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人的死亡,一座城的盛宴

2017-03-10亦兰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德

亦兰

摘 要:《老妇还乡》作为迪伦马特举足轻重的一篇悲喜剧是具有非比寻常的戏剧张力的。从戏剧的叙述手法上作者应用了陌生化的间离效应,怪诞的叙述手法把戏剧与观众的距离拉开,让观众跳出剧情理智地评析这部戏剧。情节设置离奇,怪诞又颇有新意;主体人物丰满,具备自身的复杂性格,人物的心理也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关键词:迪伦马特;老妇还乡;悲喜剧;怪诞;道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1

《老妇还乡》作为迪伦马特举足轻重的一篇悲喜剧是具有非比寻常的戏剧张力的。从戏剧的叙述手法上作者应用了陌生化的间离效应,怪诞的叙述手法把戏剧与观众的距离拉开,让观众跳出剧情理智地评析这部戏剧。情节设置离奇,怪诞又颇有新意;主体人物丰满,具备自身的复杂性格,人物的心理也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伊尔作为这部戏剧的主人公颇经历了一番性格、心理的转变,从起初的想要谄媚克莱尔以获得金钱以及利益到面对克莱尔的审判惶惑、恐惧想要逃离到最后淡定地接受居伦人的审判,接受死亡他的内心变化不可谓不大。但在变化的同时,伊尔作为被审判者的位置也有所变化,在居伦人逼他自杀并最终杀死他的过程中他从道德上的被审判人实际上变成了审判全市人的审判人。而全市的居伦人也从无辜的旁观者变成了罪犯,他们共同谋杀了伊尔。在戏剧幽默怪诞的语言下,喜剧的表面下是作者对人价值观、良心的拷问。

起初伊尔为了金钱,为了和商店老板的女儿结婚背叛自己的恋人克莱尔并诬陷她与别人有染,把克莱尔逼得走投无路,离开了居伦,成为妓女,他们的女儿也在出生一年后去世了。而克莱尔回到居伦后要求市民杀死伊尔,还她公正则把伊尔变成了受害者。市民给伊尔施加的一切心理压力,以及最终伊尔的死看似是克莱尔成功逼死了受害者伊尔,实则把克莱尔和市民一起送上了道德的审判台,他们的手上沾满了伊尔的血。

1、伊尔的罪行

多年前伊尔逼走了克莱尔,而当克莱尔回到居伦,面对克莱尔的指控时伊尔却完全避开自己这桩罪孽,顾左右而言他,满心以为克莱尔真的是回来捐赠叙旧的。伊尔这么多年一直以为,这件事过去了不会有人再追究,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大家都应该朝前走,生活应该要继续。可他殊不知,虽然克莱尔成了最富裕的女人,可当年这件事给她造成的伤害一直贯穿着她整个人生,使她成为了今天的自己,也把她从一个善良无知的少女变成了今天残忍地想要“买凶”杀人的凶手,克莱尔说过:“这个世界曾经把我变成一个娼妓,现在我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妓院。“她就是要让整个居伦人在十亿的诱惑下和她一起变成凶手。而造成她成为今天的她的,正是伊尔所谓的陈年往事,所谓应该过去的事情。这一切是伊尔犯下的罪孽,一切已经不能挽回,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2、伊尔作为受害者的心态转变

起初伊尔并不相信市民会真的为了十亿将他处死,他还自信地跟儿子说:“整个居伦城都站在我这边。“然而在市民不断地提前消费,吃穿用的东西越来越不符合他们的经济水平时,伊尔才猛醒,自己已经陷入了危险,他起先向警察寻求保护,警察一边穿着新鞋,喝着更好的啤酒,镶了金牙,一边和伊尔说他无法逮捕克莱尔,并且居伦市民也不可能出卖伊尔。要任用他的市长也是同样的言论,牧师虽不同,让他逃跑,而说的话也是“不要诱惑我们”,仿佛伊尔的存在已经是他们犯罪的诱因。伊尔到车站准备逃跑,然而口口声声祝福着伊尔好走的居伦人,这些曾经的邻居朋友却将他团团围住,无法逃脱。

重新回到家里,他把自己关在房间,然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再次出现在场景中时伊尔淡然了,他配合记者们拍了几张预示自己死亡的照片,招呼客人。他终于承认了自己对克莱尔的伤害,他认识到了当年自己所犯的错误才是今天一切悲剧的源头,他不愿再抗争。此后他和背叛他的家人一起兜风,仿佛忘记了这一切。

伊尔固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对克莱尔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把克莱尔变成了今天的克莱尔,然而他就该死吗?况且居伦人真的是为了给克莱尔一个公道要杀死伊尔吗?并不是,居伦人是为了钱,为了富裕的生活,谋杀了伊尔。这时伊尔就从当年的罪犯变成了受害者,而他坚持不自杀,居伦人就必须杀死他才能得到那笔钱,他由此把全城人变成了凶手。这时他接受死亡的态度使他在道德上不再是被审判者,而是全城人利欲熏心的杀戮的审判者。他要让全城人为他的死手上沾满鲜血,让他们想起他时良心也不再好过。

伊尔不是没想过要自杀,当他发现自己无法逃跑,全城人都要追杀他时,他躲在自己家里,很可能想过自杀。但他为什么没有选择自杀?是他怕死吗?他已经坦然接受死亡了,等着城里人杀死他,然而他不会选择自杀,他欠克莱尔的,他认为自己还克莱尔一条命并不算什么,但他完全不想就这样被全城人逼死,让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那些不义之财,然后轻飘飘地一笔带过。他要在市民大会上,在全城人审判他的场合,用他的死,对全城人的自私、贪婪、无耻和嗜血进行宣判。

结语:

《老妇还乡》展现了二战过后人们凋敝,穷困的生活,但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的物化极其严重,人们为了金钱可以不顾一切,为了富裕的生活可以牺牲他人的性命。作品中运用了大量讽刺,象征,戏拟等修辞手法,用幽默的语言诉说了这个悲喜剧。本文剖析了伊尔作为施暴者所犯下的罪行以及他作为受害者的心理变化,以及从公职人员到神职人员再到伊尔的家人对伊尔的逼迫和背叛。伊尔的死全城人都要负责任,这也是伊尔不自杀的原因,他就是要反转到审判者的角度对全城人的罪行进行审判。但归根结底,居伦人还是享受到了他们期望的富裕生活,他们并没有因伊尔的死而过分内疚,因为这本就是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人可以作为物质的奴隶在世界上游走。这也是这部戏剧的警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Friedrich Dürrenmatt ?Der Besuch der alen Dame“.

[2]迪倫马特:《老妇还乡》 叶廷芳译.

[3]Friedrich Dürrenmatt ?Theaterprobleme“.

[4]韩瑞祥:悲剧性的东西就是从喜剧中产生出来的 迪伦马特的喜剧《老妇还乡》的审美现代性.

[5]李昌珂:弗 迪伦马特 喜剧的美学、哲学、思辩和艺术.

[6]叶廷芳:含泪的笑--论迪伦马特的戏剧美学特征.

[7]刘再复:论悲喜剧性格的二重组合 兼谈崇高与滑稽.

[8]侯琳 2014 生命的承重——剧评戏剧《老妇还乡》,艺术教育 2014年12期.

猜你喜欢

道德
道德声明
道德声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道德的生命力
强化道德建设
论道德榜样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