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017-03-09何星敏

环球市场 2017年12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海绵雨水

何星敏

黑龙江源星源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何星敏

黑龙江源星源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设计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将能提高风景园林规划的水平,加强对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于一体的“海绵城市”的促进作用。所以,相关工程设计师在进行工程设计,尤其是城市化建设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海绵城市理论,并高度重视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每个环节,以便于将海绵城市理论高效的融合到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每个环节,进而实现更加舒适、安全以及节能生活空间的创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1 海绵城市的理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特点是能吸收,能渗透,能涵养,能净化,能释放。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传统城市中,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坚持快速排除与末端集中控制相结合的理念,使径流雨水通过管渠、泵站等设施进行排放,对市政雨水管网设施、排涝设施造成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由于径流雨水夹杂大量污染物质,不仅会严重污染排放区域的水环境,而且还会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基于这一现状,海绵城市理论得以形成与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海绵城市强调低影响、高效率雨水系统的构建,通过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促使径流雨水良性循环,维持城市“海绵”功能,提高城市对雨水的渗透能力、净化能力、调蓄能力和利用能力,减轻对市政设施的压力。海绵城市必须体现雨水积存、渗透、净化的自然性、生态性,所以在城市规划中既要考虑绿色化、生态化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兼顾与传统设施的有效衔接,形成全过程的雨水管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水排放模式,以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保护水环境质量、缓解城市暴雨内涝等目标。

2 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的关系

风景园林规划(Landscapeecologicalplanning)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其核心作用是判别、保护和维护各种自然生态不受破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建立有利于补偿受损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优势景观格局。风景园林规划为人们提供了城市生活所必须的绿色活动场地,有利于降低城市的烟尘、噪音、温室气体等,还能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氧气、水分和适合人类居住与休闲的环境。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的合理规划非常重要。

3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3.1 风景园林水景规划

整体而言,风景园林景观的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园林绿地中的河道、人工湖等水景将雨水储存。但是以往的实际园林水景规划中,规划人员往往忽略园林水景中水池池壁的透水性,而将池底固化,使雨水因水池封闭导致换水难度增加,进而导致雨水变成废水且无法更换与渗透,最终导致水池中的水难以实现循环利用,即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又增加了废水量。所以必须对风景园林水景进行更行之有效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规划设时,风景园林水景规划人员要提前到水景现场,进行不同时期降雨量、水景实际地形等情况调查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水景区内的低洼地的进行规划,实现雨水在低洼处的汇集,以达到园林水面形成的规划及建设目的。第二,进行规划时,要保持水景区水岸和水底的渗水功能,并且还要根据雨水降雨量及水池蓄水量等雨水数据信息来构建人工湿地和生态河岸,以实现风景园林水景净化功能的提升。

3.2 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规划

第一,整体而言,规划人员应先对公园建筑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和降雨等自然因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然后根据了解的地形地貌实际情况,构建雨水收集系统。第二,对于雨季期间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的规划,规划人员可以将雨水收集到建筑内的暗渠,即将降落在建筑各处的雨水,引入环形的滤水槽中,利用滤水槽内的砾石将雨水过滤,待雨水被过滤成可使用的干净水后便直接存入蓄水池,以实现风景园林公园建筑物内的雨水收集及充分利用。

3.3 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不能过多地对自然形成的地形起伏等进行改变,设计工程师可以结合它们的走向以及深度等基本信息,灵活地将这些天然形成的凹陷处设计成蓄水池或者排水的隐形区域以及通道。打个比方来说,在公园林地规划设计中,会存在大面积的绿地,设计工程师应该对林木的根系分布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规划设计集水坑塘,并围绕着集水坑塘来实现对灌木、乔木以及草地等植被的合理配置。

在风景园林绿地规划中,应该对地下管网以及排水口的位置进行准确把握,并结合景观设计布置凹地的流水通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排水需求,同时还能让绿地起伏多变,从而增加景观设计的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风景园林规划中,选用植被的种类、人工湿地等都会对水质的净化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相关设计工程师要对以上问题引起重视。

3.4 风景园林规划

第一,规划人员要适当降低道路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可根据环状路网设计原理来实现风景园林道路面积的降低,如可将直线路形替换成曲线等路形,同时还要保证间隔绿化带设计面积与排水需求的相适应。第二,用分散性高、连续性高和密度性高的绿化植被替换道路两旁排列整齐的树木。第三,进行风景园林路面规划时,其材料也要遵循海绵城市理论选择和应用,一般要求选择质量好、性能齐全、渗透好的路面材料,以实现风景园林雨水水质、雨水消纳和雨水径流量等功能的完善。第四,进行路面嵌草、铺装草皮砖规划及施工时,要在路面中留下空隙,以此用来填充草皮和地被植物,并且保证路面的孔隙率达20%~50%,以实现路面与与植被的紧密结合。

3.5 雨水收集系统

针对现存地形条件和景观需求设计3种形式各异的绿地生态水渠:对截洪沟改造利用,使之成为收集、存储、过滤3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在山坳设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式采集通道。不同位置及不同使用功能场地在设置渗滤沟时,同样采取不同形式:园路因行人较多,雨水受一定程度污染,渗滤沟需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硬质广场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设计时需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停车场应在植草砖停车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尽可能让雨水下渗,并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另外,渗透性铺装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能够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通过渗透性铺装,可以将雨水下渗实现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在85%左右,同时提高了绿化带土壤保水量,降低绿化用水量。

3.6 人工湿地的规划设计

保护自然湿地以及建设人工湿地,是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同时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及改善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举例来说,过去曾有人在自然湿地周围进行生猪养殖,并把粪便排入到湿地中,以期能增加湿地水藻营养度来提高鱼的产量,但是这种方式导致的最终后果就是当地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甚至会影响到候鸟迁徙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当地政府对该自然湿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原来的养猪场用休闲旅游胜地来取代,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调节削污作用,不仅让水里原有的营养得以保留,同时还滋养了当地的水产以及水生植物,大大提升了鱼的品质,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总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深入,而对风景园林生态学的研究也逐步完善,在风景园林规划中,融入海绵城市理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

[1]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3:128-131.

[2]张岚岚.浅谈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246.

[3]谢雯,阎瑾.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建设评析[J].价值工程,2015,28:11-13. [4]苏常红,傅伯杰.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J].自然杂志.2012(05)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海绵是植物吗?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