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 

2017-03-09田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意识小学数学策略

田甜

【摘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途径.如今的课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克服困难,教好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注重策略意识的长期积累与渗透,鼓励策略运用的多样化与综合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意识

“解决问题”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不再陌生,它的前身就是老教材中所说的“应用题”.然而基于老教材中“应用题”板块内容的局限与不足,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在教材编排、目标定位、教学组织、评价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形成了现在所说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或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都有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并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策略”指计策与谋略,一般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方案的集合.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理解为一系列方法的精选与优化组合,具体表现为对问题的理解,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和选择运用.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又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设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策略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意识”新华词典上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察觉、发现,自觉抱有某种目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留意、探索、掌握和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说有这样的一种意愿,我们便可以说其拥有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编排及教学现状

(一)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编排

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多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从三年级开始教材每一学期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独立单元.主要教授一些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与策略,主要包含分析法、综合法、列表、画图、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基本策略与思想方法,其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现状

新课程标准中将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义务教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总目标之一,可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也把解决问题的教与学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不免出现种种矛盾与问题.根源就是教师自身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首先,表现为“就策略而策略”.其次,表现为“重结果而轻过程”,遇到问题就题论题.再次,教师教学过程不完整.许多教师觉得只要把问题解决,答案求出来就好了,至于后续的反思总结与回顾就没有了.而恰恰那才是策略形成的关键步骤.最后,教师扶得多放得少.学生少了自主探索、试误的过程,也不能很好地形成策略意识.

三、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

(一)奠定基础——教好“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

1.突出“策略”弱化“解题”

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策略”上,在这里解题已经不再是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策略”的好处以及如何运用策略才是关键内容.例如,在教学“列表策略”时,教材同时要求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归一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处理好“策略”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关系.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列表、如何在表格中表示条件和问题、如何利用表格来理清数量关系以及列表的好处在哪里,进而让学生通过列表来解决归一问题.

2.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绝不是解决了问题就能获得的,它更多地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总结、反思、运用,最后形成一种固定的策略.因此,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十分重要.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笔者认为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讨论和试误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教学“一一列举的策略”时,有这样一个问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教师大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可能一开始有的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在画图……后来发现要画图还得搞清楚长、宽各是多少,又发现画图麻烦,还不准确,进而得出列表再计算好.列表时有的学生有重复、遗漏,有的则有序快速,最终得出一一列举的策略.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失败,才会深刻地体会到最后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从而形成一种策略意识.反之,如果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了题意后,直接出示表格,让学生填空,那么这种策略意识的形成效果便会差很多.

3.重视反思与回顾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中,教材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想一想:使用这种策略有什么好处?以前在学习中有没有用过这样的策略?事实上这样反思与回顾是非常有意义的.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整理策略的运用过程,便于巩固.反思使用策略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在解决一类问题时使用某一策略的优越性,为将来解决问题时选择策略提供了帮助.而回顾以往的学习,则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顿悟”,从而促使策略意识的形成.综上所述,这个环节是万万不可省略的,教师在教学时宁可少做一个练习,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总结与反思.

(二)积极影响——注重策略意识的长期积累与渗透

解决问题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涉及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每一个单元亦都穿插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影响,才能让学生逐渐自觉地选择、运用合适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

(三)强化意识——鼓励策略运用的多样化与综合运用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不单单指会主动套用已有的学习策略和固化的解题思路,而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自主探索出简便可行的解题方案来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出一些新颖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

新课标指出:教學中应尊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同时,要形成策略意识,必须让学生从重复的机械训练中摆脱出来,多动脑,多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例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表面涂色的正方形”等都是比较好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经历从分析问题到整理信息再到列举、找规律、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探索过程,感悟到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将多种策略综合运用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结语

总之,解决问题的教学,目光不能局限在列式求解的过程上,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大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有目的地制订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参考文献】

[1]程明喜.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降伟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意识小学数学策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