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017-03-13徐琴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

徐琴

摘 要:煤矿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命脉,煤炭工业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能源来源、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日益彰显出它的重要性,煤炭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煤炭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是我国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之一。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波及到煤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煤矿事故的发生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煤矿井下监控系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该文立足于煤矿监控系统在中国煤矿行业应用的现状,旨在分析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不断完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提出可行性措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煤矿井监控系统 结构与功能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032-02

1 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社会价值

煤矿井下安全监视系统是普遍应用于我国煤矿产业安全工作的重要工具,是指对煤矿井下的环境参数如风速、烟雾、瓦斯、一氧化碳、湿度、温度等进行电子监控的可行性措施。同时是通过对各种机电设备的环节如矿井提升、矿井排水、矿井生产、矿井运输等进行电子控制与实际操作,通过数学分析勘测到煤矿井下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实施煤矿井下的应急方案,尤其在近些年以来,我国的煤炭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在科学技术方面不断地提升,在人员与机械的实际操作方面,逐渐增强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智能的意识,使得我国煤矿井下监控监测系统的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在全国各大煤矿井的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实施与运用。完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稳定及煤矿产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煤矿井下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煤矿井下的监控系统是一项规模宏大、操作系统较为复杂的管理工程,要具体实现其工作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各方面综合协同,实施力度和难度都较大。因此我国现有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存在管理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及监管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我国煤矿井下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我国井下监控系统目前不完善,难以满足现在煤矿产业安全生产需要

从价格层面上讲,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生产成本高,因此价格非常昂贵,中小煤矿企业由于自身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且部分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存在问题,煤矿管理者为了降低自己的开发成本,不采用或者采用劣质的监控系统,从而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价格因素成为煤矿安全系统在小煤矿企业内推广的瓶颈,使我国煤矿井下安全监测工作难以实行。

2.2 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的维护成本高

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統的维护成本较高也是导致安全监控系统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矿井安全系统的控制子系统大多处于封闭和保密状态,且生产厂家在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和信息交换标准方面都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措施,这样的限制导致各种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较为困难,很难将收集到的数据分享给其他系统。也易导致维修工作安排方面出现各种纰漏,如,维修工作人员的重复设置、维修器材的重复摆设、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的情况,导致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系统维护成本较高,使用率下降。

2.3 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人员监控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开发

目前一般发生煤矿灾难的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矿管理者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定位与跟踪工作做得不够到位,缺乏有效信息的反馈性,对相关事故发生的补救措施缺乏及时性,导致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都处于低效状态。除了缺乏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之外,我国安全生产的设备和安全技术也较为落后,我国从事煤矿开采的生产者与管理者的生命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国家相关部门在建立相关安全保护设施的实践和实施方面依旧任重而道远。

3 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监控系统是一种防范功能强、技术含量高的综合型系统,信息时代来临后,其广泛适用于人们日益重视的各行各业,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系统的适用范围非常普遍,具有较强的智能化、人性化和可操作性。一般的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分为7个层次,分别是采集层、支撑层、执行层、传输层、处理层、控制层、表现层。其具体监控系统结构图种类繁多,如图1所示。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相关政策对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目前开发出来的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在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首先,在传感器方面,技术随着监测系统的品质不断得以改造,监测功能不断增加,监测范围也逐渐扩大,传感器技术正朝着组件化、智能化发展。其次,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信息监测系统将多媒体技术与图片、语音、文字等多方面信息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一种人工智能的视频监控。再者,信号传输技术也越来越大范围地用于广大煤矿井下安全监控仪器中,相比较通信电缆而言,光缆技术的通信速率大大提高,能够满足煤矿井下工作现场的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等多种要求,得以普遍应用,传统的通信电缆已经被现代的光通信技术信息所逐渐替代,传输网络也从传统的语音信号传播变为多媒体图像信息传输,大大提高了运行速率。此外,远程监控技术在现代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远程监控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对煤矿井下的情况实施远程操控,在充分利用监控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共享的功能。对于安检部门和煤矿管理者而言,利用无线远程监控信息处理的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监控系统的有效性,从而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频率。如,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综采三区使用井下煤矿监控系统后相比较于之前大大减少了煤矿事故。

4 针对煤矿井下监控系统不断完善的建议与措施

提高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完善性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和完善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不容置否。首先,在技术改善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利用现代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不断提高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使监控系统朝着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国家相关部门必须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力度。煤矿的生产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系统的技术质量,高效率、全方位地管理好相关安全监测工作人员,煤矿工人也必须将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置,用相关的安全应急和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只有通过技术、政策、管理和意识的多方配合,不断完善煤矿井下监控系统,才能将煤矿井下安全事故的频率减少到最低。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监控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提高社会对于煤矿行业的认可度,也只有政府、企业、劳动者都充分重视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并将完善监控系统的工作付诸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和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文军,盛邦清.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整合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技术,2006,25(8):39-41.

[2] 郭玉森,吴传始.矿难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5,36(10):66-67.

[3] 魏乐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矿安全,2006,11(2):71-74.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
浅谈影响基层博物馆文物保管水平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城镇化背景下二代移民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针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