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依法参政的法治化内涵

2017-03-10胡利明

岭南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参政依法治国依法

胡利明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论依法参政的法治化内涵

胡利明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依法参政是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衍生出来的重大法治创新事项,即民主党派根据法律(党章)规定自愿以参政党身份主动接受执政党领导,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法治化治理。依法参政运行“依法”的法治思维,落实“参政”国家事务管理,以接受中共领导为核心内涵,主动自律汇集法治规则内涵,国家治理成为依法治理目标,最后通过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落实主体内涵,全面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步伐,全面提升依法参政的法治化品质。

依法参政;法治化;法治;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建的客观存在,既有执政党的主力领导效用,更有参政党积极参政并且配合执政的支持作用,才能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局面、新景象和新思维。据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各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形成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的法治国家系统。民主党派参政在依法治国的影响下,既全面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又积极发挥参政党的主体能动性,还继续稳定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所以,根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体目标,在法治创新时代特别需要参政党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依法履职参政议政,既主动依法遵循法律规则参政,又真心意愿地法治化参政,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依法参政”法治氛围。其实,依法参政是指民主党派以参政党身份参与治理国家事务,以主动接受执政党领导为核心特征,以主动依法参政为路径,以法治为参政思维,以与其他相关范畴为配套形成科学的参政法治体系,自觉蕴涵诸多法治化内涵要素。

一、依法:依法参政的法治思维内涵

依法参政的事实起点是“依法”,既要坚持法治化立场,又要顺势法治化方向,还要运行法治化思维,更要把握时代背景优质参政。目前,法治是依法治国时代的主体思维,既有“依法”的法治时代背景,又有“四个意识”的法治精髓,还有若干法治性思维或者原理与之契合,形成有特色的依法参政法治化内涵。

(一)依法参政的法治原理。

1.依法参政的程序原理。依法参政属于程序性事项,理应主动遵循程序规则,既需要实体性参政,又需要程序性参政,还需要主动遵循参政的法治程序原理,原因在于程序指明事项的发展方向,这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标志。所以,程序既是现代法治的发展方向,又是现代程序法治价值理念,更是实体生存之来源和前提。[1]可见,依法参政的重点在于“依法”,名义上遵循程序规则的法治意蕴,实质上是程序作用的结果,既有程序的客观存在外观,又有程序规则的具体步骤,重点表达为通过程序显现“依法”的法治思路,形成程序性依法的参政事项,根源于程序法治原理支持,更进一步在于运行法治思维依法参政。

2.“三油”原理的法治机理。依法参政以“依法”起步,“法”是参政根据,“依”是参政遵循规则的行为方式,参政及其衍生出来的权力应定位于国家或者政党权力,理应符合权利、权力的法治原理,才能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例如,法律是权力的“汽油”,权利是权力的“机油”,法治原理是法治社会的“助力油”。[2]可知,依法参政的前置是事先制定国家和政党所要求的“法”,既要有宪法性总纲条款,又要有具体落实执法的具体条款,还要其他配套性法律条款落实保障参政,原因在于依法参政不是简单的“权利”,而是参政党行使参政“权力”,根据法律是权力来源的原理需要提前制定法律准备来源根据,为参政主体提供参政权力的法治规则,以是否符合上述“三油”原理为基本衡量标准。

(二)依法参政的时代思维。

1.法治时代主题背景。法治既是当前时代的主题词,又是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关键词,还是依法参政的时代主题曲。所以,依法参政只能产生于现代法治时代,并且发展成熟于依法治国时代。其实,法治是中国的时代主题,重点集中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法治时代的原始模型。[3]可知,法治时代下的依法参政,契合了依法治国的法治步伐,融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价值,成为“依法”时代的主题背景之一。

2.“四个意识”的法治时代精髓。“四个意识”起源于中国政治社会,发展于中国法治社会,为法治时代创新特色思维。其实,“四个意识”是紧密联系的客观整体,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是事实基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是创新发展意识,既要树立依法参政的政治大局,又要确立依法参政的核心价值观,还要确立依法参政的法治方向和法治基本框架,原因在于:当代中国构建法治国家首要的任务是勾画法治的基本框架、确立法治的基本原则。[4]203据此可知,依法参政的法治框架来源于“四个意识”,这是依法参政的法治时代精髓的重要表达,更是运行依法参政法治思维的重要“政治保障”,突显特色鲜明的法治时代精髓。

