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战现状、趋势及应对

2017-03-11韵力宇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战网络空间国家

◆韵力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 天津 300350)

网络战现状、趋势及应对

◆韵力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 天津 30035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空间的角逐和较量日益激烈。网络战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新热点和国家间竞争的新领域。本文以网络强国美国为重点,在全球范围内梳理了网络战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了网络战发展的四大趋势,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网络战现实威胁的具体措施。

网络战;国家战略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以信息网络为依托的虚拟空间与有形空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网络空间的角逐和较量日益激烈,网络战,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新热点和国家间竞争的新领域。为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各国需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信息战研究,认真应对网络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和威胁,这既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国家持久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1 现实状况

早在1993年,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就认为网络战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是“21世纪的闪电战”。随着全球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战不仅拓展了平台和基础,而且越来越凸现出其不受时空限制、参战主体多元、作战方式灵活、作战手段隐蔽以及作战效费比奇高等优势和特点。

1.1 美国

美国是第一个提出网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网络最发达的国家,网络已经成为提升美军作战能力的“倍增器”。进入21世纪后,美军从战略高度重视网络战的研究和实践。

战略研究超前,机构建设迅速。早在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就签署了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制定计算机网络战战略。2009年美国成立网络战司令部,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开将战争机构引入互联网的国家。美政府形成新的曼哈顿计划,规划了大量跟网络战相关的独特技术研究,以支撑其国家战略。2011年,美国先后公布首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把一切针对美国的“网络入侵行为”分级。其中,最高等级的网络入侵将被视作“战争行为”,意味着美国可对此攻击发起传统方式的军事回击。这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份有关网络战争的宣言。2012年美国在遭受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削减了大量国防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防部依旧将重点放在加强网络战实力方面。

法律法规健全,信息监管严密。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法律最多的国家。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美国司法和情报机构时刻都在监控着互联网,更为美国应对网络战提供了一定的法理依据。2010年7月,维基解密网站在《纽约时报》等媒体的配合下,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引起轩然大波。仅仅4天后,涉嫌情报泄露的美军士兵曼宁就被发现并押解回国受审。反应如此之快,充分说明了美国网络信息监管的严密和高效。

注重力量培养,吸纳渠道多元。众所周知,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网络战部队组建早于美国、实力强于美国。“黑客帝国”的背后,是其庞大的网络战力量储备。按照美《信息战路线图》,美军网络人才选拔甚至可以向中小学拓展。自2012年起,美国成立卓越学术研究中心,将网络人才资助规模扩大到全美145所高校。目前,美军的网战部队人数已经扩充到9万人左右,由世界顶级电脑专家和“黑客”组成。按计划,整个美军的网络战部队将于2030年左右组建完毕。

演练模拟频繁,实战应用广泛。2006年以来,美国国土安全部与多个国家合作,先后组织多次代号为“网络风暴”大规模网络战演习。美国还是网络战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在近年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国都曾成功运用计算机病毒、心理威慑和网络封杀等网络战手段。2010年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遭受“震网”蠕虫攻击、2012年火焰病毒攻击,美国和以色列都被认为是幕后的策划者。此外,网络也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推动颜色革命的重要工具。

1.2 其他国家

俄罗斯数学和计算机教育程度高,“黑客”成长土壤肥沃,加之强大的克格勃情报工作班底,使其网络攻防能力异常强劲。2007年4月起,爱沙尼亚几乎所有网络系统都受到大规模有组织的攻击而陷入瘫痪,据称背后就是俄罗斯在掌控,这被认为是第一次国家层面的网络战。2008年俄格网络大战,最后也是以俄罗斯黑客的压倒性优势告终。从军事角度看,格鲁吉亚遭遇的网络战,作为全球第一场与传统军事行动同步的网络攻击,不仅起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恐吓和威慑作用,还为加速战争进程和打赢舆论战产生了推动作用。以色列可能是除美国外网络战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目前已建立有组织健全、编制齐备的网络战部队,2012年伴随着巴以冲突的8天战火,以色列军队和哈马斯开启了历史上第一场社交网络战争,除了推特和facebook以外,甚至将网络战火蔓延到了中国新浪微博。日本于2011年正式成立“网络空间防卫队”,同时研制开发跨国“网络武器”。韩国、印度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开始筹建网络战司令部。欧盟和北约各国也纷纷出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组建网络战部队,并定期举行网络战联合演练等。

2 发展趋势

2.1 作战领域进一步扩张

传统的网络战,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展开的。随着全球网络化的进一步深入,天基信息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也势必成为网络战的主战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陆、海、空、太空、网络空间五维战场中,各种制胜权的取得,已从依靠对空天兵器、作战飞机、坦克等“硬武器”系统优势,逐步转为依靠电磁领域、网络空间的优势。

