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尼族人的亲属概念结构分析

2017-03-12郑鹏刘蒨颖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哈尼族

郑鹏 刘蒨颖

摘 要 本研究采用自由分类法探究哈尼族亲属词概念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哈尼族亲属词的语义空间具有“亲密程度”和“辈分大小”两个主要维度。这与摩梭人的结果类似,又在差异。哈尼族的亲属词分类特点受哈尼族传统社会制度与“小家庭”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哈尼族 亲属词 概念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

亲属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在语言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称为亲属词。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对亲属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如,美国人类学家Morgan(1871)通过调查美国印第安人的亲属关系提出,人类亲属制度分为说明式和类别式,并发表著作《人类的血亲和姻亲制度》。Lounsbury(1964)研究印第安森加纳语的亲属词后提出,亲属词有辈分、性别、父/母系、性别是否一致4个成分。

亲属词的结构可以反映婚姻、家庭、社会结构等社会文化现象。亲属概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亲属制度的特点,揭示各民族、地区社会认知的独特性,有助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理解。

哈尼族是中国一个古老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其主要的聚集地之一。哈尼族与彝族、纳西族都属于古代羌人后代。从古代羌人中脱颖而出至民国时期,哈尼族先后经历了三位一体、鬼母制度、土司制度。因此,哈尼族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解放前一直保留严格的等级观念。解放后,哈尼族废除土司制,同时与汉族等民族的融合,传统观念影响开始减弱。

目前,关于哈尼族亲属词的研究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分析哈尼族亲属称谓的基本特点和其文化内涵(段贶乐,1997;王晏,2007)或者通过亲属称谓分析婚姻形式的特点(王尔松,1997),但没有重视亲属词对亲属认知的影响。因此,通过探究哈尼族亲属词的结构,分析与不同民族的結构差异特点,了解制度、文化和语言对亲属认知有哪些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

为方便理解研究结果,采用张积家和陈俊(2004)的62个亲属词进行研究,采用自由分类法进行实验,探究哈尼族的亲属特点。

2.1被试

选取云南红河州绿春县的哈尼族学生30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为21.67岁,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及以上,能够熟练使用汉语交流和阅读汉语交流。

2.2材料

为方便与汉族结果比较分析,采用张积家和陈俊(2004)研究汉语亲属词的62个亲属词。其中,近亲属10个: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儿子、女儿、丈夫、妻子;二层关系的直系亲属8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姻亲20个:岳父、岳母、妻兄、妻弟、妻姐、妻妹、大伯哥、小叔子、大姑姐、小姑子、姐夫、妹夫、嫂子、弟媳、女婿、媳妇、连襟、妯娌、内侄、内侄女;表亲和叔伯亲18个:舅舅、舅母、伯父、伯母、叔父、婶婶、姨夫、姨妈、姑父、姑姑、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养亲6个:养父、养母、养子、养女、继父、继母。同时,对较为生僻的亲属词(如连襟、妯娌)标注解释,以防被试不了解或产生误解。

2.3实验过程

把亲属词制成硬卡片,打乱顺序后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对62个亲属词自由分类,同时告知被试分多少类没有限制,如何分类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试验完成后主试记录下被试的分类情况,之后将每个被试的数据转换成62*62的相异矩阵:如果两个词分在同一类,在交叉的位置写0,反之写1。最后将所以被试数据叠加得到哈尼族的亲属词相异矩阵,为后续处理做准

2.4数据处理

先用多维标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分析亲属概念的组织维度和聚类情况,得到哈尼族亲属概念结构不同维度的解、压力值及各亲属词在不同维度的坐标值。其中,衡量指标为压力值(Stress)和RSQ值:压力值是衡量空间结构与输入数据拟合度优劣的指标。一般来说,压力值越小说明拟合结果越好。RSQ指可以用来解释变异中所占的百分比,RSQ越接近1说明解释效力越好。之后,用亲属词在各维度的坐标值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分析的树状图。

3结果与分析

30名哈尼族人将62个矩阵分类水平为7.75€?.06。分类结果经过多维标度处理以后,采用二维度stress=0.38279,RSQ=0.34026。虽然拟合效果并不太好,但整体趋势一致。亲属词的语义空间见图1,分类的树状图见图2。

从图1课件,哈尼族亲属词的语义空间有两个维度:(1)亲密程度:横轴从右到左,亲属词的亲密程度越来越低;(2)辈分大小:纵轴从上到下,辈分由晚辈到长辈。根树状分类图,62个亲属词聚成3类:(1)直系亲属、近亲和养子、养女:丈夫、妻子、儿子、女儿、侄女、孙子、孙女、媳妇、女婿、堂姐妹、堂兄弟、侄子、姐姐、弟弟、哥哥、妹妹、嫂子、弟媳、养子、养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2)表亲、姻亲和养亲的长辈:叔父、婶婶、姑姑、姑父、养父、养母、继父、继母、岳父、岳母、伯父、伯母、舅舅、舅母、姨夫、姨母、外公、外婆;(3)表亲和姻亲的晚辈、平辈称呼:外孙、外孙女、外甥女、外甥、姐夫、姨夫、表兄弟、表姐妹、连襟、内侄女、小姑子、内侄、妻弟、小叔子、妻姐、妻兄、大姑姐、妻妹、妯娌、大伯哥。