(三)依法参政的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规则指引。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法治,法治的核心在于“依法”,依法思维在于法治规则指引,规则有核心精髓“圆心”具体指引依法参政。其实,法治的精髓在于规则,规则的效力主力来源于主动遵守,它的威望在于法的神圣精神。[5]可知,规则是法治的存在载体,效力表现为主动遵守,原因在于法治的神圣性。所以,法的神圣精神源于以个性和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化。[6]13可知,依法参政重点在于“依法”,既要依托于法治规则参政,又要运行法治思维参政议政,还要在法治思维规则指引下落实参政议政,最终汇集于“依法”轨道。

2.法治思维的技术借鉴。依法参政起源于“依法”,既前置性地依托于规则运行,又实质上借鉴法治宏观思维,还类比借鉴依法治国的法治思维参政,原因在于法治思维是现代法治国家治理的主要思路,所以,鉴于依法治国的法治思路,依法参政类比借鉴技术标准“依法”地参政议政,将成为现代法治治理体系的构成部分,这还需要科学的法治原理支持。

由此可见,依法参政是法治化的政治行动,既需要宏观法治背景,又需要法治精神意蕴;既要遵循法治规则参政,又要在法治轨道上参政,还要“依法”地参政,运行法治思维主动配合执政党参政,积极创造参政的“依法”法治形象。所以,依法参政前置重点在“依法”,既要符合科学标准的法治原理,又要顺势时代思维参政,还要运行法治思维参政,以“四个意识”为参政的重要标尺,形成全新的法治化内涵。

二、参政:依法参政的法治行为内涵

(一)行政理念:依法参政的法治行为观念。

1.行政理念思维。依法参政的前置是“依法”,更远的根据是“法律”,而实质本体还是“政”,既有政权建设的大前提,更有行政事务的普遍事项。目前,依法参政的主要任务是参政行政事项,参政党以参政的身份参与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根据行政法治要求运行行政理念思维,既服务于行政事项,又优化行政管理,还处理好依法参政的行政行为。其实,行政理念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行政现实的一种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包括行政意识、行政信念、行政价值观、行政思想等在内的价值观念体系。[7]16可知,依法参政落实到参“政”的本体位置,以协助执政党处理行政事务为己任,既是主要参与者,又是重要的类似于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这迫切需要行政理念思维支持,更要求树立行政观念“参政”。

2.行政观念参政。依法参政本来是参政党与执政党之间处理国家政权的事项,在国家建设新时期一般表现为行政参与事项,具体表达为参政党运行行政观念参政,执政党依行政观念领导参政党参政,核心要素是执政党和参政党都树立行政观念,参政党以行政思维方式参政议政,运行行政思维将间接的行政管理融合于参政过程,表达出清晰的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观念,初期借鉴依法行政的技术规则参政,将来以相对独特的行政方式参政。

(二)权力规制:依法参政的法治行为边界。

1.权力进笼的边界规制。依法参政是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和行政事务的重要活动,依托于国家载体容易产生权力,而权力有任性的天性,这在依法参政方面也不能例外,迫切要求权力进笼主动规制,目的是优化国家权力运行品质。例如,权力进笼原则将权力关进笼子(权力进笼)类似于行政法的限权原则,而党内权力进笼是为了规范限制党内公权力规范有序运行。[8]可知,依法参政既有政治权力的客观存在,又有行政权力的若干体现,作为国家行政权力或者蕴涵行政权力,根据行政法治原理应当主动规制于法律,主动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既保证民主党派高质量地“依法”参政,又力促配合执政党执政,还在合法边界范围内运行权力参政,这些取决于权力进笼的边界规制,有助于提升参政权力的法治品质。

2.参政权力的边界运行。依法参政名义上是政党的参政行为,实质上是运行行政权力,表达为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行政职责,权力具有任性的天性,根据法治要求应当受制于法律边界,权力进笼是规制规则。所以,行政权力运行要符合法治规则,既要主动正态运行,又要划定权力边界,必须在边界范围内依法行政行为。[9]可知,依法参政是参政党履行参政的行政职责,行使参与的行政权力,既要主动接受合法规则的规制,又要保持正向标准参政议政,还要在法律划定的范围内依“法”参政议政,确保受权力边界规制,主动显现参政的法治形象,主动契合依法治国的法治步伐,主动融合依法执政和依法参政,打造清晰透明的法治参政行为边界。

