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分析

2017-03-10赖友源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专业

◆赖友源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510650)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分析

◆赖友源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510650)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在电子工程系原来的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声像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型专业。就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校教学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学生实践技能差,学生在学校培养出依赖思想,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差,这些都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理论

0 引言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在电子工程系原来的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声像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形成。目前,在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校重视理论知识讲授,学生实践技能差,学生在学校培养出依赖思想因而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差,这些都是该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1 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

显而易见,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分为多个专业学科,如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等等,这些都是当下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的发展热点,并且在这些方面的人才也是较为匮乏的,社会职业设定上也需要大量的该类人才。这些专业的教学注重的都是实践操作能力,当然理论基础也是必须的,所以在开展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时就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一部分,导致了很多学生虽然具备着相当丰厚的理论知识,但是一到实践操作上的表现往往不尽人意,这是十分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的。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其难度都较大,所以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对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就必须全面体现教师的作用。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其中有很多部分的知识难度都是较大的,离开教师的帮助学生显然很难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并且当前我国教育界正处于一个改革的关键期间,对于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应进行重新的定位。类似电子信息技术这类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同时还需要教师自身具备相当渊博的专业知识,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处于不断地发展中,相关的知识会不断的更新,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及时的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学改革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不小的负担,甚至于教师要完全否定自己先前的教学方法,转而采用新式教学,这些对于教师而言确实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这可以说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来开展,而不是单纯地将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事。从当前情况而言,很多教师对于自己所承担的教学目标显然掌握的还不够明确,而很多高校学生都表示在上课时间结束之后很难再找到任课教师,很多专业问题都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大量的数据表明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2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因材施教

当学生进入到高等学习阶段,学生自身的成长也到了相当的地步,所以个体特征就表现的相当鲜明。而学生这些鲜明的个性显然会带到学习中,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少的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来决定自身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生觉得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自然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够积极,对于学习也会呈现很大的抵触情绪,这些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异性,并且很多教师都会出现这种问题,认为自己所开展的教学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的。现代教育强调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教师自身的要求不可谓不高,因为因材施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更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一点对于高职教师而言难度较大,因为很多教师都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所以想要做到因材施教的首要措施就是教师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争取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2.2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电子信息技术具有相当鲜明的自身特色,所以在教学期间一定要表现出来,展现电子信息课程特色,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对于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其宗旨在于将学生培养为毕业就能立即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适应期。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相当长时间,尤其是在各高职院校中,其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值得肯定的,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从另一方面来讲,职业教育也解决了就业难问题,现代社会只有掌握了专业技术的人才才能获得好的工作,而职业教育的理念恰好符合这一点。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有必要对固定的教材课程安排进行改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改变不同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如操作性要求极高的课程就可以适当的增加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索,而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占据上课时间来进行讲解。一些软件的学习使用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教师做详细的指导,如CAD软件的使用,PS软件的使用等等,这些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而被广泛地使用,是当下主流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形式,这些在教学的时候有必要重点突出。

2.3 加强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上文中提及采用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既然针对不同个体需要使用有差别的方式来进行培养,自然对于个体的评价考核也需要相应进行改变才行,否则是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到知识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也就无从考证。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其原因来自多方面,其一是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古板,严重困扰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如传统的考核模式中侧重的是学生的最终成绩,往往以每个学期末的测试成绩作为该学期内的最终评价,众所周知,一学期的时间长达4个月乃至更久,在这4个月的时间学生的变化之大是难以想象的,仅凭期末测试成绩来断定一切显然过于片面。其二则是因材施教所提出的要求,由于每个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对于其学习的目标也就存在很大的区别,如对于基础知识不稳的学生,其教育方向集中在理论的掌握上,在考核时自然要让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对象,而理论优秀的学生教育方向应集中在增强实践能力,在考核时就应该适当地缩减理论所占据的比例,转而增强实践成果的考验。

3 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提到电子信息技术,自然就联想到计算机技术,这两者可谓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基本上电子信息技术都要以计算机作为平台来实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能够掌握更加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在专业教学中已经将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纳入到日常任务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4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大胆进行全面教学改革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的基本素质,继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可以说教育是推动民族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国相当重视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教育应当结合时下的发展理念来开展,即可持续发展。想要保证这一点,教育就必须进行改革,单就电子信息技术教育改革而言,就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同时让该专业教育更加的职业化,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很好的在教育中体现出来。此外,可持续发展可以针对社会国家而言,也可以针对学生个人而言,学生在结束学校学习之后,终将进入到社会中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可持续发展支配下的教育就致力于帮助学生在社会中适应得更快,同时能够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出更加突出的成就,这样既奉献了社会,也成就了学生个人,可谓双赢。

5 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教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注定了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想电子信息技术这类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教学而言,对于教师自身水平要求是相当之高的,这点在前文中有一定的论述,下面就增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5.1 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些年轻的教师的教学经验自然是无法和老教师相比的,所以其教学质量有所不足也是可以谅解的,但是绝不允许同样的错误长期存在,青年教师可以说是未来教育界的主力,经验不足需要时间积累,而个人教学能力确实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的。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组织教师定期的进行培训,由一些经验丰富,教学风格稳重的老教师来传授经验。同事青年教师也是最能接受教育改革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这方面首先要具备权威的水平才行,所以培训的重点必须包括实践。

5.2 聘请兼专业教师

积极从产学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聘请兼专业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即使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如何全面,在工作运用中仍会有不小的出入,所以很多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都会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聘请企业中的专业人才来为学生上课。这些兼职专业教师基本上奋斗在相关产业的第一线,具备这相当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在理论基础上无法和校内教师相比,但是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上显然是不二人选。

6 加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需要专业设备支持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配套了相关的实验室,方便学生实践操作使用。但是设备的专业与否将直接决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成效。所以院校一定要保证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先进性,仍有不少的院校使用的设备过于陈旧,甚至是一些已经被淘汰的设备。固然,建立专业化的实验室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投入,并且还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管理和维修,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学校建立专业实验室方便学生的实践所收获的益处要远远大于成本投入。为了长远考虑,保证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还将加大对试点专业的资金投人,增加和更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

7 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高职阶段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其职业特点十分鲜明。在这种背景要求之下,对于高职教育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对象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更是在专业课程和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电子信息技术势必会发展得越来越庞大,就目前的趋势而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进程的关键所在。未来所占据的比例可想而知,各个高职院校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须予以高度的重视,须知教育改革的目的不仅是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是极大地解决当前社会就业难的问题。

[1]魏来.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求知导刊,2016.

[2]付嘉乐.关于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技术工程专业发展的思考[J].工业c,2015.

[3]张丽红.以实践和创新为导向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6.

[4]闫海煜.小议高职院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教改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5.

[5]胡伟.分析高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J].教师,201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高职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