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师生课下交流的最好方式

2017-03-11谢于民

辽宁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陶行知

◎谢于民

春风化雨:师生课下交流的最好方式

◎谢于民

师生课下交流的方式很多,但不是每种方式都科学有效,如果选用不科学的交流方式,不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会加深师生之间的矛盾。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科学有效的呢?笔者以为温柔的态度,春风化雨育幼苗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世界教育史上,有很多在课下用温柔的方式春风化雨育幼苗的成功案例。比较著名的当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摘花的小女孩的故事。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四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然后拿着它从容地走了过来。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抓了小女孩一个现行,事实确凿无误。如果是一般的教育,教师会立刻生气地进行批评教育,但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这样。他俯下身,亲切地问这个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有些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几朵大玫瑰,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一朵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听了小女孩的这番话,拉起她的小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两朵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的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柔和的,这种柔和的教育保护了一个幼小而善良的心灵。

中国教育界也有许多用柔和的方式成功教育学生的案例,最著名的当属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故事”。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一个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当他在外面了解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被感动得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处理。”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用柔和的教育方式创造了广泛流传的教育经典,这给我们的很好的启发。

春风无力却能吹开满院春色,细雨无声却能吹醒一地新芽,你我无声却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这种无声正是柔和的力量。以牙还牙,快意恩仇,有时也能起到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是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为什么不尝试以柔克刚呢?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和风细雨有时比暴跳如雷更管用。暴跳如雷,以牙还牙会逼学生走向我们的对立面。于是,他开始寻找原谅自己的借口。这个借口是非常好找的,找到之后,他便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没有错。于是,我们的教育便宣告失败。

教育是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教师要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让他们奋发向上。

在初为人师时,我们大部分老师都能充满爱心,积极工作。那时,你在领导眼里是一位好教师,在同仁眼里是一位好同事,在学生眼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大家都佩服你,因为你有激情;学生都爱上你的课,因为你有爱心。为了学生的一皱眉,你会耐心细致地从多个角度给学生讲解,看到学生脸上露出了微笑,你的心比蜜还甜。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你会蹲下身子与他们一道学习、研讨,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欣赏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直到学生恍然大悟。你会听取各种意见、建议,与学生一起交流看法,交流各种思路设计、表达方法。那时的你融入到了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为他们的成功而欢呼。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开始变了。也许是年复一年的重复磨灭了我们的工作热情,也许是迎来送往的世故泯灭了当初的纯真。多少年之后,对待学生,我们不再有初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再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而是严厉训斥。表面上看,这是工作方式的差异,实际上,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是爱的缺失。但是,受“严师出高徒”古训的影响,迫于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教师面对违纪违规的学生,却无论如何也“柔”不起来,更多地采用惩罚或体罚手段来应对。不可否认,有时也能收到效果,但更多的时候是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师生如同仇人。当你恼羞成怒时,请静下心来,在心里背诵一句名言:“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在成长中,他们在学习和思想上所犯的错误是成长中的错误。学生犯错误时,正是教育发生作用的绝好时机,否则,要教育做什么?

虽然,教育中应有适度的罚戒,但我想,大多数时候,教育应该是润物无声的细雨,是温和的阳光。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鼓励。很多时候,柔和的教育,更能杀掉孩子心灵的病毒,唤回孩子迷失的心灵。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长期工程,任何有关教育话题,何时旧话重提,都不算晚,师生交流更是如此。所以,师生交流问题是一个值得长期深入探究的问题。

春风化雨细无声,让我们把心血化成春雨,无声滋润一棵棵成长中的幼苗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