由此可见,依法参政所从事的“工作”是参政,现阶段主要是参与国家行政管理事务,通过配合执政党执政而参政,理应根据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参政,既要树立行政法治行为观念,又要建立权力规制行为边界,还要落实参政行政的行政本职工作,更进一步落实“依法”的参政事务。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参政的法治核心内涵

依法参政是参政党的“主业”,其前提是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法治领导,反过来说,中共领导是依法参政的法治核心,将构建依法领导的核心力量基础。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既有法定的执政地位,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还是依法参政的领导核心,要求民主党派主动配合依法执政。

(一)中国共产党:依法参政的领导核心。

1.中共领导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源在于领导核心,类比依法治国和依法参政同样也需要领导核心,具体表达为中国共产党通过法治方式领导国家事务治理。其实,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处于“龙头”核心地位。[10]104中共领导是依法参政的领导核心,既有法定的领导地位,又有法治领导方式,还有政治领导的本体,将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共同夯实依法参政的法治根基,共同确立依法参政的法治方向,反向表明依法参政离不开作为核心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得力领导。

2.诚信领导的制度权威。中共领导依法参政不是毫无原则的任性领导,而是主动受规制于法治领导,依托于诚信的道德基础,原因在于:诚信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治追求,更是行政法治的严格要求。[11]据此,诚信构建道德和法治类型的制度规则体现制度性权威,进而是中共领导的制度性基础原因。其实,制度既是道德规则,又是道德价值标准,更具有制度性权威。[12]所以,依法参政是执政党诚信领导的结果,既有事实领导的诚信道德基础,又有法治领导的诚信意愿,还有制度性权威领导的大力支持,表明依法参政是主动接受中共领导的必然成果,核心原因在于中共诚信领导出来的制度性权威。

(二)依法参政的法治领导:领导规则和方法技术标准。

1.领导规则技术标准。中共领导依法参政既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又要依托于公开透明的领导规则,还要制定领导规则的技术标准,以公开保证规则公平,以透明促进规则公正,以公开透明要求高端的领导技术规则,这既是依法参政的继续发展,又是中共领导的具体落实。其实,规则的法治本意是“清澈透明”,即必须保证清晰不模糊、明确不抽象和可操作性强不难办,有相对可操作的标准。[13]据此,中共领导不仅是领导的行为或方法,而且是领导的技术规则,既是依法执政的领导力量,又是依法参政的法治核心规则,还是参政议政的领导制度规则。所以,依法参政既要求中国共产党高品质地领导参政党参政,又要求主动按照法治技术标准参政,积极发挥在国家行政管理事务中的参政效用,重点依赖于公开透明的领导技术规则,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依法参政法治化创新内涵。

2.领导方法技术标准。依法治国是法治时代的国家战略,重要特征表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特定的技术标准,并由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依法执政,同时需要各民主党派的密切配合。目前,依法参政是时新事物,技术标准还基本处于缺位状态,既要全面借鉴依法执政的历史经验,更要借鉴依法行政的类似经验,形成有领导特色的参政技术标准,将来极可能成为参政技术的“国家标准”,具体事宜还比较复杂暂且略论。

由此可见,中共领导是依法参政的领导核心动力,既有明确的法定地位和诚信领导的道德基础,又有具体的领导规则和方法的技术标准。所以,中国共产党既是法定的领导力量核心,又是依法执政的核心,还是依法参政的核心领导;不是强制民主党派接受领导,而是积极促进他们主动接受中共领导,促进鼓励他们在主动自律状态中参与国家决策,丰富国家治理的法治内涵,甚至为之贡献法治“洪荒之力”。

四、主动自律:依法参政的法治规则内涵

(一)主动自律的规则特征[14]:依法参政的规则内涵。

1.依法参政的自律追求。依法执政是执政党的本原追求,依法参政也是参政党的自我追求,更是自律力量的主动促进。所以,中国共产党既要采取自律方法依法执政,又要主动促进参政党自律依法参政,彼此之间形成比较和谐的执政与参政的良性秩序状态。其实,依法执政的自律性追求能够衍生出依法参政,甚至能够成为推动力量,重要根源在于自律行为和自律规则,原因在于:自律是主动性追求,在主动积极性下促进自律。[15]据此,依法参政是依法执政的深化发展,属于自律类型的参政范畴,是在自律约束下积极参与行政事务管理,积极体现自律行为特征,形成主动参政的法治意愿提升依法参政的法治品质形象。

