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思政课师生互动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2017-03-08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办思政课专业课

唐 智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民办高职思政课师生互动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唐 智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们正面临多重困境,学生们则受到了实用主义的影响,师生互动产生了明显的异化。这种异化,在社会层面源于思政课教师社会定位的模糊化,在业务层面源于业务素养的空心化,在学校层面源于相对地位的弱势化。为了改变民办高职思政课的现状,应着重强化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定位、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呼应思政课师生的合理诉求。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学生;互动

一、缘起:民办高职思政课的问题审视

(一)多重困境挑战下的教师

从社会定位而言,党和政府赋予思政课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有着“理所当然”的角色优越感。然而,现实生活中,思政课教师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中“泯然于众”,甚而存在被明显边缘化的困境。这也容易导致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认同偏差甚至混乱——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尽心竭力的优秀教师,受到一些学生的漠视甚至嗤之以鼻;而放弃原则、随波逐流、一味迎合的教师,却大受不少学生的欢迎——做坚守者抑或变色龙,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需要及时作出艰难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思政课教师们经常诉说着缺乏普遍认同的“高大上”的思政话语、理论,但也得为着生活、生计而奔波。这容易导致他们的身心俱疲,甚而只能“羡慕嫉妒恨”于那些热门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们——他们说着人们认同和热衷的话语,拿着稳定、开源并数目可观的收入,过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对“另类”的思政课教师们保有明显的优越感。此外,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差,这无疑会增加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工作的难度,他们处于我国高等教育思政课教师中的最低层,“他们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收入相对较低,社会保障不足”,福利待遇不佳,这种明显的差距,时常冲击着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内心。

(二)实用主义渲染下的学生

一方面,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或虚拟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的社会丑恶面,并形成了较为“顽固”的刻板印象——任你教师讲得多么入情入理、慷慨激昂,就是不信;另一方面,为了得高分,还得“迎合”思政课教师的课堂内外的互动。因而,课堂上的学生一般会有如下情形:少数对思政真有兴趣或能严格自律的学生紧密地跟随着教师的授课进度,有唱有和、互动频频;大多数同学,“吃自助餐”,好听的时候(例如讲故事、案例、段子等的时候)抬起头,听完之后,又默默地低下头,没有太多的表示,偶有特别感兴趣的时候或曰“给个面子”的时候,他们也会参加一些互动;还有一些学生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你讲得天花乱坠,他玩得(或睡得、或聊得)不亦乐乎。当然,这样一副场景,这样一种任性,及其实质——学生的实用主义至上在不同课堂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般地,开学之初比学期尾声要好,新生时期比老生时期要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好。

二、归因:民办高职思政课的矛盾解析

(一)社会定位的模糊化:名义上的重要性与实际上的边缘化

思政课教师的确重要——他们关乎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乎立德树人的教育大业,关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和良好思想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的习得——这于民办高职院校显得更加重要。当然,这种重要性,不是短时期可以看到成效或得到检验的,相反,其成效的显现可能需要漫长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师在教师身份上与其他教师没有任何区别,不单毫无优势可言,还有着明显的劣势——专业课教师能靶向地培养和塑造专业人才,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检验、见效快的。因而,对培养专业人才“没什么用处”的思政课教师,只能遭受被边缘化的待遇了。悲观地说,如果不是党和国家设定了任何高校都必须开设思政课这一红线的话,能有多少高校开设这一课程真的难以预料。

(二)业务素养的空心化:专业提升与精准逢迎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专业要求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色。思政课教师必须将“高大上”的问题(思想、政治、法律,理论、实践、现实,革命、建设、改革,等等),都进行分析、讲解、传授,没有专业的知识不行,专业储备不足也不行。然而,在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性要求显得似乎并不重要。相反,如果哪位教师试图用高深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全面的分析、透彻的说理来吸引课堂上的学生,这种努力往往成效不大、甚至事与愿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为:某些对思政抱有成见的学生选择主动不学;信息或表达方式超越了可接受程度的时候学生则只能被动不学。因而,这种专业的提升愈来愈显得如同鸡肋。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内容花哨点,故事传神点,活动丰富点,互动频繁点,语言幽默点,甚至将打扮时髦点,简而言之,一切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多多益善,一切不感兴趣的能省则省,这样下来,必然伤害了思政课教学严肃性、实效性,图了眼前,伤了长远。

(三)相对地位的弱势化:强势学生群体与弱势思政课教师

学生的学费收入占了办学经费几乎全部,因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地位相对较高,是基本可以公认的事实。学生用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例如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要求思政课教师、教务管理部门也用专业课的要求规范思政课教师,适合思政课教学的规律或方法也只能沦为“旁门左道”;有的专业院系,为了让学生得到所谓的专业发展,在排课时将专业课整体前移,将思政课后压;更有甚至,有的学校将某些思政课的课时尽量压缩,或者采取网络教学的形式开课,自然而然地,思政课作为一个独立教学单位的地位也得不到确保,需要评估的时候独立出来,评估结束马上合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就产生了两种不利影响:其一,弱势的思政课教师屈服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用专业课教学的规范强行改造思政课教学,其后果是邯郸学步、不伦不类;其二,弱势的思政课教师屈服于学生的喜恶或学校的默许,其后果是徒有其表、成效甚微。

