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残疾人扶贫模式与增收途经探究

2017-03-12

文化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残疾人技能农村

张 强 臧 晴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文史论苑】

新形势下农村残疾人扶贫模式与增收途经探究

张 强 臧 晴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当下,“创新+创业”的就业模式,即为农村残疾人增收的途径和基础。农村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帮扶他们脱贫增收,既是“十三五”扶贫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最终目标的要求。本文就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帮助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模式及途径。

农村残疾人;增收途径;扶贫模式;互联网+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残疾人更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政府特别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尤其在“十三五规划”*详见:2016年8月3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16〕47号文)。中,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但是,与城镇残疾人相比,农村残疾人由于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残疾人并未能完全地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和帮扶。当下,农村残疾人作为贫困者中的弱中之弱,困中之困,亦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难中之难。因此,能否解决好农村残疾人的贫困问题、扩宽他们的收入途径,事关目前国家整个扶贫事业发展的进程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现状分析

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残疾人口约为8 502万人,其中农村残疾人口约为6 225万人,占全国总残疾人口的75.04%。这意味着我国大部分残疾人均生活在农村。

众所周知,农村人大部分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土地。尤其是残疾人朋友,由于自身劳动能力所限,致使他们所获微薄,甚至没有任何收入,这即是其贫穷所因。在我国农村残疾人群中,不识字、没上过学的人所占的比例也比城镇残疾人大。据全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得知,目前15周岁及以上的男性残疾人文盲率为34.22%,女性残疾人文盲率为68.38%;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残疾人仅占2.9%,而城镇残疾人比重为17.21%。[1]对于残疾人教育,国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再次提到了要关心特殊教育,特别指出国家、社会、学校要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免收学费,减免杂费,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因地区差异和相关资源的匮乏,没能较好地落实“融合教育”。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更加匮乏,那里的残疾儿童和少年也更无法接受教育。由此可见,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必然制约着农村残疾人脱贫,也正是因为农村残疾人受到自身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人际交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与城镇残疾人相比缺乏自信、施展空间和机遇以及人为情感的引导与互动,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挫败感。

在对待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问题方面,我国可谓历经许多阶段。从开始的救济式扶贫,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颁布《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解决农村残疾人的生存及发展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1-1995年)和扶贫开发攻坚阶段(1998-2000年),尤其在扶贫开发攻坚阶段,国家对农村贫困残疾人采取了直接扶持政策,如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手工业及家庭副业等,解决农村残疾人的贫困问题;从2001年起我国进入全面扶贫阶段,针对依然存在的农村残疾人温饱问题国务院印发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要求各地严格按照该纲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残疾人扶贫计划。如根据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发展适合他们的产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就此,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针对农村残疾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最终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从以上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帮助农村残疾人脱贫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为此,新形势下,如何从实际上让农村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真正脱贫?仍值得当下探索。

二、模式探究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同样,要想让农村残疾人走向富裕,也要为他们修建一条富裕之“路”。

(一)文化之路

针对当下的“城市文明”而言,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尚存局限。目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业已成为当下新形势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把这个政策真正落实下去,不仅仅要扎根城市,也要走向我们的农村甚至更偏远的地区,让进步的文化思想从内而外散发出来。通过利用高校“西北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及志愿者服务等相关帮扶模式,以提高人才待遇和后期发展机遇,吸引并鼓励有志青年走进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很多情况下,正是因为农村残疾人受相关观念禁锢和条件所限,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依残卖残”、被动接受扶持现象尚存,致使他们越来越贫困。文化是钥匙,思想是灵魂,有了开启灵魂的钥匙,才能打开封存已久的智慧和动力。[2]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脱贫,乃是农村残疾人扶贫模式与增收途经之要着。

(二)保障之路

所谓保障,就是要能够保障农村残疾人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及国家给予的最基本的政策保障。最基本的保障政策包括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与康复、特殊教育、就业与创业、专项资金扶持等政策与服务等。只有具体落实国家政府的相关保障政策,才能真正扩宽农村残疾人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对于农村贫困残疾人而言,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三)技能之路

大多数的农村残疾人,尤其是肢体残疾、视力残疾以及智障残疾人,他们可能连最基本的劳作能力都没有,常常被视为“废人”闲在家中,加之文化、技术的缺乏,使其更加贫困。诚如前文所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对农村残疾人采取了直接扶持政策,如加大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帮助发展手工业、养殖业、种植业及家庭副业等,逐步带动了部分农村残疾人脱贫。新形势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进一步带动农村残疾人致富。要在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的前提下,帮助、指导没有或需要相关技能的农村残疾人掌握生存技能。通过建立农村残疾人档案,全面深入地搜集和掌握本地区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残疾人程度、残疾类型、残疾人需求,并结合当下人才市场所需,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实用技能培训,或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资源或人们熟知的技能开展技能指导,争取做到人人手中有技能,实现生存的第一目标。新形势下,即使农村残疾人具有生存基础后,我们的工作也还要强调注重农村贫困残疾人的自我发展需求,根据他们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水平,这是技能培训目的,也是扶贫的根本。

三、途经探索

新时代的当下,“创新+创业”的就业模式,即为农村残疾人增收的途径和基础。无论对于城镇残疾人还是农村残疾人,当前他们的就业还都普遍存在着稳定性差、就业层次低以及就业面窄的劣势,尤其是农村残疾人被世代束缚在土地上,很少从事耕种以外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发展,产业结构、市场人才需求也日益变化,农村残疾人薄弱的竞争力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落差,这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改善并提升农村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我们可以采取原地“造血”的增收模式,利用当地“非遗”等相关经济发展的优势,建立适宜残疾人扶贫基地开发的种植业及养殖业等经济产出,以实现残疾人及其家人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此举,既可充分挖掘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又能达到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在产前、产中、产后给予技术指导,既能引导鼓励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也能为其创业增收,以此解决农村残疾人中年老或劳动能力偏弱的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此外,对于不宜劳作的残疾人,也可以根据当地街道及各单位特点,设置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增加收入。同时还可以开展领导干部对贫困残疾人“帮、包、带、扶”工作项目,它既可以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了解和使用国家对他们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也可以帮助他们认清自身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地融入项目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适合农村残疾人发展的创新增收道路,这必将推动农村残疾人创业增收项目在这一时代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帮扶农村残疾人脱贫增收,既是“十三五”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最终目标的要求。随着国家对农村残疾人群体的日益重视,各项社会保障与扶贫政策的完善与落实为解决农村残疾人脱贫增收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国家和社会相关人士的帮扶与支持,农村残疾人迈向“小康”指日可待。

[1]张强,臧晴.与梦同行 共筑文明——我国残疾人文化产业探索路径下的当代话语[J].佳木斯学院学报,2015,(11):474-475,477.

[2]王建军,刘诚,李哲.全国农村贫困残疾人状况分析与精准扶贫对策[J].残疾人研究,2015,(2):31-33.

【责任编辑:王 崇】

D669.69

A

1673-7725(2017)01-0223-03

2016-10-20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的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SYB—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强(1979-),男,山东单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学、残疾人文化服务研究。

猜你喜欢

残疾人技能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浅析残疾人就业对策
我骄傲
画唇技能轻松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