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畏的远征

2017-03-11邢哲魁

户外探险 2017年2期
关键词:山脊雪崩登山者

邢哲魁

马特宏峰海拔4478米,山体呈锥形直插云霄。阿尔卑斯黄金时代的传奇法国登山家加斯顿·里布法特(Gaston Rebuffat)曾经这样讲述:“在我们还年幼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在美术课上画出心中的山峰,在同学的作品中都多多少少地看到了马特宏峰的影子。”马特宏峰除了作为阿尔卑斯地区最著名的自然风景存在,在人类登山史上也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筆。随着1865年人类首登马特宏峰成功,拉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登山运动的序幕,有欧洲三大北壁之称的马特宏峰(Matterhorn,海拔4478米)、大乔拉斯峰(Grandes Jorasses,海拔4208米)和艾格峰(Eiger,海拔3970米)陆续被人类成功登顶,将登山这项曾经只属于少数人的贵族运动推向大众视野。然而,如此著名的山峰,却很少见到中国登山者的身影。

好事多磨

就在马特宏峰人类首登成功150周年之后,中国攀登圈的中坚力量古古(古奇志)踏上前往霞慕尼的旅程,开启了攀登马特宏峰的旅程。古古曾经担任CMDI教练,具有丰富的攀登经验。他曾和澳大利亚攀岩者David Gliddon成功登顶双桥沟大岩壁山峰布达拉,也曾与搭档成功登顶婆缪峰,在2015年又与王二、阿甘、魏广广共同完成了华山南峰大岩壁新路线的攀登。

远征攀登欧洲马特宏峰,这是目前中国登山者中不多见的阿尔卑斯山峰攀登计划。古古经过详细调查,与欧洲当地向导取得联系,决定在6月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马特宏峰的攀登。当然,对于每一次远征攀登,前往异国他乡,都需要一定时间进行适应性训练。古古在抵达霞慕尼之后,没有立即开始马特宏峰攀登,而是进行一些适应性的训练,包括野外攀岩训练、冰川行走训练以及一些初级技术性山峰的攀登。古古几乎每天都前往霞慕尼的登山者之家查看未来一周的天气状况,但似乎马特宏峰对这位中国远道而来的朋友并不友好,阿尔卑斯山区连续出现降雪和恶劣天气,马特宏峰的攀登只能暂且告一段落。

登山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最大的变量无疑是天气因素。有登山者说,登山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古古自前往霞慕尼后,一直受到当地降雪、降雨天气影响,甚至一度因连续下雨,适应性训练也不得不在室内岩馆开展。终于,天气预报显示当地时间6月10日会出现难得一见的好天气,这是自古古到达霞慕尼以来最好的一次登山窗口期,一行人立即前往瑞士小镇采尔马特。古古和搭档在6月9日徒步到达马特宏峰脚下的木屋,当地时间6月10日凌晨2点左右,两人从Hornli Hut出发,开始了此次马特宏峰北壁的攀登。这次的攀登路线是Dani Arnold在2015年4月22日创下的1小时46分速攀马特宏峰的路线。该路线难度达到TD+的级别。

凌晨出门抬头仰望夜空,阿尔卑斯璀璨的星光令古古印象深刻。出发不久,地面已经被积雪覆盖。这是由于近期降水天气造成的大量粉雪,厚约30厘米左右的粉雪覆盖着岩石,完全无法辨别脚踏处的地面情况。随着不断向上行进,山坡的角度越来越大,堆积粉雪带来的隐患也越来越大。这个隐患令所有登山者恐惧——雪崩。在行至全程登顶路线的三分之一处时,经过古古和当地向导沟通,一致认为应该下撤,规避雪崩的风险。此时尚未日出雪崩风险相对较小,如果继续攀登,日出之后粉雪雪崩的可能性将会急剧增加。尽人事听天命,看着近在咫尺的顶峰做出理智的下撤选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时我们已经下撤到了木屋,我看到北壁上发生了雪崩,掏出手机录下了这一幕。虽然雪崩规模不会大到把人掩埋,但如果我们在那里,肯定会被雪崩打下墙。”这是古古在后来通过电话接受采访时所说,他在下山后目睹了一次马特宏峰北壁的雪崩。

