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入学适应不良的元认知心理干预

2017-03-11徐静

辽宁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条件性情绪反应潜意识

◎徐静

例谈入学适应不良的元认知心理干预

◎徐静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以及心理准备不足,许多同学进入新学校后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情况,出现了入学适应不良。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上,金洪源教授研发的一套高效、广谱、规范化的心理治疗技术,澄清了以传统心理治疗中对潜意识心理现象的种种误解,提出了新潜意识观: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现象都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几乎所有的潜意识心理活动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关键与核心因素的,而条件性情绪反应是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它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除。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学生慕雪(化名),女,17岁,高一文科班,开学一周后从某职业技术学校转来,有轻微胃炎,无家族精神病史,父母均为工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二)症状表现

慕雪的症状表现如下: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性格内向,孤僻,自卑,很少与同学来往;觉得自己身体不好,有经常放屁的习惯(这是最令她感到痛苦的原因),因此不敢和同学交往,怕别人瞧不起她;最近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情绪不好的时候经常跟父母发脾气。期中考试成绩下降为班级倒数第一名,打算要退学,觉得离开学校一切都会好起来,在班主任老师的说服下才找到心理老师。

(三)问题起因

相对于同龄孩子慕雪的父母年纪比较大。因为老来得子,所以对她特别溺爱,事事都顺从她,对她的学习也没有过高的要求。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她选择了一所职业学校就读。在那里学习一周后,觉得如果继续下去自己的人生就会荒废了,她要上高中、要考大学,于是和父母商量转学到了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后,她就下定了决心努力学习,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由于她的学习基础较差,加上又耽误了一个星期的课程,而且班级同学已经形成了一个新集体,她需要适应新的同学,还要学习许多新知识。这让她力不从心,觉得压力很大,但是她还是努力坚持着,直到知道自己的期中考试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名。她彻底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寻找借口,觉得身体出了问题。只要在班级里就会觉得胃痛,尤其是上课的时候更加严重,还经常放屁,因此更加自卑,不敢和同学交往,害怕大家知道她有这样的毛病。父母陪她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出来医生告诉她很健康,没有什么大问题,有些轻微的胃炎,用中医的疗法调理就可以了。听了医生的话,还是不能打消她的顾虑,因为自己明明有这些症状,她认为自己真的有病。因为这个她很自卑,她一直在忍受着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可是现在她觉得忍不住了,压抑到了极点,就要崩溃了。她的脾气不太好,在家里父母都很宠着她,现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经常跟他们发脾气,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这样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以前她看过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也尝试用了一些心理暗示,可是都没有什么用。因为经常放屁,她变得越来越孤僻了,很少主动和同学说话,不想再读书了,想离开学校,觉得或许换个环境会好一些。

二、临床干预过程

元认知干预技术包括认知调整、临床放松训练、愈后防复发策略指导三个部分。通过对与慕雪交流中反应出来的问题的分析,将干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第一,解决上课时胃痛、放屁而影响专心听课的问题;第二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敢于和同学交往。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来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一)认知调整

在认知调整阶段,主要给慕雪讲述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相关原理,如三类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条件性情绪、认知性情绪、增强循环原理、暗示性学习、情感组织者等等,并且对于她的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内容进行纠正,例如:医生已经给出诊断,她的身体是健康的,可是她还是坚信自己有病,并且认为周围的同学都知道她有经常放屁的习惯。通过认知调整,使她明白这些身体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即由于到了新环境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样的情绪与她上课学习情境形成了条件性情绪反应,这种条件性情绪反应形成后,当出现类似的刺激(S)就会形成相应的反应。于是,当焦虑担心的情绪(E)出现后,她在上课过程中就会出现分心、学习效率下降、身体不适(R)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并且帮助她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树立自信心。

(二)临床暗示训练

临床暗示训练是通过肌肉放松、深呼吸、风景想象,使来访者进入宁静、轻松的情绪状态,没有任何焦虑、疲劳、担心等,使其大脑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也进入了一种高能学习状态。此时叙述症状的暗示指导语,也就是个体的理想行为,进而建立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促进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暗示训练的实质是以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应消除或替代原有的负性条件性情绪,达到条件性情绪或行为的重塑。每次训练过程约40分钟。针对她的情况,共进行了6次暗示训练,每次都加入3个程序性知识,分别是关于身体不适、树立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程序性知识。

(三)愈后防复发策略指导

心理咨询秉承的理念是助人自助。为此,我们不仅要帮助来访者解决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更要教会她自我调节和治疗的方法,这样才会使来访者以后再出现同样或新问题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使心理经常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高效学习和生活。为此,在咨询过程当中,应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1.让慕雪做咨询笔记,并且嘱咐其回去后不断地进行复习,直到能够彻底地理解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相关原理,在日后再出现情绪问题时能够不慌,主动地用相关原理解释出现的问题。

2.教给她深呼吸、肌肉绷紧放松、小程序放松,积极的自我暗示等自我调适的小策略,以便在日后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自我调适。

3.为她录制了放松训练的录音,嘱咐其咨询期间和咨询刚结束时,最好坚持每天自己听录音做放松训练,以巩固效果,慢慢地,间隔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这样就能使情绪经常处于轻松、宁静的状态,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取得的效果

在咨询的过程中慕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次咨询时,她一见到我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说她的变化:经过第一次的咨询辅导,让她觉得压力释放了许多,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上课时候的胃痛和放屁有所减轻,这让她非常兴奋,觉得经过我的辅导一定会全部好起来的。当6次辅导全部结束时,她上课时的身体不适已经完全没有了,人也变得乐观自信了,在班级里有了几个好朋友,学习上也进步了许多,而且上课敢于主动回答问题,还去了讲台背诵,同学和老师都说她真的改变了。

四、问题与思考

慕雪的案例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得益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高效性,用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科学地解释了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产生身体不适的原因,加上临床暗示技术的运用,使她获得了高效的学习状态。据了解,目前在新入学的学生中,很多学生产生了入学适应不良的问题。由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心理上引起不平衡而导致的不适应状态,产生心理问题,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学会调适自己,学会适应新环境。

(作者单位: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心理安全部)

(责任编辑:史晓红)

猜你喜欢

条件性情绪反应潜意识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遵循新闻规律:有机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性
论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
关于“見える”和“見られる”的区别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论人的解放的时代性条件性过程性
小心染上现代生活方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