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珊迪》教学设计

2017-03-08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乌云镇中心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珊迪零钱马车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乌云镇中心校 孙 琦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2.学习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珊迪的优秀品质,认识资本主义的罪恶。

三、教学模式

三板块,五环节

四、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小珊迪的处境。

寒冷 饥饿

2.经他再三请求,我才用一先令买了两盒火柴,可小珊迪为什么不把零钱送来呢?我猜想可能上当。但我后来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到底是猜想对呢,还是断定对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小珊迪的不幸遭遇。感受他诚实、守信、善良的好品质。 2.学习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提示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展示读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段落朗读并说说原因。

3.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故事情节谈一谈。 4.课文主要运用了( )、( )的方法来突出小珊迪的特点。

(四)学生汇报交流

1.默读第二段,思考小珊迪为什么没有把零钱送来?小珊迪在换好零钱往回跑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么知道的?

小珊迪在换好零钱往回跑时,因为心急,怕我等得不耐烦,跑得快了,被一辆马车撞倒。

小珊迪让弟弟送零钱来,我是从他弟弟的话中知道的。

2.板示:这个男孩子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

问:“找了一会儿”说明了什么?

钱放得很好,正因为贫穷,所以一点点钱都很宝贝。

3.读利比的话,体会小珊迪诚实可贵的品质。

小珊迪饥寒交追,又不幸被马车撞倒,在生命垂危时,仍委托弟弟送还应找的钱,可以看出小珊迪有什么品质?

有可贵的诚实的品质。

(五)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珊迪让弟弟找上门来,归还应找回的零钱,“我”才知道他已被马车撞伤了。

小结:通过第二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珊迪是由于被马车撞伤而延误了送钱的时间,但在他撞伤后坚持让弟弟送回了“四便士”,从中我们不得不佩服起珊迪的可贵的诚实的品质。

那么,小珊迪的命运又如何呢?

1.默读第三段,思考小珊迪死前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

小珊迪死前最放不下的事就是弟弟以后的生活。

因为他无限深切地关怀弟弟,他俩相依为命。

2.自由轻声读小珊迪的话,从中又可以知道小珊迪怎么样?

很善良

3.着重指出一个感叹句,两个问句该怎么读?读出怎样的感情?

(对弟弟的关心,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孩子,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折磨着他们,如今又要把小珊迪推向死亡的边缘,作者被他们的悲惨遭遇所同情,所以答应永远照顾小利比。

1.什么叫目不转睛?珊迪为什么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看。表现他很惊喜,很感激我。

2.“消失”什么意思?什么消失了?说明了什么?

消失,消逝,没有了。

珊迪死了,眼睛里的亮光消失了。

3.齐读第14节,仔细琢磨词语,读出感情来。

指导朗读。

4.齐读第三段,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可怜的珊迪终于死了。“我”答应永远照顾他的弟弟。

(六)感情朗读揭示中心

珊迪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七)小练笔

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八)布置作业。

(九)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14、小珊迪

饥寒交迫 寒冷:又薄又破 又红又肿

饥饿:不惜降价卖火柴

诚实:生命垂危时不忘还钱让弟弟送来

善良:深切关心弟弟的今后生活

猜你喜欢

小珊迪零钱马车
马车与游船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零钱探测器
驯鹿零钱包
爱心拉链零钱包
《小珊迪》教学设计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
自主阅读 整体感悟
口罩零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