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正心、诚信、仁学到理性爱国
——朱子理学与当代大学教育

2017-03-08陈永宝周接兵

关键词:朱子理学爱国

陈永宝,周接兵

(1.三明学院闽学研究中心,福建三明365004;2.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创新中心,江西上饶334001)

从正心、诚信、仁学到理性爱国
——朱子理学与当代大学教育

陈永宝1,周接兵2

(1.三明学院闽学研究中心,福建三明365004;2.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创新中心,江西上饶334001)

朱子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以书院为模式的教育实践,其在宋元明清时期对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具有着重要地位,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也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朱子理学的分析、反思,参照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从“正心、诚信、仁学、理性爱国”思想出发,科学引导大学生思想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朱子理学;大学生;教育启示

一、理论背景

朱子理学秉承千年儒学的一脉,其主要思想的“忠、孝、节、义、贤、悌、仁、礼、善、信”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中华大地的影响颇深。朱子理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儒家核心价值观深入影响中国传统社会,为人民所接受,成为官方和民间各个阶层共同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达到“天论朝野上下、豪门寒庶,还是思想巨擎、乡野村妇、黄毛小儿,都以通达儒家伦理为知情达理的标准,并世世代代相沿为习,使儒家核心价值观积淀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最深层,成为一种民族心理、民族习惯,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并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化路径。”[1](P73)朱子说,“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2](P13)朱子理学长期以显学和官学影响着古代中国,对古代仁人学子的思想教化起到过显著作用。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推崇,成为古人学子追求的至上境界。

无疑,朱子理学以其长久的历史积淀,在理论方面更易说服人,成为自宋以来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朱子理学注重利用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将其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无形中根植于大众生活之中,使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这一点,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借鉴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朱子理学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是值得借鉴的。作为南宋后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朱子理学中的“正心、诚信、仁学、理性爱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当代的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达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正心思想:朱子理学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本体论启示

朱子认为,“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3](P16)朱子理学的核心理念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和“外王”路线。“内圣”的主要是凸显个人的身心修为和道德品格,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达到主观思想与客观规律的符合。“外王”则是在“内圣”的基础上,对家、国、天下的政治治理和人文关怀,具有家族伦理和政治治理和社会教化三重功能。在朱熹那里,内圣外王的过程,就是“成己成人”的过程,对当下中国社会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独特的生活背景,造就了当代的大学生过度张扬的个性和泛滥的个人主义思潮。当代大学生蔑视传统、拒斥道德,诚信和友善在其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几近缺失,使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新方向。从传统的思想里提炼精华,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无疑是一条可以通行的捷径。朱子理学的思想,正是这一捷径中的思想宝库。其“正心、诚意”更是可以作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道德底线。只有坚持这种底线,大学生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时,才能做到以理性的方式对待现实问题,更深一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思想。

市场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通过诱发消费者过度消费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由于中国对西方经济的学习与借鉴,过度消费之风亦在中国大地兴起。由于大学生更注重说物质的“新”、“奇”和“体验”,常常忽略消费的真正意义。在这种畸形的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缺乏“正心”的大学生,把消费当成生活的目的,而忘却了人之为人而存在的真实目的。

缺乏“体认天理”的“形而上”追求,和缺乏“格物致知”的“形而下”约束,缺乏“居敬穷理”,“正心诚意”的思想品格,易让当代大学生受到过度消费潮流的影响。将生活意义错误地等同于物质享受,沉迷于市场经济里的纸醉金迷。不适宜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当代大学生将工作与学习成就等同于预期的经济回报。将大学生活当成是其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博弈的资本,出现了“重实用专业而轻思想培养”的现象。表现于专业课强于公选课,实践课强于理论课的畸形教育方式。更有甚者,将大学教育等同于“学分教育”,而忽视大学的内涵知识的传承,重手机信息而忽略书本知识的现象,已不在是个例。这一切现象,都可以看成是“正心、修身”思想在大学生思想体系里的缺失。

