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研究

2017-03-09洪秋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数学研究

洪秋婵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进程中,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是对个体之间差异性正视的体现,力求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有所得.本文作者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结合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中的内容,对分层教学法应用的途径以及分层教学规划的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在分层教学法的指引下,与高中数学教师共同打造出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课堂分层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每一名高中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他们的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与强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落实“全体成才,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对分层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进行研究[1],可以发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其中有所体现.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

数学教师应该切实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对数学成绩差的原因进行深度的剖析,有的学生可能由于粗心大意,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学底子薄,还有的学生可能是对数学学习的兴致不高或者是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对数学知识吸收的效果没有起色.高中数学教師把本班学生分为A、B、C、D四组[2],这种分组的方式不是依据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高低而分组的,而是依据导致他们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而进行分组的,这样数学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教师为了使A组学生克服马虎的缺点,对他们进行反复的习题演算;对于学习兴致普遍低下的小组,数学教师先带领他们认识柱体、椎体以及台体等各类立体几何图形;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高中生,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会他们掌握计算柱体等简单几何体表面积的基本公式,继而鼓励他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对台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最终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对球体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任务.

二、解析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的流程

建立健全分层课堂教学模式是基础,此时数学教师应该始终秉持因材施教、全面性、分层互助以及整体发展的原则,同时也要主动而科学地对数学课程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分层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学流程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提升教师“教”的效率的同时,优化高中生对数学知识“学”的效果.此时由分层课堂教学模式主导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定会有质的飞跃.而分层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表示:激趣引导—方法反馈—释疑矫正—激励评价.以下是本文作者对上述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的深入探究.

(一)激趣引导

这一分层教学环节的启用实质上就是数学教师把学生的兴趣作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起始点,合理而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当数学教学目标确定下来之时,把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展示给高中生,例如,在教学“空间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代替“黑板+粉笔”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教会高中生掌握绘制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技巧与方法,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出来之后,数学教师再将“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导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各个层次的学生对知识领悟与吸收的能力显著增强,此时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优化.

(二)方法反馈

为了获得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学生对知识吸收情况的反馈信息,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自己在理解定义、运用公式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组内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借鉴,最后由小组组长将组员未解决的问题呈交给数学教师,教师对其进行系统的解答.

(三)释疑矫正

发问是高中生存在的普遍特点,只有存在疑问,学生的思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拓展,数学能力才会得以强化.例如,教师在对“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实施分层教学方法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地将疑虑提出来,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方法掌握方面存在问题,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一要点作为本章数学教学的易错点、疑难点以及重点,对学生进行集中讲授与练习,当然教师在解除疑虑的同时,应该实施启发式教学方针,以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四)激励评价

每一名高中生都希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方法之时,应该及时地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时,当教师发现那些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高中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时,说出:“你们的记忆力真强!”或者是向他们投去肯定的目光,高中生自信心就大大增强了,积极地学习本章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等后续课程知识.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参差不齐”是各个高中学校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特点,那么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吸收的速率与效率,教师应该适时地应用课堂分层教学方法,以协助高中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对数学知识探究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最大限度地缩短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此外,本文作者建议数学教师在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方法时,应该重视开展分组备课、分组测试教学活动,以达到全面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经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3(2):79.

[2]余成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2):79-80.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数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