有人说登山是一场与上帝掷骰子的游戏,天气的好坏有时是决定一次攀登的最重要因素。尽管所有人都在告诉古古“安全就好”,但此时古古的内心是释怀还是不甘,我们不得而知。目睹了马特宏峰北壁的雪崩,加之回国日期临近,古古对自己的马特宏峰攀登已不太看好。就在大家对这次马特宏峰攀登心灰意冷时,古古深夜的一条朋友圈消息,让人们再度沸腾起来:“终于在即将回国前又出现了3天左右的好天气,当地时间6月23日早晨8:15左右,从东壁至山肩转山脊路线登顶马特宏峰……”

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就在古古回国前几天,突然传来马特宏峰地区会出现短暂的好天气窗口的消息,古古等人立即马不停蹄奔赴采尔马特。通过对路线情况的分析,古古与搭档Claude-Alain决定改变原来北壁的攀登计划。因为北壁路线上糟糕的雪况和连日的高温(海拔4500米的地方刚刚达到0℃),导致攀登风险急剧增高。在常规情况下,海拔4500米的地方应远远低于0℃,而当年一反常态,如此高温会导致雪坡松软,雪崩概率大为增加。经过考察,古古最终选择马特宏峰东壁作为本次攀登的路线。东壁路线上雪况相对较好,尤其是清晨时,雪质相对适合攀登。

古古等人再次回到采尔马特Hornli山脊上的木屋早早收拾妥当休息,和每次登山经历相似,凌晨时分古古和搭档起床开始收拾装备准备出发。这次是古古2016年攀登马特宏峰的最后机会,无论登顶与否这次下山都要回国。

由于2016年夏天阿尔卑斯地区白天天气很热,所以古古和搭档只能在凌晨时间攀登,利用较好的雪况快速登顶,整个雪坡高差800米左右。其间一些短距离混合地形,未设置任何保护。从雪坡之后转到山脊混合路线,开始设置一些保护点,两人采用同时攀登的方式前进。此次的攀登路线,古古选择了东壁转山脊的攀登路线。虽然此次古古的搭档曾经多次登顶过马特宏峰,但是从东壁路线攀登也是第一次。对于古古和搭档而言,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路线难度在D级左右。当地时间早上8点多,古古等人终于顺利登顶马特宏峰。站在顶峰之上,可以眺望到整个瑞士。

俗话说,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古古在经历这么多的等待、适应、挫折、训练之后,终于顺利登顶马特宏峰,之前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问及古古对此次攀登的感受,他如是说:虽然没有能够从北壁上是一个遗憾,但从安全角度来说,也未尝不是幸运的,今年阿尔卑斯山区天气变化太大,雪崩频繁发生,就在我们登顶前几天,霞慕尼的一位老向导又因为雪檐崩塌而丧生。我们在训练和等待这么久之后,终于抓住最后的机会在回国前两天完成攀登,对于这样的天气,真的很不容易。

提名

艾尚峰登山队完成博格达三峰国人首登

时间:2016年11月17~20日

路线:日月之光(南壁—西北壁—西山脊)

难度:TD/5.10/WI3+/65度雪岩混合,技术攀登高差1600米

提名理由

博格达峰位于天山山脉东段,陡峭险峻,气势雄壮,北山体由海拔5445米的主峰、5287米的土耳帕拉提峰和5213米的朱万铁列克峰 (博格达三峰)三个峰尖组成。山体的中、底部基岩裸露,顶部终年冰雪覆盖,悬冰川断崖险要异常。其中,博格达三峰仅有一次登顶记录,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队历时一个多月成功登顶。2010~2013年,国内自由攀登者迪力夏提、康华和李宗利三次攀登三峰西北壁路线,均未能登顶。2016年11月20日16点21分,艾尚峰登山队李渊(默芋)、西风、小杨,完成了博格达三峰的国人首登,整个攀登快速流畅,大本营至登顶仅用时三天,开创了该峰南壁转西北壁再转西山脊的新路线。

猜你喜欢

山脊雪崩登山者
你和我
黄昏
山脊新能源
诱惑
诱惑
诱惑
攀登世界之巅
最干、最冷、最平静的地方
雪崩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