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策略研究

2017-03-09周盛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0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育馆有偿体育场馆

□周盛(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02)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策略研究

□周盛(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0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开始关注体育运动,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体育场馆和设施欠缺是影响我国人民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特别是高等教育投入,我国很多高校都建设有体育场馆,但是由于高校人员数量有限,开展体育活动有限以及寒暑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高校体育馆资源闲置,不能有效利用。如何合理利用高校体育馆资源,为我国全面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有有利的条件,有助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公共事业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馆的管理现状,并分析了高校体育馆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对策。

高校体育馆合理利用现状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但是由于公共体育资源有限,从而影响群众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缺少硬件设施健全完好的体育设施是制约我国全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体育馆资源是保障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高校教育投入,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几乎所有高校均有高校体育馆,高校体育馆资源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主力军”,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但是社会人群迫切需求条件设施良好的体育馆与高校体育馆闲置相互矛盾,而且部分高校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高校体育馆并没有充分利用为公共体育事业做贡献,没有充分发挥高校体育馆的作用。

2、高校体育馆管理现状

2.1、高校体育馆开展教学情况

高校建设体育馆的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举办各种校园集会,所以高校体育馆的功能主要围绕体育教学和校园集会而建设,所以要想合理利用高校体育馆资源,必须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召开大型活动的情况合理安排高校体育馆资源,才能有效提高高校体育馆的使用效率,确保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充分利用。

2.2、高校体育馆开放管理情况

高校体育馆主要为学生提高服务,所以高校体育馆的服务对象主体为学生,所以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利用主要以围绕学生上课、日常训练、开展运动会和集会为中心,除此之外,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为学生业余活动和社会人群提供运动场所。目前我国高校高校体育馆开放形式分为三种:自由式开放、控制式开放、收费开放三种。自由式开放的高校体育馆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能够为学生和群众提供运动场所,一般自由式开放的高校体育馆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露天体育馆,这类场馆面积大、基础设施完善、维护成本低,但是容易被破坏。控制式开放高校体育馆主要为半封闭或全封闭的体育场馆,这类场馆主要根据高校的相关管理条例对外开放,主要用于日常教学和训练,一般不对外开放。控制式高校体育馆的特点是设施完善、条件好、投资大、维护成本高,但是资源利用率较低,甚至部分高校的控制式高校体育馆只对学校运动员开放,不能满足学生和群众的运动需求。为了提高高校体育馆资源利用率,很多高校采取收费式开放的方式,为学生和群众提供有偿体育场馆服务,场馆维护成本高,服务对象范围较小,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但是高校通过有偿服务可以缓解学校负担。

2.3、高校体育馆开放时间情况

高校在体育馆开放时间上限制严格,一般情况下,高校体育馆在有教学的时间段处于闭馆状态,不对外开放。有些高校体育馆只在周末和节假日对外开放,在其他的时间段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体育馆。还有很多高校体育馆只是在学生上课期间对外开放,在寒暑假期间闭馆不对外开放。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体育馆资源的使用率,使高校体育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在时间上限制了外界人员参与体育运动的活动。比较高校体育馆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两种形式,无偿开放的高校体育馆开放方式更具有规律可循,也就是说,高校体育馆只有在学生上课期间才对外开放,学生放假期间闭馆,不对外开放。有偿开放的体育馆开放时间相对稳定,对外开饭时间固定,不受学生放假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校体育馆资源社会受开放形式影响,有偿开放体育场馆利用率高,无偿开放体育馆利用率低。但是有些高校为了便于管理及获取利益,将高校体育馆给开发商进行承包,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发商提供有偿开放服务,造成高校体育馆收费偏高,也会造成高校体育馆资源使用率降低。

3、高校体育馆利用存在的问题

3.1、高校体育馆管理投入不足

要想实现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作保障,在高校体育馆资源管理和日常维护都需要经费投入,尽管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建设有专业体育馆,但是后续管理投入普遍不足,经费不足是影响高校体育馆合理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利用率,就会提高管理和维护成本。高校体育馆资源合理利用就需要扩大开放程度,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体育馆资源,但是这样就会增加设备、设施的使用率和破坏率,费用就会相对提高很多,包括:更换设备费用、维护保养场馆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都会提高。高校体育馆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有偿开放的收入,但是由于政府投入相对固定,高校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高校体育馆亏损,从而影响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合理利用。