2.依法参政的程序规则内涵。依法执政需要主动遵循程序规则,依法参政更需要遵循程序规则,规则是现代法治的内核精神,具体表达为“依法”参政,规则载体为“法”,而“依法”紧密相连、相关和相随程序,属于程序的重要核心概念,反过来说,程序又属于形式规则,依法参政外观上为参政,实质上是依法参政,更实质来说是依程序规则参政,体现程序是依法的重要规则,依法是程序的精神意蕴。所以,依法参政事实上依托于程序性规则,既主动遵循依法程序,又打造程序规则,还在程序运行轨道上突显规则法治内涵。

(二)榜样示范:依法参政的现实例证。

1.榜样治理的范例。依法参政是主动自律的典型成果,既有主动的法治意愿要素支持,又有自律的法治约束机制,还有榜样的具体实例示范,为榜样治理提供例证。其实,榜样是先进典型示范,通过先进自发带动后进模仿从而发挥榜样治理功能。[16]可知,依法参政属于榜样治理的范畴,既有执政党主动执政榜样示范,又有执政党领导依法参政的主动示范,还有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相互榜样示范影响作用,共同形成榜样治理的法治范例,合力增量依法参政的法治规则内涵。

2.榜样教育的柔性方法。榜样治理既是现代治理的创新方式,又是符合主动自律标准的法治教育方法,重点在于比较柔性的教育方法获取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被借鉴于依法参政领域。具体而言,依法参政是民主党派在法治环境中依靠领导示范效用,以相对柔和的方式主动示范教育他者,形成领导即榜样的典型形象,通过领导榜样的教育方法落实和提升依法参政的品质。其实,榜样是一种全面的和最具有感染力的道德教育方法。[17]412可知,依法参政借鉴于类似榜样的方法参政议政,既有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意愿,又有自律成为榜样示范的动力,还有通过榜样无形示范的教育方法落实参政的路径,属于相对柔性的主动自律方法,实质上是榜样成为依法参政的现实例证。

由此可见,依法参政是依法执政下的法治创新,既是依法的程序规则结果,又是参政的具体落实成果,还有主动性意愿和自律性约束的规则特征,通过榜样示范落实,榜样教育成为依法参政的现实例证,体现法治规则内涵,为国家治理提供法治治理内涵。

五、国家治理:依法参政的法治治理内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国家法治治理的重要战略部署,依法参政是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国法治治理的重要治理方式。国家治理在执政党与参政党领域需要依法参政支持法治治理国家事务,既需要政党治理的前置基础,又需要创新国家治理的若干创新要素支持,还需要国家治理的法治规则规制。

(一)政党治理:依法参政的国家治理基础。

1.政党治理的直接根据。依法参政归属于政党的大范畴,任何政党都离不开自我治理,参政党更不能例外,既要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治理,又要根据自己的党章精神治理,还要依据所在国家的宪法治理,主动契合依宪治国的法治步伐,主动融合宪法法治观念,主动遵循执政党的宏观精神,主动形成宪法和党章的总章程观念,原因在于:总章程的观念使宪法一定程序上成为包罗万象的政治宣言。[18]7据此可知,依法参政对执政党和参政党提出具体要求,既需要依据宪法治理,又要尊重宪法观念,还要遵循党章治理,为发挥国家治理功能准备前置要素。

2.法治国家的政党规制。依法参政属于广义政党建设的系列范畴,既要落实执行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又要履职国家治理职务,还要积极参与并协调政党建设。例如,法治国家的建设是与此相适应的政党的建设,就是使政党活动民主化、法治化。[19]429这表明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政党法治化、民主化发展,并且受制于法治规则,让政党权力受制于法律,原因在于:法治国家的开端是让国家统治本身受制于法律规范。[20]90可知,依法参政的基本目标是治理国家,直接推动升级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要求政党法治化发展,主动受制于现代法治规则约束,为优化国家治理准备前置材料。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参政的国家治理标准。

1.国家善治治理:道德衡量标准。依法治国是现代法治的重要途径,直接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参政需要优化升级国家治理现代化,这要求民主党派不是仅仅为了简单的参政目标,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事务,现阶段尤其重视国家行政管理事务,通过完成行政管理完成国家治理任务。例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善治,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活动和治理过程。[21]77所以,依法参政是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措施,既是依法执政的继续发展目标,又追求国家善良治理的法治品质,还丰富扩展依法治国的法治化路径。

