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检验中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7-03-10张立鹏

环球市场 2017年20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水质自动

张立鹏

杭州绿洁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质检验中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张立鹏

杭州绿洁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可有效地确保相关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使得整个水质监测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这也是进行水质监测实验的主要技术和管理方式,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水质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表现在多个环节中。因此,在开展具体的检验工作时需要同时考虑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保障后期环节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质检验中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水质检验;监测;质量控制

1 概述

水质自动监测站是以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专业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水质自动监测仪具有最佳现场使用效果,可以对水质进行自动、连续监测,数据远程自动传输,随时可以查询到监测水域的水质数据,对于解决现行的水质监测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数据采集和传输等问题,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供水工程水质监测断面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实现在水质发生恶化时,仪器自动报警或相应发出水质污染的预警预报,防患于未然,防止水污染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保障安全供水。

2 水质检验中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2.1 样品采集质量控制措施

2.1.1 监测断面的选择。在进行水质监测断面的选取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根据监测对象和前期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重点考虑河流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始终严格按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进程监测工作,同时也要考虑到监测工作的代表性和可控性,所选择的监测断面要全面真实地反应出该区域水质的整体质量。另外,还要遵循一定监测断面的各类原则,例如代表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等。

2.1.2 水质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对水质样品的采集工作时,采集人员必须要全面熟悉水质采集的有关规则,在进行采集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工作以及持有相关行业认可的证书,才可进行对水质样品的采集。另外,在采样结束后,要把所采集的样品根据一定的存放规定进行正确保存,并及时地运送到实验室,在运送的途中,工作人员还要始终防止样品发生变质、损坏等情况,影响水质样品的质量。整个水质样品采集的过程,必须要有明确的交接证明以及手续,管理员在进行检查后,保证样品无误后才能签收登记。

2.2 仪器设备运行质量控制

2.2.1 仪器设备。水质分析过程中,确保相关仪器设备不妨碍最终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校对所需的玻璃器皿与检测仪器等,而校对的条件则是要根据国家已有规范进行。除此之外,在选择和使用仪器过程中同样也必须要以国家的相关规范为重要标准。

2.2.2 标准物。就水质分析工作而言,标准物质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因为标准物质质量的好与否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标准物质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有证的标准物质。若这一环节的难度较大,那么还可借助对比和验证来二次确定量值的精确度与溯源性。而在使用标准物质时则要注意其自身质量,也就是按时核查,避免其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检测结果。

2.3 检测方法与检测环境

2.3.1 检测环境的控制。当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检测仪器质量均达到相关要求后,还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就是水质监测环境。某些检测方法必须要以某种特殊环境为前提条件,如微生物检测必须要在缓冲间或无菌操作的环境中。所以说,水质监测治疗的合理性还必须要依赖于科学的检测环境。

2.3.2 检测方法的选择。所采取的监测方法不同,其最终的检测质量也会出现异同。所以,要想获得更为准确、合理的检测结果,还要选用相应的检测方法。通常情况下,检测过程必须要根据国家已制定的标准完成。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业标准或区域标准。若无特殊情况,水质检测不能采用其他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质量保证

2.4.1 数据处理。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工作时,主要进行对数据的记录整理工作和检查等。其中对于数据的记录整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计量器具的精密度以及准确性,另外对于工作人员由于失误,可能会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要进行注意。同样,对于数据的整理工作,工作人员也要根据一定的数据修约规则进行整理,保证数据处理的有效性。

2.4.2 综合评价质量保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工作时,要充分对监测机构的主要技术水平进行考察,这也是进行水质监测工作的最终环节,是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最终关卡。主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得出综合评价。有效完成对水环境质量定性结论的最终确定。并且根据综合评论进行对水质下一步的防治措施进行选择,是改善水质的先决条件,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根据。

2.5 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规定及试验标准要求的温度、湿度、灰尘、噪声、振动、电压、电流等要求。相邻区域的活动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实验室环境,并形成实验室环境检查记录。各监测人员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监测时,应将环境条件在原始记录中记载。

2.6 人员管理

所有从事监测活动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持证上岗。持有上岗证的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监测工作;未取得上岗证人员只能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总之,进行质量的控制工作是进行水质监测分析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有效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信的重要措施,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张燕.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检验监测模型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

[2]臧天顺.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03:177-178.

[3]李跃奇,李明,王贞珍.水质监测结果合理性检验及纠错[J].水利技术监督,2009,03:7-10.

[4]李国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247-251.

[5]孙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1):62-64.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水质自动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自动捕盗机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