与慢速演示相结合,以便于学生观察、捕捉和模仿。动作姿势协调性练习为教学重点,重点内容采用分段练习进行强化,如,将动作姿势协调性练习分为曲膝动作姿势练习、推锉姿势练习与推锉体验练习3个阶段。端平锉刀练习为教学难点,难点内容采用多个练习方法进行突破,如,端平锉刀的练习方法有纵向锉削练习法、相互提示法与基准面平衡感觉法。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般情况下,约有1/5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步”与“同反”这两个动作偏差,通过采用“动作时间差”和“倾二锉三”两个方法进行纠偏练习,效果很好。

全程大力锉削训练法经过多年的实训教学实践,不断优化,已趋于完善与规范,一般情况下,初学者经过3天(18个学时)的教学训练,可掌握规范的全程大力锉削操作并基本端平锉刀,教学效率较高,具有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清.关于锉削操作方法的探讨[J].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学报:教研版,2000(12).

[2] 吴清.锉削操作技法[J].工具技术,2002(9):56-57.

[3] 吴清.平面锉削的操作要领和基本锉法[J].機械工人:冷加工,2007(10):40-41.

[4] 吴清.钳工基础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注意事项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练肌肉的注意事项
回到学校的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钢琴视奏训练方法探析
篮球教学与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