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装备制造领域十大亮点

2017-03-09本刊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期
关键词:超级计算机北斗制造业

2016装备制造领域十大亮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综观我国制造业,其总产值已经位列全球首位。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占全球1/5,名列第一,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工业发展已进入“智能”时代,“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强力挺进。在国内外需求持续低迷、企业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等不利因素的形势下,制造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形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成为了增长亮点。

载人航天工程再续佳绩: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发射成功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国家重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多年来,已成功发射10艘飞船和1个目标飞行器,成功将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行走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取得载人航天“十全十美”的成绩。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在2016年全面展开,6月发射长征七号火箭,考核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方案;9月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0月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乘载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后驻留30天。

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北斗产业体系:北斗芯片跨入40纳米新时代

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基础产品、应用终端、运行服务等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体系,正在从行业应用拓展到大众应用,呈现快速发展局面。

北斗产业和基础产品方面,2015年国内卫星导航总产值已达19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贡献率约30%;国产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关键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掌握卫星导航芯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北斗芯片跨入40纳米新时代;截至2016年4月,北斗导航型基带、射频芯片/模块销量突破2400万片,导航天线400万套,高精度天线销量超过50万只,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

行业应用方面,已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开展北斗行业/区域示范应用,在海上运输、气象、渔业、公共安全、民政减灾救灾、林业等11个行业进行示范,在珠三角、京、陕、湘、贵、鄂、苏等17个区域的示范正全力实施。仅在已完成的交通公路运输示范项目中,就已在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领域累计推广安装300万套北斗兼容终端。

科学前沿实现突破: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9月25日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落成启用。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先进技术条件,将加强国际合作,聚集拔尖人才,打造高端科研平台,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利平台。

国产中低速磁浮铁路发展喜人:长沙、北京最抢眼

2016年,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载客试运营。长沙磁浮快线全长18.55公里,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为目前世界上规划线路最长的中低速磁浮线路。

此外,北京首列磁浮列车将于2017年运行。北京首列磁浮列车已到达北京S1线石门营车辆段,之后将会启动列车调试,预计将在2017年实现载客运行。这列S1线磁浮列车设计时速约100公里,不仅具有传统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点,更凸显了磁浮交通安全可靠性高、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噪声低等优势。S1线磁浮线,西起门头沟区石门营站,东至石景山区苹果园站。

大飞机领域重大成果:全球在研最大水陆两栖飞机总装下线

7月23日,我国“三个大飞机”中最“特殊”的一个——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总装下线。AG600飞机成功下线,是我国继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交付列装、大型客机C919总装下线后,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作为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长37米、翼展达38.8米,与波音737相当。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4500公里。

AG600飞机总体技术水平和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满足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具备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能力。根据需要加改装后,可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岛礁补给、海上缉私与安全保障、海上执法与维权等多任务需要。

除水面低空搜索外,AG600飞机还可在2米高海浪的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水面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它在海上救援方面与船舶相比,优势在于速度快,速度是救捞船舶的10倍以上。

数控机床新亮点:世界首创i5智能机床M8系列问世

2016年中国数控机床展上沈阳机床集团首次推出世界首创平台型i5智能机床M8系列成为亮点,平台已经实现了全部六种类型的i5智能机床的接入,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金属切削加工能力。

据了解,得益于沈阳机床自主研发的i5技术,iSESOL平台上已经接入数千台i5智能装备。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了全部6种类型的i5智能机床的接入,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金属切削加工能力。此后每一台沈阳机床生产的i5智能装备,在交付客户的同时,都可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快速接入平台。随着平台运营的持续推进,i5智能制造的星星之火,将点亮全国。

新能源汽车强势发展:产销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围绕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修订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三级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全面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制定《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长效机制。

1~1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40.2万辆,同比增长60.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0万辆和31.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5.6%和7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和18.0%,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

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3C与汽车成主战场

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良好、结构改善、亮点频现。国产机器人主要市场集中在3C与汽车制造业(3C制造业是指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6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从应用领域看,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其中用于金属铸造的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是2016年的一个新亮点;码垛机器人和材料搬运机器人增速也分别达到185%和117%。焊接和钎焊是国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约占总销量的13.8%。

3C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是国内产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从应用行业看,3C制造业和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在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中的占比最高,分别占30%和12.6%。特别是3C制造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近20个百分点。进一步表现出中国完备的制造业门类,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光伏装机跃居世界首位:总量突破4318万千瓦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4318万千瓦,首次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一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我国光伏电站建设已驶入快车道,每年几乎以翻倍的速度增长,其中头两年增速甚至达到150%左右。光伏电站对于我国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非常显著。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为392亿千瓦时,可替代原煤1700万吨(标煤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00万吨。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将达到2000亿千瓦时和5000亿千瓦时,届时可替代原煤8500万吨和2.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和3.9亿吨。

超级计算机显神威:峰值运算速度超过10亿亿次

6月20日,在最新发布的第47届超级计算500强排行榜上,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成为新的世界冠军。“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峰值性能达每秒12.5亿亿次,成为世界首台运行速度超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它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70亿人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这是来自我国的超级计算机连续第七年获得超级计算机世界冠军。上一届获得冠军的是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今年名列第二名。第三位的是美国的“泰坦”。“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运行。

在第47届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不但在速度上蝉联冠亚军甩开美国,在进入500强的数量上也超越了美国,中国有167台进入500强,占世界1/3以上,美国以165台居世界第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超级计算机数量上超过美国。更重要的是,以前中国超级计算机的最核心部件处理器(CPU)都采用美国生产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用的是美国英特尔的,而“神威·太湖之光”采用的处理器是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中心研制成功的,全面采用国产众核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是软硬件完全国产化的超级计算机。也是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采用自主CPU建成千万亿级别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本刊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超级计算机北斗制造业
超级计算机
北斗时钟盘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超级计算机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每秒100亿亿次 中国超级计算机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