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方式

2017-03-09韩先文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行车训练方式

韩先文

中图分类号:G8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本文旨在确定切实可行的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方式,引导运动员正确掌握运动技术动作,逐步提升运动成绩,做好自行车运动员力量素质锻炼,全面保证运动的适用性。在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需要做好运动员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力量训练,引导运动员有正确的姿势,并提高速度和力量,尤其是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的提升,就要激发爆发力力量,提升速度力量,做好力量耐力以及腰背肌的训练。

关键词 自行车 运动力量素质 训练原则 训练方式

运动员成绩往往和自身力量能量有着直接关系,而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的提升,就要加强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锻炼,正确理解运动员存在的偏差,从力量训练的概念出发,做好运动员腹部以及臀部等的有效训练,并做好运动员关键部位的有效锻炼,实现身体整体运动的有效协调。长期以来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質的训练方式始终是体育教练高度重视的一个焦点,因此本文对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方式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有助于自动车的有效运动,在典型周期性运动中,不断提升运动员整体身体素质,做好呼吸的调控,尽可能的结合运动比赛的不同比赛时间,确定比赛的强度,实现运动员和谐运动,有效维持身体需要的能量,做好运动员比赛能量的有效供给。而自行车运动过程,就要做好运动员有氧能力的综合性评价管理,同时不断提升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有效应用。自行车运动员氧气的摄入阶段,结合身体高强度运动的需求量,进而做好能源物质的有效释放。基于较短时间的运动员高强度运动时,需要做好机体无氧代谢管理。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同时也要做好运动员骑行速度的控制,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敏捷度,做好蹬踏动作的交替进行,以至于运动员的运动比赛中,不断提高专项力量水平,做好日常的有效性训练,实现劳逸结合的训练。

因此自行车运动素质训练的过程,做好灵巧性练习,不断改善肌肉的协调性,提高运动的适用性,做好下肢肌的调节锻炼,在骑行肌肉耐力的训练过程,在关键部位的训练拉伸过程,做好腰背部力量的调控管理,避免出现消极训练,同时也要做好力量训练管理,逐步提升运动员整体运动成绩,实现大规模化的训练运动工作。

二、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现状

现如今自行车运动力量训练过程,不仅仅缺乏运动器材,同时也缺乏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力量训练偏差相对较大。器材训练的单一不可避免的带给人们乏味无趣的享受,同时运动员积极性不断降低,运动员参与性也在逐步降低,而自行车运动器材的不断投入和发展,就要尽可能的做好设备完善工作,加强基础训练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运动员整体力量训练,做好运动员器材的整体训练和管理。关于理论性的研究而言,就要做好理论实践性的分析,尽可能的加强运动训练的有效性训练和管理,而科学体能训练方法的进行,需要做好专项力量的有效训练,突出训练的灵活性。但是当前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缺乏理论知识的有效延伸,同时自行车运动力量训练效果不突出。在力量训练的过程,就要做好运动有效性训练和管理,而力量训练的同时,有着形式化的训练,处于走马观花的训练模式,训练方法比较简单,缺乏科学性训练。

三、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的对策

如何做好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工作,始终是我国自行车项目科学研究中心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是众多体育教练不断实践的一个问题。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认为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更要加强理论实践性的结合,不断完善运动器材,做好专业运动训练法的有效性训练和管理,结合间歇性的训练过程,逐步提升整体训练效果。

关于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尽可能的加强运动员认知的有效理解,做好运动员理论实践性的分析和管理,基于理论实践性的探讨环节,不断提升运动员整体运动效果,运动器材的完善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兴趣,结合多样化的运动器材完善过程,促进多样化的发展和管理,在传统训练过程,融合站立式的骑行管理,进而实现踩踏频率的有效组合和应用,以至于运动员可选性逐步增加,有着较强的积极性。专业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结合运动赛程的有效制定和管理,在运动过程结合踏蹬运动的形式,加强下肢肌肉的协调性收缩管理,在交替发力的过程,提升踏蹬力量,以至于运动员整体训练质量不断提高。

因此,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就要加深理论实践性分析,总结出专业性以及有效性的运动训练方法,确定切实可行的骑行计划,并做好运动员的营养搭配。

四、结语

总而言之,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的有效性训练环节,就要加强自行车运动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分析当前自行车运动力量训练的缺点,明确科学性的训练方法,加强自行车运动训练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在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也要结合负荷量的大小和强度的大小,合理调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选择最佳状态的竞技状态,积极的摄入膳食营养,合理安排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并做好能量的交换,提高运动员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伊.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原理与方法研究综述[J].德州学院学报.2009.04:103-106.

[2] 朱成武.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训练原理和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16-17.

猜你喜欢

自行车训练方式
激发小学足球训练兴趣之我见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科学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