朱子理学中的“正心”,其主要方式是“从外反观自身”,达到人的自省,使人以理性的方式对待现实生活。当代大学生最为缺乏的就是这种思想自省。作为中国古代经典的朱子理学思想,其核心就是通过“正心”的方式排除外界对人心的干扰,以理性、本真的方式对待现实生活。这种方式,正是日益浮夸的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其借鉴意义较于深远。

物欲的体验与内心的自省,是根植于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一种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反映出市场经济在大学生生活里的非理性扩展,另一方面则反映大学生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误读。缺乏对“自我”在大学生活的理性认知。物欲的体验表现为对服装的过分求多,对手机的过度求新,对化妆品过度的求贵,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注意偏移的主要原因。大学成为“享乐的天堂”而失去了本应该有的“教育意义”。如何达到“正心”,正是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大学生要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诚信思想:朱子理学对当代大学教育的价值论诉求

朱子认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其家者,先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4](P17)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也是当今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所谓“诚者,理之在我者皆实而无伪,天道之本然也。”[5]人无信不立。诚信不但是古人行为方式的根本信守,更是当今社会最为宝贵的思想品格。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信用经济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传统的交易方式因新型的信用媒介的出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互联网+的模式成为今天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货币的纸质化和电子化,在宣布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同时,也在对人的诚信提出巨大的挑战。诚信,已经不简单在道德领域约束个人行为,更在以电子货币为主的市场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任何载体的电子货币在当代经济环境存在,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完全是基于一种“信任”。可以,从这时起,诚信就成为资本。而朱子理学中“‘诚生友,信生利’的经济伦理观表达的正是这种诚信是资本、信用是金钱的理念。”[6](P139)正因为如此,人不可无诚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

当代的大学生,长期生活相对稳定环境中,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的缺失,使其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迷失方向,忽视诚信的作用。当代的大学生自出身就处于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温室环境中,这三种“保护伞”使学生对“缺乏诚信造成的代价成本”预估不足,责任意识欠缺,缺乏诚信现象时有发生。

缺乏诚信的当代大学生,会对其生活和学生带来恶劣影响。不诚信行为的造成的代价,常使其在步入社会社,付出惨痛的代价。所造成的损失多为无法挽回。孟子说,守信,“以内则顺乎亲,以外则信乎友,以上则可得君,以下则可以得民矣。”[7]诚信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立足之本,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得以存续下去的现实保障。因为诚信,人与社会才能达成和谐状态,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是人存在之根本。朱子认为:“故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诚为贵也。”[8](P51)

四、仁学思想:朱子理学对当代大学教育的伦理学启示

朱子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9](P68)朱子的“仁”学思想是秉承孔子一脉,也是其理学思想的一个理论基础。如果说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和“外王”路线是朱子理学对本体论考究,那“仁”的思想就是朱子在伦理上的一个显著表现。“仁”学思想不是独立存在于理学思想之外的另一种思想,而是深嵌于朱子理学的理论内核,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积淀。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贫富分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显性问题而不可回避。由社会分工造成的积怨,让当下中国人总是充满“戾气”。而社会问题向大学校园的渗透,让这种“社会戾气”时刻侵扰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市场经济的以“满足私欲”为基础的现实存在,让“自私自利”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理性真实”。而道德的“利他思想”则成为了大学生嗤之以鼻的“封建思想残余”。当代大学生中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由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使大学生缺乏思想的缓冲时间;二是思想宝库中的“仁”学教育的大量缺失。

当西方引进的学校制度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私塾制度,不仅使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使教育内容发展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思想取代了传统朱子的“蒙学”而成为基础教育的根基,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而让教育变成产业化。对当今社会种种弊端的反思,让教育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的朱子“仁”学再次请回到人们视野之中,在教育中发挥余热。

