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爱托举,坚强儿子如愿上清华

2017-03-08通讯员彭春芳

湖南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托举彭博父爱

通讯员︳彭春芳

父爱托举,坚强儿子如愿上清华

通讯员︳彭春芳

在保靖县狭小的廉租房内,捧着儿子彭博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彭延茂这个坚强的土家汉子哭了,之后,又笑了。

痛失爱妻,父亲独自挑起家庭重担

彭延茂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00年,彭博的出生给这个家增添了更多欢乐。

然而,一纸诊断书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幸福,2002年9月,妻子被诊断出胆囊癌。为给妻子治病,彭延茂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仍然没有挽留住妻子的生命。2003年1月,妻子撒手人寰。这时,彭延茂已从机械厂下岗。

痛失爱妻,彭延茂悲痛不已。但为了一对幼小的儿女和头发花白的老母亲,他擦干眼泪,开始了艰难的谋生之路:卖包子、蹬三轮车、炒爆米花……在彭博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早出晚归。

但是,每当彭博和姐姐放学时,父亲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蹬着一辆破旧三轮车把姐弟俩送回家再出门。

外出务工,1800通亲情电话传递父爱

等到彭博上初中时,姐姐考上了大学,面对陡然上涨的学费,彭延茂只得选择离开老家,到吉首市去找工作。

可是,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彭延茂实在放心不下。于是,临行前,他把彭博叫到跟前,交给他一部手机,叮嘱他每天下晚自习都要回家接电话。

在初一年级的一次考试中,彭博由原来的班级前10名突然下滑到20名开外。回到家里,他的手机铃声没有准时响起,却等来了火急火燎赶回来的父亲。

原来,彭延茂和班主任电话沟通时了解到彭博成绩下滑,再也坐不住了,下班后买了一张车票往家里赶。

彭延茂严肃地告诉儿子:“读书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

看着浑身脏兮兮的父亲,衣服上满是窟窿,裸露的手臂和脚背上满是伤疤,彭博这才知道,原来父亲在吉首市找了一份铸造的工作,每天需要把1000多摄氏度的铁水倒进模具,稍不留意就会溅得满身伤痕。而父亲挣来的血汗钱,每月除了留下200元话费,全部寄回家里。

从初一到高二,5年里,彭延茂给儿子打的电话不下1800通。因为有这1800通亲情电话的陪伴,彭博感觉父亲就在身边。

悉心陪伴,坚强儿子如愿考上清华

眼看儿子就要上高三了,彭延茂毅然回到保靖县,陪儿子一起度过最关键的一年。

高三下学期,彭博被推荐参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谈话。可是,在高三下学期的一次全州联考中,彭博发挥失常,一下子跌到全州30名开外。最终,彭博没有获得两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额。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彭博非常沮丧。

面对一筹莫展的儿子,彭延茂正色道:“没获得自主招生名额又怎样?高考考场都没上,你就败下阵来?”

父亲的话,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彭博。接下来,彭博对自己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作了认真分析,针对不足列出了一个详细计划。英语较弱,他每天安排20分钟攻克难题;理综容易失分,他就多做练习;语文积累不够,他利用走路时间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那些日子,彭博从不觉得苦,因为有一个身影一直陪伴着他。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发布:彭博考出了666分(含民族分20分)。7月20日,他郑重地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爸爸,谢谢您!是您用力托举,我才能进清华。”

彭延茂泪如雨下。

猜你喜欢

托举彭博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托举乡村教育的希望
父爱如山
牛敏、崔旌涛、孙海姣、彭博作品选
“长三乙”托举北斗 远征一号摆送双星
Give Me a Lift 载我一程
父爱的反复表达
托举未来,播撒关爱:影片《关工委主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