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研究

2017-03-10许长梅

环球市场 2017年20期
关键词:配电网调度调控

许长梅 何 创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研究

许长梅 何 创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网的结构和特性更加复杂,电网调控难度逐渐加大,传统的电网调控已经难以满足安全可靠优质快速供电的要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了更高标准。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提高整个配电网调控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增强工作责任心,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配电网运行管理环境,让安全隐患无处可藏。基于此,文章就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措施

1 保证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的条件

1.1 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机构在配电网的整个系统中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它需要对出现的事故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出现的事故需要如何处理,都是由调控机构做出决定的。当配电网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要想及时地解决好,除了与一些不可控的自然力、人为原因等客观因素有关之外,主要还是取决于调控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业务水平、组织指挥能力。很多突发事故处理得怎么样,就是对调控员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业务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出现了事故,那么就需要调控员做出应急处理,处理的具体情况对于配电网的运行有很大影响,如果处理得比较恰当,那么就能最大程度地化解整个事故带来的损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整个事故严重化,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出现人员伤亡情况,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加强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的业务素质。

1.2 合理的调整和有效的安排配电网的整体运行系统

要不定期地做出相应的合理的调整,对于配电网的设备也要定期的安排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这是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每年的工作都要根据往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相关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将这些事故预防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配电网运行管理当中。要针对网架变化和一些严重故障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工作中的每一个安全细节做出细致化的防范措施,要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当中。

1.3 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做出迅速、灵敏、可靠的自动化措施,保护电力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调控人员可以根据继电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及最小的区域,准确地了解整个电力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而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对于相邻地区的供电影响。

2 配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中的一体化技术分析

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整合了地区电网集中运行监视、控制操作资源,充分发挥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系统在电力事故处理、运行方式调整和应急指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的结合。缩短运行环节,有效整合资源,提升了电网运行实时控制效率,大大提高了电网整体协同控制水平。主要工作方式是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监控和操作分属不同班组,调度与监控合一,一个地区集中只设一个调控中心,按作业半径分设多个运维操作站。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同在调控中心值班,同归调控部门管辖。调控人员负责调度和设备监控、远方遥控操作、状态评价等工作。运维操作站的人员主要负责设备巡视、缺陷处理、检修期间的现场操作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等工作。调度预令下达到运维操作站,正令下达到需要操作的变电站现场。

3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优化途径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有效降低变电运行人员、配网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地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为了提高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自动化水平和电网运行调度的灵活性,以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电网调控的特点为依据,提出以下几点优化设想。

3.1 信息管理分层化

在各个地区的电网中开展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时,由于系统信息定义不统一、信息干扰等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信息数据混乱,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电网故障的位置,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应采取分层管理的方式,将电网中的各类信息分成不同的层次,建立监控信息模板,并制订科学的监控信息管理流程,从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为调度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实行信息分层管理后,能减少信息干扰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有效提升调控工作的效率。

3.2 监控管理合理化

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电压等级选择合理的监控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监控信息的准确度。具体而言,应确定调度和监控工作的范围,基于城市用电电压等级的差异,分别将各个电网的电压等级作为调度的分界点,监控范围的分界点等同于调度分界点;划分信息责任区,其范围应与监控范围相同,承担不同电压等级电网和变电站公用系统的监控业务。

3.3 管理人员集约化

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中,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人员的配置,兼并调度与监控等岗位,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此外,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水平,使其高效完成调控运行管理工作。

当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而对于电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当前的基础上,相关人员还需要加深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方式的研究,从而提升其实际应用效果,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陆文武.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析[J].广西电业,2016,11:34-36.

[2]郝西伟.“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安全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9:469-470.

[3]王晓存,徐岩,段芳.合理调控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效率[J].电子制作,2016,20:100+74.

猜你喜欢

配电网调度调控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如何调控困意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
一场配电网改造的攻坚战——信阳供电公司加快推进配电网改造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