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2017-03-09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第二小学孙振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现代化计算机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第二小学 孙振华

一、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机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将导致中小学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使基础教育的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变得更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扩展了教学领域,而且使传统的教育理论、课程结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过程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教学过程的支柱和动力。但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中,认为教师决定着教学方向和内容,掌握着教学进程、方法和结果,尤为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虽然也指出要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学生更多的被摆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因为教学过程就成了一个以“教”主导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地位从传统的教学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师与学生构成一种伙伴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因此,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

教师的角色已由“奏者”向“伴奏者”转换,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纵深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将会有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对学生学习的监控、评估的指导作用加强。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或课程,合理调动、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将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讲课上。二是教师将成为参与课程及软件开发的主要成员。课程软件的质量及适应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应是课件开发设计的人员,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在教学一线实施教学,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学经验,通过他们来设计制作课程软件,则针对性强、适应性广、教学效果好。

二、普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给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我们只有抢占了这个制高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伟大成就的每一桩每一件,不是直接就是间接与计算机有关。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使人类在迈向新世纪时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计算机跟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现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并驾齐驱的第三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计算机真正成为了“人类通用智力工具”;计算机文化已如灿烂朝阳,照亮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

为了加速经济腾飞和民族复兴,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现代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教育部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写入了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了“十二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这无疑对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才的培养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因为,“如果2亿学生没有受到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一句空话。”

首先,要防止信息设备空置不用。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尽量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多使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大家知道,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不比古董,即使不用、原封不动地放在机房,几年后照样变成为一堆过时的废物,变成“泡沫经济”。据此,学校要采取鼓励性、开放性的措施,让师生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

其次,要防止滥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自由,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如果一味地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只是将电脑作为“电灌”的工具,不仅难以发挥新技术的特长,还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

要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现代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这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可靠保证。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是靠人“驾驭”的,技术再先进,但人的素质跟不上去,仍然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信息技术使用者的信息素质是继硬件、软件和资源后,越来越显著地成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高质量的硬件、软件资源,只有在高素质的使用者手中,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大潮已经扑面而来,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勇于挑战,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才能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的现代化,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现代化计算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