三、应对:民办高职思政课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社会定位:自上而下地强化管理引导

这需要党和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介入和确实作为。我们不能怀疑党和政府制定各类政策文件的初衷,但更关注的是其到底起到多少作用?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相关文件的精神有无打折扣,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被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获知想必不是难事。然而,这些信息真的被获知了吗;如果获知了,已经被正视了吗;如果被正视了,形成对策了吗;如果形成对策了,提上议事日程了吗。当然,这里涉及的问题可能非常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期盼着,全体民办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也能够像学校专业课教师一样昂首挺胸,像公办院校思政课教师一样底气十足,进而,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决心、毅力去完成党和国家交予的历史使命。

(二)提升业务能力:由外而内的自我锤炼

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者主体,其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大小”。确切地讲,这种素质或业务能力应该包括教书育人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社会服务的能力、传承文明的能力。对于教书育人,思政课教师必然是责无旁贷。专业课教师授予的知识多属于技术、技能、经验,它关乎“做事”;而思政课教师授予的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的道理与规律,对于维护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必不可少,因为它既关乎“做人”,也关乎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了培养德行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本领应该独到而精深。思政课教师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懂,要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把握其精髓;真信,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真用,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运用它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对于科学研究,这一直是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软肋。教学的时候,由于“懂得”了学生的喜恶、把握了基本的原则,应对起来还算轻车熟路,但要想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问题、现象经过思考后形成研究成果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不无道理,毕竟,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从来没有拥有过足够的话语权、也没有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再掣肘于纷繁复杂的各类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要想坐好冷板凳,有些成果实属不易。然而,事在人为,越是在艰难的时候,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越应该沉下心来,做一些研究,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从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教学对象上、教学设计上去寻找问题、查找线索,进行思考,有了成果,打下基础,再图进取。唯有此,方可安身立命、有所建树。关于社会服务,很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狭隘地了解。总觉得似乎思政课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没有途径也没有本事去参与所谓社会服务。其实,思政课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特长,帮助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进行理论宣讲、课题论证、社会调研、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基地共建、活动开展等。为了让思政课教师及思政课在周边社区和社会造成影响,为了提升思政课宣传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多地筹划、开展、坚持社会服务的活动,是一个重要而且可贵的尝试。对于传承文明,思政课教师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原则、观点和方法,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对促进思想观念的端正、理想信念的确立、道德情操的净化、法律意识的形成、革命路径的探知、改革进程的推进、科学理论的传播都起到明显的作用,加之思政课教师在校内外参与了大量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

(三)呼应合理诉求:关注学生亦关注教师

一方面,学生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思政课教师正视并进行合理的回应。笔者在上文列举和分析了实践层面学生地位的过于“显赫”和思政课教师地位的式微。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一些需求确实应该被重视,也必须被重视的。例如,学生对于理论通俗阐述、理论解释实践、实践倒逼理论、丰富教学过程方面相关的诉求。只有通俗并不断地契合学生的话语体系,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共鸣,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真正看到理论对现实的良好解释力,才能够真正认可理论、相信理论;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和解读鲜活的、发展的社会现实,才能使其认可理论的实效性,并在实效性的指引下,继续深化学习;只有丰富了教学过程,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找寻学习的兴趣与快乐,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的合理诉求也应该被学校正视并得到合理解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而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不能通过“附加”在其他课程的方式来实现的,必须通过一定的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因而,必须起码做到尊重和恪守思政课自身的规律、相对独立而不是附庸地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能获得相对公平的考核评价。只有解决了尊重和恪守自身规律的问题,思政课才能拥有比肩与专业课的勇气,才能自在地、自然地、自得地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只有解决了相对独立地开展教学和研究的问题,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独特优势和良好局面,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对公平的考核评价;而只有解决了相对公平的考核评价问题,才能够更加确立思政课教师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尤其是在与专业课教师竞争中的机会公平,也才能激励思政课教师更加尽心竭力地专注于学习、思考、观察、研究、创造。笔者相信,民办高职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前景一定是一番别样的景象。

[1]崔丹.上海市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3年第6期.

[2]刘国欢.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思想状况分析——以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为例[J].云南大学2012年.

[3]张菲菲.基于问卷调查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与思考——以山东省10所民办高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0期.

[4]佘双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导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4期.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NG Zhi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Guangzhou 510925, China)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are facing multiple difficulties. Because students are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pragmatism,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ion is obviously abnormal. This anomaly is the resul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social positioning is not clear at the social level, or business literacy is not strong at the business level, or the relative status is not high at the school level.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orientatio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responding to the reasonable deman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students; interaction

2017-03-28

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生本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GDJG2015160)。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科研课题《地域资源之于思政课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Y201652)。

唐智(1984- ),男,硕士,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G711

A

1671-3974(2017)02-0088-03

猜你喜欢

民办思政课专业课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