2.时空公正:法治价值标准。依法参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落实措施,既要追求国家治理的直接目标,又要主动积极追求法治公正价值,还要打造有参政特色的时空公正观。具体来说,依法参政既要追求全面的完整公正价值,又要相对准时地追求参政的公正价值目标,还要在保证准时公正的前提下的完整公正,全面配套依法执政的具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家治理的法治决策,在时空公正标准要求下“依法”参政议政,形成有特色内涵的参政价值标准。

由此可见,依法参政的直接目标是参政党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实质上落实国家治理目标完成法治治理任务,既依托于政党治理为依法参政提供国家治理基础,又要积极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还要构建依法参政的国家治理标准,共同服务于法治主体内涵。

六、“三个依法”:依法参政的法治主体内涵

依法参政又紧密联系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范畴,是现代法治发展的创新事项,既有法治的抽象原理支持,又有民主党派参政的主动要求,还有执政党善良执政的榜样导向,分别包涵或者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主体内涵要素,重点强调“依法”特征,认真落实“参政”事务。

(一)依法执政:政党主体内涵。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各个民族党派力量或者团体的执政行动,运行法治思维执掌政权,通过各个国家机关或者国家团体的政党运转落实执政目标。其实,依法执政是指特定的个人或者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拥有和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和结果。[22]393可见,依法参政从属于依法执政,不是独立的执政事项,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紧密配套依法执政的辅助力量,既落实依法执政,又创新国家治理紧密契合法治主题,还从事治理国家“业务”,将成为最为重要的政党主体内涵要素。更具体来说,依法参政是民主党派在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根据国家参政的法律规定,主动遵循法定程序依法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具体从事国家事务治理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

(二)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国家(政府)主体内涵。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前提”,依法治国是依法行政的法治准备,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依法参政是上述多要素的“继续发展”和创新动力,这循环表达出依法执政是依法参政的政党主体内涵,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是依法参政的国家(政府)主体内涵。根据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行政的原理,[23]15依法行政将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要素,发挥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理“连接点”功能,既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或举措,又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技术规则。所以,“四个全面”的重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具体重点是依法行政,反过来说依法行政又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成败。[24]可见,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为依法参政提供法治要素支持,既要有正向的积极支持,还要有反向“无法不行政”的消极禁止支持,具体表达为“无法”不“参政”,全面落实科学的法治措施,全面提升依法参政的法治品质,全面增量依法参政的主体内涵。

由此可见,依法参政的主体内涵丰富多样,最核心的内涵主要借鉴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既有执政党和参政党方面的政党主体发挥主力效用,又有依法治国的国家主体发挥国家治理效用,还有依法行政方面的政府主体内涵发挥技术功能。

综上撰论,依法参政是国家社会和政党社会中的法治创新“事项”,既要全面依法推进参政,又要全面紧随“三个依法”的战略事项,还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参政特色标准。所以,法治是中国法治时代发展的主题,既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又要求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紧密支持,还需要创新发展依法参政的积极功能,引导依法参政向法治化方向前行,全面契合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伟设置,全面增量丰富其法治化内涵,全面为将来完善补充依法参政的技术规则留点“时空”。●

[1]胡利明.关于“钓鱼执法”的法治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6,(6).

[2]胡利明.论便衣执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

[3]胡利明.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的法治理念[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

[4]杨昌宇.自由:法治的核心价值[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胡利明.论“两学一做”中的法治理念[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4).

[6]李少伟,王延川.私法文化:价值诉求与制度构造[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7]何颖.行政哲学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

[8]胡利明.论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法治理念[J].新疆社科论坛,2016,(2).

[9]胡利明.论武警执法[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1).

[10]韩震,严育编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法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1]胡利明.论举报执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12]胡利明.自由裁量的道德控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13]胡利明.保安守门的法治价值衡量[J].黄河科学大学学报,2016,(5).

[14]胡利明.论统一多民族的中国特征[J].甘肃理论学刊,2017,(1).

[15]胡利明.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特征[J].理论建设,2016,(2).

[16]胡利明.论民族区域自治的治理内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1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蔡定剑.论道宪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9]严存生.法治的观念与体制——法治国家与政党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0][美]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肖君,黄承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1]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2]卓泽渊.法政治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3]叶必丰.行政行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4]胡利明.地铁安检的法治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6,(1).

(责任编辑:朱海波)

D665

A

1003-7462(2017)04-0081-07

10.13977/j.cnki.lnxk.2017.04.014

猜你喜欢

参政依法治国依法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颜回之乐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