相对于张积家和陈俊老师(2004)关于汉族的研究,哈尼族有自己的特点。汉族的空间结构为亲密程度和姻亲/非姻亲,哈尼族的结构为亲密程度和辈分大小。其中,维度1与汉族相似;维度2不同,出现了辈分特点。两个分类维度与摩梭人(肖二平,张积家,王娟,林娜,2010)相似,但也不尽相同:哈尼族并没有将“舅舅”与直系亲属聚为一类,因为哈尼族与摩梭人不同,并不是一个母系社会。

图1:哈尼族亲属词的语义空间图

图2:哈尼族人的亲属词分类图

4讨论

4.1哈尼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

哈尼族亲属词概念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辈分大小的重视程度较高,这与哈尼族的社会制度相符。哈尼族从最初的最玛、摩沛和腊琦的三位一体社会,再到中期的鬼朱制度,还是后期的土司制度都是以政治领袖、宗教首脑为核心的阶层制度。因此,在哈尼族的亲属关系中辈分关系才显得尤为重要(白玉宝,2012)。

有研究表明,“亲密程度”是受亲属关系层数和感情因素的影响。亲密哈尼族以小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的形式,哈尼族的核心家庭结构为一对夫妻和其子女构成。因为规模小,也被称为“小家庭”。哈尼族有传统的分家习俗,哈尼族的男子一旦结婚并生育第一个孩子后,按长幼顺序,就要与父母分家,独立生活。使用小家庭的社会形式避免了大家族的纠纷,尤其是妯娌、姑嫂之间的矛盾。但也因此各家庭结构之间的关系不太亲密,使得姻亲、表亲等关系与直系亲属距离较远。在结构关系中,亲密程度因此称为一个重要维度。

4.2哈尼族亲属词概念结构与其他民族的比较分析

哈尼族与汉族结构相比,辈分对哈尼族亲属分类中占主要作用,但对汉族作用局限。可能原因是因为汉族传统家庭为宗族结构,有“一表三千里”的说法,认为与个体无血缘关系者属于外戚。如果婚姻破裂,亲属关系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汉族亲属关系中姻亲/非姻亲的类别比较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汉族不重视辈分,只是说明它在亲属组织结构中不如血缘与姻缘重要(肖二平,张积家,王娟,林娜,2010)。哈尼族在因为传统制度中,宗族领袖、政治首领是必须被尊重。长幼关系更加重要,因此哈尼族辈分大小是主要维度。

哈尼族的两个维度与摩梭人的研究结果类似,但是社会结构不同:摩梭人是传统的母系社会,每代人均有自己的母亲、姨母、舅舅抚养,因此在亲密程度上对于母亲、祖母、姨母、舅舅等更加亲密,反应了摩梭人的母系社会特点;摩梭人对于同輩份的人使用同一称为,如称呼母亲、姨母等一律称呼为“阿咪”,因此,摩梭人在辈分上容易划分。哈尼族是因为小家庭的社会结构,使得哈尼族人很容易区分血亲和其他亲属。在辈分上,更多的是因为哈尼族传统制度上,对于长者最终的文化。同时,哈尼族的亲属称谓上也存在泛化现象(王晏,2008),这也是哈尼族产生辈分维度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哈尼族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具有“亲密关系”和“辈分大小”两个主要维度。结构特点主要受哈尼族传统社会制度与“小家庭”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Lounsbury F G.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kinship semantics[M].Mouton, 1964.

[2] Morgan L H, Morgan L H. Ancient society[M].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471.

[3] 白玉宝.哈尼族社会制度源流概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09):1-7.

[4] 王娟,张积家,刘翔,等.彝族人、白族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兼与摩梭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45-54.

[5] 王晏.哈尼亲属称谓语泛化初探[J].红河学院学报,2008,6(4):6-8+21.

[6] 王晏,杨艳,冯霞.哈尼族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7(06):23-27.

[7] 肖二平,张积家,王娟,等.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兼与汉族、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比较[J].心理学报,2010(10):955-969.

[8] 张积家,陈俊.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再探[J].语言科学,2004(01):77-86.

[9] 张积家,陈俊.大学生亲属词概念结构的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2001.

猜你喜欢

哈尼族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
ABCG2、SLC2A9、SLC17A3和PRKG2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哈尼族人群痛风的关系
哈尼族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以红河县为例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哈尼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及文化内涵分析
网络传播背景下滇南哈尼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