2.2 网络恐怖主义升级换代

近年来,随着恐怖组织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招募甚至直接策划恐怖袭击,网络恐怖主义也引起各国的充分重视。“网络本·拉登”非常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力量,大力发展和吸纳“独狼”式的恐怖分子。所谓“独狼”,是指没有离开欧美大陆的本土穆斯林居民,在互联网上受到中东地区恐怖组织的影响后,自我演化为恐怖活动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进而发展成为恐怖分子,由于大多采用单打独斗的战术,所以称其为“独狼”。乔治敦大学反恐专家的布鲁斯·霍夫曼指出,这种“独狼”式恐怖分子在网上听取极端宗教势力的布道,他们游离于恐怖组织的指挥链之外,完全凭借着个人喜好和计划试图制造恐怖袭击事件。从2009年胡德堡枪击案、西北航空公司第253号班机炸机未遂事件,到2010年纽约时代广场汽车炸弹未遂事件、2013年波士顿爆炸案、2016年奥兰多血案及俄驻土大使被枪杀等事件,共同的特点就是恐怖分子在实施行动时都采取了“独狼”战术。近年来臭名昭著的(ISIS)更是借助强大的技术支持将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社交网络“玩转”到极致,或是发布血腥照片、视频制造恐慌,或是蛊惑人心、招兵买马,甚至直接策划、指挥恐怖事件。近两年,某些受ISIS网络宣传加入恐怖组织的西方族裔青年,在从伊斯兰国回到自己国家后,也不排除将来会成为新型“独狼”的可能。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ISIS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已经超越基地组织,进入了恐怖组织“2.0时代”。

2.3 攻防技术更新迭加

预计未来,网络攻防技术将在病毒无线注入、病毒破坏、木马窃密和攻击效果反馈等网络攻击方面,以及网络入侵追踪、病毒检测与清除等网络防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物化成大量网络战装备。将研制出能针对目标进行灵活配置、自动实施网络攻击的武器。而能在病毒发作前即做出响应的预先防御技术,将成为网络防御的主要手段。阿拉伯之春中,互联网对组织和动员抗议者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一些国家的政府就采取了暂时关闭互联网的措施。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起,奥巴马政府引导了一项在外国建立独立手机网络的秘密计划:“影子网络”,这些国家的激进分子可以利用这种独立开设的网络与国外联系。

2.4 网络军备竞赛开盘

据称,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有更多的国家正在发展网络战武器,需要阻止一场新的国际军备竞赛,其意图当然在于保持美国自身的领先优势。2009年12月13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已经开始与俄罗斯以及联合国一个军备控制委员会就加强互联网安全以及限制网络空间的军事使用展开谈判。2010年美日两国在网络战方面已经着手组建战略联盟。次年7月美国公布的首个《网络空间行动战略》“把针对盟国的网络攻击同样视为针对美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日本将可能从同美国的联盟中大获益处。这些举措,无疑都会撩拨世界各国的神经,引发新的网络军备竞赛。

3 应对举措

3.1 提高重视程度,筑牢思想防线

网络战具有“平战一体,军民结合”的显著特征,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战争。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离不开军队,也离不开全体网民的积极参与。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就评论说,就网络战而言,中国有中国的打法,美国有美国的打法,只要充分发挥网络战全名战争的特点,中国的“打狗棒”未必打不过美国的“倚天剑”。因此,在我国网民人数居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将网络战纳入国防教育之中,唤起全民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2014年2月,习主席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2016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阐明了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场和主张,明确了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正在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已经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对网络战的现实威胁予以高度的重视,绝不能麻木不仁,甚至视而不见。

3.2 强化法规建设,构建法理屏障

维基解密事件虽然暴露了美军在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漏洞,但是其处置手法显示了在网络信息监管方面的成熟。应对网络战,信息安全是基础,而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保证信息安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因此,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战威胁,我国已经加快立法进程,明确界定网络攻击的非法性、切实加强信息监管,并注重立法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2016年11月《中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发布,除了可以有效维护网络空间的良性秩序,确保国家、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方面,更可以在网络战的法理依据方面取得主动。

3.3 加速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壁垒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将“核高基”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列为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必须要正视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的现实,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研发,彻底改变“开美国的车,走美国的高速公路,停靠美国车站”的局面,突破技术壁垒,不再受制于人。

3.4 加强人才培养,形成拳头力量

网络战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网络战专业力量培养有别于普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对网络战作战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具备全面的信息化素养,懂得如何在网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保取得制信息权。除了针对性地培养精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的专业人员,借助计算机专家以及民间的网络技术爱好者等重要力量,还要重视网络战“全民战争”的特点,切实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

[1]李京春.我国信息安全战略布局的思考.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

[2]张烨.透视外军的网络攻击.解放军报,2011.

[3]董兆辉.影子互联网,让人欢喜让人忧.解放军报,2011.

[4]盖希红, 陈亮.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管窥.解放军报,2011.

猜你喜欢

网络战网络空间国家
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网络战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图片新闻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兰德公司给网络战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