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构建实践与思考

2017-03-11葛美玲田丽君

兰台世界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全文数据库信息

葛美玲 田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 长春 130024)

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构建实践与思考

葛美玲 田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 长春 130024)

通过对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的构建渊源、构架、信息采集途径和整理策略的论述,提出了存在问题,为档案界人物全文数据库的建设研究提供有益的探索,为学界成仿吾研究兴趣者提供一个信息源之地。

成仿吾 全文数据库 构建 问题

众所周知,成仿吾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教育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同时也为旧中国向新中国的时代变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中共高等教育管理中,他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创办了著名的陕北公学,为中共培养了大批抗战精英和强国人才。后在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主政,为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类人才。其红色教育之路漫长为教育界称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红色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共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构建渊源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收集和管理名人档案,南京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分院等单位先后征集名人档案[1]29。2004年,东师成仿吾名师档案建档,其目录数据库同步建成。2017年,恰逢成仿吾诞辰120周年,学校档案馆以此为契机为这位曾为东北师范大学的正规化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并起着奠基作用的老校长构建人物全文数据库,以此深切缅怀这位为中共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为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彰显档案文化价值功能,进一步研究成仿吾的传奇人生、革命情怀、文学休养及其教育思想添砖加瓦。

二、框架构建

对于任何一位人物全文数据库的架构,在实体材料未全部收集齐全之前,搭建的框架只能算作是务虚方案,目的是便于开展收集时做到有章可循。真正操作过程中,犹如建筑大厦的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竣工报告,各个阶段在运作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由量变到质变的交错。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也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历程。由最初只包括相关东师文书档案构成的专题全文数据库为建设目标,实现成仿吾东师公务文书档案信息的专题化管理。后在建设中思考如何深化其建设意义和作用,明确了人物全文数据库“不但利于编史修志,还能使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世代相传,得到继承和发展”[2]31,彰显档案的“文化再造”[3]41功能;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化社会服务方式的具体体现。明确人物档案信息的组成“应当由个人所有档案和国家所有档案两个部分组成”[4]68,不断增加建设内容,发展成为集图文、声像、实物为一体的多元载体和多元信息汇聚的人物全文数据库,意为实现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为国内首创、位居信息最全最广之自居的“牛人”目标,突显“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5]1的作用和影响。

三、采集途经

考虑到成仿吾人生经历的复杂性,采取多途径挖掘资源的建设原则展开收集。

1.广源采集资源法。像成仿吾这样一位著名人物,在其初年长成及学习、旺年投身革命与建设、晚年颐养天年亦或盖馆定论中,必定会形成多样性和多面性的实物和信息,也就是说会形成许多带有私人痕迹的标记性信息和物品。经历越丰富,思想越活跃,业绩越突出,所形成的材料就会越精彩,研究价值和宣传作用也就越能显现出它的光芒。作为点缀或补充完整人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补充物件,也就会越发栩栩如生。采集资源时,通过四种途经进行实践。一是充分利用已有东师馆藏资源。将成仿吾名师档案电子目录转入成仿吾全文数据库,按目调卷,为后续全文数字化做准备;借助馆藏文书档案文件目录,选取有关成仿吾在校期间的党务、政务、教学、科研、外事、学工群团等活动中形成的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档案文献,调卷查询,记录在案;将馆藏声像档案中有关成仿吾公务活动照片挑选,作好标识。二是收集校内外其他人员的占有资源。将这些人手中收藏的成仿吾不同时期的学习、工作、外交、生活等照片和文献,通过借用、复制或接收、捐赠等方式进行汇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主要借助知网、超星、读秀、百度等大型学术文献网站和社会公共网站,集中采集外界对成仿吾的评价、研究性文章和著述,以及成仿吾自撰著述、文章、诗词歌赋,下载电子全文保存。当然,主要是筛选馆藏成仿吾名师档案中所缺少的此类文献。四是人物访谈资源的采集。包括成仿吾旧时同事、学生、朋友、亲人对成仿吾的访谈录音及录像材料,以及成仿吾在世时的讲话录音与录像。

2.多元载体收纳法。通过前述四种资源收集和采集渠道,先后收纳了成仿吾生平中所形成反映本人全貌的不同载体资源,有纸质文献、手稿、笔记本,有照片、音视频光盘,还有棉、毛、木、塑料等实物,材质各异,形状百态,新旧交错,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共存,全方位纳藏。