3.2、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不规范

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高校体育馆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确保高校体育馆有条不紊的运行也需要高校有良好的经营管理。高校如何妥善的安排学生的教学情况,如何协调社会人群参与体育运动与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冲突,是影响高校体育馆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并没有规范科学的高校体育馆管理措施,在组织和管理方面问题突出,影响高校体育馆的正常使用。如:很多高校没有妥善安排好学生教学和对外开放的时间,造成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外来人员进出干扰教学,从而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高校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对外开放人群、对外开放时间、人员行为管理等。除此之外,高校也没有充分结合高校体育馆运动项目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没有考虑适合社会人群运动的开放时间,也没有考虑高校教学时间是否与对外开放时间冲突,从而影响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合理利用。

3.3、高校体育馆规模受限,条件参差不齐

高校体育馆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训练和学校集会活动,所以很多高校体育馆规模有限,只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有些地区高校并不多,体育馆有限,既要满足师生的日常需求,又向社会开放,造成了场馆十分拥挤,运动不便,不利于场馆的合理利用。高校体育馆规模和容量是影响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合理的分配场馆和规划场馆开放时间是高校体育馆亟待解决的难题。除此之外,有些高校体育馆场地陈旧、器材损坏严重,有些场馆地面甚至还是水泥和煤渣地面,人们在运动过程总很容易受伤。而且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场馆,如:击剑、体操、芭蕾等运动场馆,由于专业性强,趋于小众化,造成场馆长期闲置。

3.4、高校体育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由于没有建立完善高校体育馆管理制度,高校体育馆管理专业性不强,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偏低,很多高校的体育馆的管理人员都是由学校管理人员或体育老师兼任,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做,难以有精力放在体育馆管理上;另一方面,这些人员不具有体育馆管理经验,管理专业水平低,直接影响高校体育馆的正常运转,从而对高校体育馆的合理利用造成影响。

4、高校体育馆合理利用的对策

4.1、增加高校体育馆财政投入

为了提高高校体育馆的管理水平,实现高校体育馆的合理利用,为师生和全民提供良好的运动设施和服务,增加高校体育馆财政投入十分关键。资金是保障高校体育馆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场地设施的物质基础。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大力支持高校体育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高校体育馆的开发和合理利用要大力支持,给予政策上扶持和财政上的支持,鼓励高校体育馆实行市场经营管理模式,拓展资金来源,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校体育馆建设,对于管理经营良好的高校体育馆给于表彰,形成示范带头作用。高校也需要结合体育馆的条件,制定场馆有偿开放管理制度,合理收费,为体育馆增加收入的同时满足师生和外部群众需求,有利于高校体育馆资源的合理利用。

4.2、规范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

高校体育馆需要改革传统行政体制管理模式,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建立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制度,形成高效规范的高校体育馆运营管理体系。高校需要学习国外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方式以及我国其他高校体育馆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高校体育馆经营管理制度,组建管理体系,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规范到体育馆运动人员的行为。根据学校教学情况合理分配场馆开放时间,确保场馆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实行公司化管理,采取必要的营销宣传措施,建立网络平台,师生和外部群众可以随时查询场馆的开放状态,开放时间,场馆类型,收费标准等等,为人们提供便捷,也有助于高校体育馆的合理利用。

4.3、有偿开放增加场馆收入,改善场馆条件

高校需要结合体育馆的条件以及高校教学安排情况合理制定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对于场地条件要求高、投入大、运营管理费用高的场馆实行有偿开放,合理确定收费价格,这样在确保场馆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行有偿开放有助于增加场馆收入,改善场馆条件和服务管理水平,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良性循环,一方面促进场馆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设施完善的场馆有助于吸引人群,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馆的合理利用。

4.4、提高高校体育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加强高校体育馆管理,实现高校体育馆资源合理利用,高校需要聘请专业的专职管理人员组建高校体育馆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履行管理职责,为师生和外部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让高校体育馆有条不紊的运转,管理有序,有利于高校体育馆资源合理利用。

[1]顾冬梅.校体育场馆专业化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

[2]任丽萍.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及管理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

[3]曹焕男.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

[4]梁慧超,金浩,沈红丽,等.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

G818

A

1006-8902-2017-(02)-SY

猜你喜欢

体育馆有偿体育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