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制县域内建设绿色建设类项目环评探究

2017-03-09李文婷

环球市场 2017年12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总量建设项目

李文婷

乌鲁木齐县规划建设局

编制县域内建设绿色建设类项目环评探究

李文婷

乌鲁木齐县规划建设局

当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展开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基本环节和要点的研讨,形成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的支撑,从而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环评工作,为编制其他类别的环评报告扎实基础,在此分享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实际工作经验。基于此,文章就编制县域内建设绿色建设类项目环评进行分析。

县域内建设;绿色建设类项目;环评编制

1.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基本内容

1.1 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应该包含最基本的情况,并要以尽可能简洁而翔实的语言对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力争信息不出现遗漏和错误。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应该包括项目规模、项目功能、配套设施变电站、垃圾房、应急避难所、车库、发电室、项目位置等诸多信息要对项目周边建筑物有准确的表述。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还应该对周边的环境敏感区域和生态重点区域加以标注并说明保护等级、敏感区规模、生态区大小对距离、高程、气候、生态等各要素有较为准确的说明。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应该重点对项目水体和周边水系进行说明要对水系的宽度、深度、流速、流向、流量进行说明并附上水系在运输、灌溉、泄洪、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定位。在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敏感区域和重要地点进行全面的现场调查,将经过细致核实的资料和现场照片以附图和附件的形式添加到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材料中。

1.2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中应该对工业项目的工艺和流程有着全面的掌握通过对生产、运输、流程的了解形成对污染物产生情况的全面控制特别对污染物浓度、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方式等主要过程加以说明,以利于项目建设中对污染的控制。对于非工业生产项目,应该对用水量和排水量进行控制要在废水量、处理方式、污染物浓度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标注。对于建设项目中敏感点和重点区域应该做好水资源、空气、噪音方面的控制措施并在环评中予以重点标注。

2.编制建设绿色建筑类项目环评措施

2.1 版面问题及图件附件要求

从目前评审和审批来看,绿色建筑项目对图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体现在报告中必须附有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发展区域规划图,其次项目平面布局图中要明确标出拟建项目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距离等。附件方面:附项目供暖协议、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规划许可证、项目用地批准书、发改委和经贸委等立项批复文件等。2资料收集或调查方面经验(1)城市区域规划图件必须收集(项目建设场地性质的变更越来越频繁,一些原有工业用地由于企业的搬迁或转产等,逐渐转变为居住或其它用地,在不加调查、处置的情况下,过去的工业用地,特别是存在污染的工业用地在转变为居住地时,其功能和规划发生变化,因此存在着潜在的环境影响,可能会对未来居住人群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2)评价的内容、性质。(3)立面图、总平面图、效果图等最好附在报告中、平面布局图、卫星图、现场勘察图、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城市发展规划或区域发展规划图等必须图件。(4)经济技术指标: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2002年修正)中的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居住区和单位的绿地率不得低于35%。(5)供热公司以及供热负荷及协议。注意空调供热时要考虑夏季供冷的负荷以及排水。地下水源热泵要考虑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负荷,以及地下水源热泵所带来的环境影响。(6)所在区域所依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情况以及可依托性。(例如城市下水管网、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等)。

2.2 总量控制

为进一步规范“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核算工作,很多地方按国家环保部细则编制了地区核算细则,如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制定了《本市“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沪环保评[2012]409号)。根据新要求,目前环评文件中总量控制章节需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简述国家和上海市的总量控制相关要求;其次明确项目废水、废气排放种类,以及应列入总量控制范畴的污染物名称;再次概述本项目拟采取的提高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等措施;然后填写项目总量控制指标统计表,明确本项目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新增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本项目实施后总项目(现有项目与本次新实施的项目合计)最终新增的污染物总量;最后明确项目平衡总量指标来源。

2.3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在环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和《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复查,风险章节进行回顾分析、进行全过程评价,并加强预案联动性,加强涉及风险内容专章(专节)的编写规范性。

2.4 施工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建设项目对周边的影响主要包括噪声、废气、污水和固体废物等。在影响分析时,应按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和施工区域的划分说明施工内容、施工方式、施工器具、工程量(如土方量平衡)、施工周期及计划进度;提出减缓措施时除考虑污废水(泥浆水、生活污水)、废气(扬尘、排放废气)、噪声(各类施工噪声)、固体废物(渣土、废物料及生活类垃圾)外,还应分析施工顺序、施工节点等内容,这方面的优化同样可以减轻环境影响;道路项目建设时慎提“隔音屏障”、全封闭式运输等;土建项目是否使用“商品混凝土”应视具体情况;应注意“禁止夜间施工”措施的适用范围,不是任何项目所必须提出的措施。

总而言之,完善公众参与工作与重视报告中编制内容与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内容的相符性是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

[1]侯可斌,李卫波,李楠,邱大庆.新时期现有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思考[J].环保科技,2016,02:34-37.

[2]蒋勇翔.谈环评实际工作中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5,01:23-25.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总量建设项目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