四、整理策略

为了有序管理、合理存放、科学利用,对于收集的纷然杂陈的实体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梳理归类时要注意“常规门类档案整理原则与人物档案整理灵活性原则”相结合,既要照顾问题,又要兼顾材质,切忌教条。

1.给材料进行分类定位。根据馆藏和外部收集的实体内容和材质,划分为十一类进行管理:生平类,包括履历、简介、传记、回忆录;任免类;讲话及座谈类;汇报类;主持的会议记录类;签署的规章制度类;手稿手迹类;自撰著述、诗词歌赋类;外界评价及研究著述类;声像类,包括所有照片、口述及其他音像材料;什物类。将分类的材料,按其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制页(件)码,完成类内材料定位。

2.对材料进行编目及全文数字化加工,实现“各归其主”。其中全文数字化加工是实现物化形态向数字形态转变的必须方式,通过全文扫描和实物拍照,并对应电子目录挂载全文,实现目文一体化。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就此成形,暂集中于“南大之星”档案管理平台存取管理。

五、构建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操程,截至目前,借助“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已收录条目1516条,电子全文3615件,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初具规模。此外,同步编著《成仿吾画传》一册,即将正式出版。此人物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目、文匹配的电子信息,涵盖了其职务任免、待遇问题、公文审核、会议与活动讲话、座谈记录、考察视察、文学评论、诗词歌赋、状告张国焘、长征回忆录、教育论坛、文艺评论、外界评价、人物传记、学界研究、他人访谈等诸多文献和声像材料。虽然这些文献信息远不能细致生动地囊括其充满神奇色彩的一生,但是此数据库的信息可以大致勾勒出成仿吾一生忧国忧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和教育事业勤勉向上、持之以恒、以身示范、事必躬亲、奋斗不息的风貌、思想和作风,不仅给予后学者以借鉴、启迪与思考,而且也震撼并洗涤了尔等人物全文数据库建设者的灵魂,从中深深感到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责任,也体会到历史文化传承的艰巨性与担当。

六、存在问题

1.信息安全和版权问题。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内含未鉴定的学校老文书档案、个人口述访谈和部分首次亮相的照片,它们是人物全文数据库构成内容的一部分,也是珍贵的核心内容。构建此全文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内外和校内外研学者提供更便捷、更全面、更高效的查看和抓取欲用信息,这就涉及后期在保护版权和信息安全方面,如何实施才能在充分体现本馆劳动价值和未鉴定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供人物全文数据库信息得以充分利用,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在全文信息每页页面上加载建设单位水印,以明确版权归属者。二是对数据库访问权限进行设置,注册访问。国内一些大的网站如百度文库、知网、超星、读秀等,国外的如美国国家档案馆、法国档案馆、牛津大学档案馆等,对馆藏的一些特殊资源都是加以保护的,利用者只有通过注册申请后,才能实现全文查阅或下载。有鉴于此,人物全文信息的利用更应当考虑利用权限。三是鉴定信息的保密价值和生命周期。哪些可以完全开放查借阅、信息平台发布或编研成册出版,哪些需要限制利用,都需要通过认真审查信息的涉密程度,研究它的生命周期,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2.不完整的信息如何补充问题。成仿吾人生历程比较漫长,87岁高寿,经历比较复杂。出生湖南,13岁开始留学海外,日本、法国、德国都曾留下其足迹,又是唯一参加过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教授幸存者,之后又为共产党创办过几所著名的大学。每走过一地,都会留下弥足珍贵的供后者研学的信息。如何将其从小到终的全部信息集中串联起来,确实困难重重。需要借助其生活、学习、工作过的社会、政府、高校等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联手合作,才有可能建设成一个穷尽其一生齐全完整信息的成仿吾人物全文数据库;才可能实现为后学者提供成仿吾的传记研究、教育思想、文学休养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集成群;才可能更好地为探索精英成才规律,挖掘老一辈的教育精髓,传承凝重的档案文化,起到承前启后的有效作用;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历史传承与现实关怀的有机结合。

[1]徐锦.名人档案研究综述[J].档案,1993(1).

[2]包世同,綦楠萍,汤道銮.浅论建立名人全宗[J].档案工作,1985(4).

[3]葛美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初探[J].兰台世界,2012(20).

[4]黄体杨,王晋.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人物档案管理规范综述[J].档案学研究,2015(4).

[5]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G250.74

A

2017-04-21

葛美玲,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人物传记及档案资源建设;田丽君,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及档案馆管理。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5.36

猜你喜欢

全文数据库信息
全文中文摘要
订阅信息
青年再造
反腐
来信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