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节目和儿童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特质

2017-03-11张玉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儿童节目广播节目特质

张玉枝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广播电视台,安徽亳州 233600)

一 儿童广播节目

广播一词的涵义并不十分一致,端视在何种场合使用,在无线电管理上,将透过无线电波所做的发射,统称为“广播”(broadcasting)。无线电广播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送讯息的,而电磁波根据其“调变”的型式,可以分为“调幅”(AM)广播与“调频”(FM)广播两种。本研究指称的“广播”,是为以无线 (播音)广播的调幅(AM)及调频(FM)电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十八岁以下的人,除非签约国另定法定成年年龄低于十八岁。所谓“儿童节目”是以儿童为收听对象,所制作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无论其教学性或文化性的内涵,它与教学节目有所区隔。儿童广播节目的主要要求对象为儿童,然而家长如能陪同聆听,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因此儿童广播节目是为儿童设计制作和播出,且适合亲子共同聆听,具有教育意义的广播节目。

二 儿童广播节目内容的呈现方式

针对儿童广播节目的呈现方式提出看法,认为节目中故事的讲述和谈话,除了读音、语句应正确外,其主题意识更应鲜明正确,绝不含糊不清,以免造成对儿童的错误传播,宜使用儿童用语,切忌以成人的用词及语气说话;音乐宜选用活泼、轻快、柔美者为佳,尽量避免恐怖、沉闷,过于强烈的音乐,并多应用音乐于这种游戏、故事和戏剧之中;此外,如有儿童参加节目的进行,亦能增加节目的真实感及对儿童的吸引力、向心力。

以儿童为对象的节目,即使教学意味浓厚,也不宜以说教方式播出,应该在游戏、娱乐中间接施教才是上策,但要求的主旨,必须正面叙说,不宜以暗喻或讥讽方式告知。节目中词汇的使用须以儿童的教育水平作为依据,避免呈现恐怖的情境和儿童未经历的事件,以免造成儿童过度惊吓产生心理创伤或无法体会和认知。

儿童广播节目播出时的呈现方式应注意下列各点:1.用诱导性口吻谈话,有时不妨略带幻想的口吻。讲故事时,又必须随故事的发展而变化语调。2.播出时,最好有儿童在座,以便用问答方式进行节目,以增加节目的真实感与可信性。3.对儿童播音,一定要用生活语言,切忌用深奥的文言文、成语,更忌以成人口吻说话。语言中参用浅显而实用的成语要加以解释,教导孩子们如何使用,以提高其语言能力也是必要的。4.在儿童节目中,主持人讲话应力求正确,无论主题意识、发言词句、读音读字、引用成语、引证故事等等,均应力求精审正确,以免误导儿童。5.儿童故事中应善恶分明、因果分明,以免儿童得到错误的结论或印象。游戏比赛时,要绝对公平、公正、公开,以免在儿童心目中留下错误印象。竞赛的奖赏,应公平合理地给予,避免鼓励儿童不当得利的心理。6.儿童节目选用音响及音乐,以柔美、活泼为主,避免采用强烈的、恐怖的、沉闷的、冗长的音乐。孩子们凭直觉认识声音,如有尖锐、恐怖、怪异的音响,必掩耳趋避,不敢接受。7.说故事时,最好配上音响效果,加强气氛营造,但过于恐怖的音响,仍应减少或禁止。8.可行的话,将节目交由儿童主持,让孩子感觉到节目是他们自己的游戏,大人只则在一旁静观指导。

总结各专家学者的看法,媒体具有教育社会大众的功能,传递信息必须正确无误,尤以儿童为收听对象时,谈话须以贴近儿童口吻的方式表达,用字遣词生活化,避免过度艰涩造成儿童负担,降低学习兴致,且藉由节目传达正确价值观,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总之,为儿童设计的节目,其呈现的整体氛围应是柔和且正向的,如能邀请儿童亲身参与节目,更能增加节目的真实性与儿童的认同感。

三 儿童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特质

主持人是广播节目中的灵魂人物,透过声音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以儿童为主要收听对象的节目,其主持人必须具备应有特质,以符合儿童与节目需求。儿童节目的成败,百分之六十以上系于节目之主持与播出,主持人的个性、风度、谈吐、音色、音调,以及对孩子们的态度,足以影响孩子们收听的兴趣。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应该发自内心喜爱与孩子相处,不是为了节目而刻意伪装,更不可以矫柔造作,小朋友的感受很直接、好恶也很明显,主持人的形象具亲和力,并对儿童节目维持高度兴趣,是儿童节目主持人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资深儿童节目主持人陶大伟则认为身为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形象必须清新正面,并且拥有多项才艺,以各式各样风格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尤其男性主持人更应具备高度亲和力。因此,专家学者们认为儿童节目主持人应具以下特点 :1.主持人音色柔美,善于运用声音表情和声音的变化以吸引儿童注意,但不流于油腔滑调。2.主持人的态度诚恳、和蔼可亲,具有耐性,不论主持儿童节目,或与儿童相处,都要有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爱心,使儿童产生认同并建立友谊。3.主持人须对儿童心理及行为进行了解和研究,节目内容才能契合儿童的需求。4.主持人具备多项才艺,可丰富节目内容,如:说故事、唱童谣、弹奏乐器、扮演儿童戏剧、进行游戏等,亦有利于节目的变化。

以儿童发展的角度探讨,儿童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孩子认同与示范的对象,必须具有下列特质:1.主持人可以成为孩子情绪依附的对象,宜在节目中固定出现,不宜经常换角。2.主持人应具备诚恳、温暖、包容等稳定特质,并且懂得设想儿童可能产生的疑问或反应,以儿童的角度看事情。3.主持人本身应具有创意,有热情并清楚知道要给孩子不同的惊喜,乐于变化。4.主持人塑造自己特有的个人特质,像是独特的说话口音、特殊的习惯,有时也能提升节目的趣味。5.主持人适时表现自己人性上的弱点,如:迷糊,是能够被儿童所接受的,让主持人形象更贴近真实生活,避免儿童对主持人有遥不可及的距离。6.主持人必须了解儿童语言,懂得使用孩子惯用的字汇和语句,以具体事务表达抽象的概念,用多种形容方式来解释所要传达的意思,确保儿童能理解。7.真正喜欢儿童是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条件,如此才能体认到自己并非在表演,而是在为儿童尽一分心力。

综上所述,要扮演称职的儿童广播节目主持人角色,首要条件必须发自内心喜爱儿童,以亲和的态度对待儿童,与其相处,进而认识、了解儿童的特性,此外,亦可藉由阅览儿童相关书籍,更深入了解儿童的发展与相关研究。主持人本身除了音色必须符合儿童节目的调性,后天亦须培养成熟的主持技巧,建立个人风格与特质,方能呈现质量优良的节目给听众。

结语

针对儿童设计的广播节目,必须比一般节目考虑更多,除了肩负社会教育责任亦须处处为儿童设想不论在时段规划、内容设计、以及主持人的选择都必须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观点出发、亲近儿童、了解儿童,方能制作出听众喜爱且能发挥媒体功能的优良节目。

[1] 申吉.浅谈广播少儿节目的播音与主持.西部广播电视.2014,21:112~117.

[2] 张秋玲,刘婧文.云南少儿广播的类型化创新之路.中国广播.2015,05:22-25.

猜你喜欢

儿童节目广播节目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与孙子一起看看少儿节目
二胎开放政策下的儿童节目发展探究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乐趣”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