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排里的卡拉胶

2017-03-10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香辛料卡拉胶配料表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篇澳洲肉类市场存在“合成牛排”的文章,文中提到碎肉通过卡拉胶的黏合可以变成拼接牛排来出售。卡拉胶是什么?如何分辨原切牛排和拼接牛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牛排里的卡拉胶吧。

牛排里放卡拉胶是起什么作用的?是化学合成的还

是从食物中提取的?

A:正统的原切牛排一般是牛里脊部位。一头牛只有两条里脊,其形状是圆柱形的,横切面符合牛排的圆形,一般只能做30多块牛排,因此数量不多,价格较贵。原切牛排是用牛的生鲜原料,国家标准规定是不能放卡拉胶的。

现在市场里放卡拉胶的不是生鲜牛肉,而是属于速冻调理肉制品所谓的“合成牛排”一类,按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是允许用卡拉胶的。“合成牛排”是用形状不一的条块状牛肉加上卡拉胶等添加剂黏合,再充填到圆柱状的塑料膜中冷冻,冷冻后加以橫切包装,能做较多规格形状统一的类似原切牛排产品,一般价格也较便宜。卡拉胶在制作“合成牛排”时主要起黏合胶凝作用。

卡拉胶不是化学合成产品,而是从天然海洋红藻(包括角叉菜属、麒麟菜属、杉藻属及沙菜属等)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形成凝胶和高黏度的特性,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在食品加工中,起到增稠、胶凝等作用。

牛排中还会有哪些添加剂?在购买牛排时应注意

哪些信息?

A:正统的原切牛排不会有添加剂,而“合成牛排”除了卡拉胶外,还可能加黄原胶作为黏接剂,加入焦磷酸钠等磷酸盐提高制品的保水性及成品率,加入转谷氨酰胺酶提高凝胶质量,改善肉质的弹性、切片性和出品率,还会加些淀粉、香辛料和调味剂等。在购买牛排时应注意包装的标签和标注,尤其要看产品类别、配料表、生产厂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还要看价格、保存条件等信息。

如何区分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A:首先可看牛排的产品品名、类别、配料表等包装标签。原切生鲜牛排品名可以直称牛排,是属于生鲜牛肉类别,包装标签上不会有卡拉胶等添加剂的名称。而“合成牛排”品名往往冠以“黑椒牛排”、“沙律牛排”等花样繁多的名称,产品类别往往标注为“速冻菜肴制品”、“速冻调理肉制品”,最明显的是配料表上有卡拉胶等较多添加剂名称,这说明它不是原切牛排。

此外,还有可以通过感官来辨別,原切牛排具有生鲜牛肉应有的气味,牛肉颜色鲜红有光泽,纤维组织有弹性且连接紧密;而合成牛排往往可闻到有香辛料的气味,颜色较暗而不统一,纤维组织纹理也有拼接的痕迹,可看出不自然的地方。

卡拉胶还会在哪些食品中出现,食用后会对人体

产生哪些影响?食用过多会不会在人体中蓄积?

A: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卡拉胶可以用在稀奶油、黄油、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等)、生干面制品、其他糖和糖浆(如红糖、冰片糖等)、婴幼儿配方食品、香辛料、果蔬汁等8类食品中,也可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在其他各种食品中,但是生鲜肉、新鲜果蔬、鲜乳等生鲜食品原料除外。

目前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卡拉胶用于食品添加是安全的,在合理剂量内不会产生人体健康问题。人体对卡拉胶的吸收率很低,不易消化,食用过多也不会在人体中蓄积,是一种“穿肠而过”的食品添加剂。但是吃多了肯定会对肠胃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会妨碍人体对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所以国家规定是“适量添加”。

尽管安全测试表明其毒性低,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不允许卡拉胶添加入较小婴儿的配方食品中,但允许卡拉胶作为增稠剂用在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中(使用限量为0.3g/L);美国FDA则认为卡拉胶能减少配方食品中的油脂分离,使营养更均衡,因而批准卡拉胶用在婴儿食品中。我国也允许卡拉胶添加在婴儿配方食品中,使用限量也为0.3g/L。

猜你喜欢

香辛料卡拉胶配料表
卡拉胶多糖的分子修饰:卡拉胶酶和硫酸化酶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卡拉胶?
卡拉胶酶的来源、性质、结构与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的菌
粒径对熟制风味龙虾中香辛料品质的影响
食品配料表,你怎么看?
香辛料识别中电子鼻采集及算法研究
食物的秘密都在配料表
复配香辛料精油对常温猪肉的保鲜效果
美国FDA即将公布香辛料的风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