影响中国的近千年的朱子“仁”学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思想的历史根基。将其培养成为大学生思想理论课教育的辅助内容,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讲授过程中长期处于“流于形式,缺乏根基”的现实问题中,无法引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鸣,教育效果并不乐观。

相比之下,朱子的“仁”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在以牟宗三等新儒家学思想家的阐发和推动下,越来越火的了现代性的诠释,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朱子的“仁”的思想发展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思想。因此,要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活力,就必须注重对朱子理学中“仁”学思想的深度挖掘。通过对朱子“仁”的思想的现实化诠释,使当代大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新占领了大学生的思想的理论阵地。朱子理学作为南宋至明清时期的显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俗基础,其“仁”学思想更宜为我们所接受,通过儒家仁学、理学、心学的当代传承,使朱子的“仁”更具现实意义。

五、理性爱国:朱子理学对当代大学教育理性人格的现实诉求

(一)朱子理学中理性爱国的理论溯源

朱子理学的爱国思想是一种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爱国理念,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采取的是新自我,后他人,再国家的方式。秉承这种爱国思想,能够有效的让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免于流于形式,而实际的发挥大学生应有的作用。

理性爱国不能仅停留到口号或理论的层次,落实理性爱国行动才是当代大学生爱国行为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怀,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的主题。在此方面,朱子遵循孔孟之道,以“修身”作为爱国的起点,为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思想找到了一个现实途径,这就是以“修身”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到“齐家”,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说,理性的爱国是要基于现实的生活,“齐家”就是一个对现实生活的保证。理性爱国是建立在“建设理念”而非“破坏理念”,而“建设理念”的基础是个人的完善人格的形成。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必须是实际的可操作的行为,是对社会发展有易的行为。反观朱子理学的理性爱国逻辑,朱子的“齐家”为“治国”的基础,“治国”是“齐家”的升级,稳中求进,才是适合于转型时期中国的现实途径。

“实事求是、一切从事实出发”思想实际上就是朱子理学在爱国领域的现实解读。针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爱国中的非理性行这,我们更应该从朱子的爱国理念中去寻求理性爱国的理论依据。朱子爱国思想的继承,让大学生的爱国思想由空洞而变为成实际可操作的行为,一个实现理性爱国的现实途径。

(二)朱子理学中理性爱国的现实意义

朱子理学为大学生理性爱国提供了思想的积淀,“自‘尊王壤夷’、‘爱君忧国’、‘内中国、外夷狄’、‘诛乱臣、‘讨贼子、’‘大一统’等大经大法和忠、孝、廉、节等道德规范被纳入程朱理学天理论的框架后,这些都被看作天经地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人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及理想信念,深深烙印在全民族的心灵中。”[10](P98)其中,“大一统”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较大。

中国近现代史的悲苦历史,让深受教育的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丧失国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实意义。正是基于此,关于领土的争端才更加能激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虽当代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但朱子理学的“大一统”思想仍深入我们的内心之中。朱子理学中的“大一统”思想,已经得到中华民族内部的普遍认识,它成为融合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的纽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对历史的正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西方化”,使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理念的漠视,造成大学教育对这一块教育阵地逐渐流失。因此,重新寻求朱子理学的爱国思想,对改造当代大学生的非理性爱国有着重要作用。

六、结语

面对着物欲横流的商品世界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催眠,当代大学生如何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走出种种迷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生活态度,还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正确的化解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存在着诸多思想问题(如精神的失落、信仰的危机、道德的沉沦等),成为当代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中所遇到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缺乏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潜移默化的传播方式,而是以一种强硬的道德说教的方式让大学生所接受。这易让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突发逆反情绪,对教师所讲的理论产生质疑。只把教师的授课内容当成一般的知识点来记忆,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意义。

朱子理学的“正心、诚信、仁学、理性爱国”等思想,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药。长期作为传统中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朱子理学,其雄厚的历史积淀正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的有利佐证。同时,朱子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种层面有其相通之处,加强朱子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对这种融合的挖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角,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潘玉腾,庄晓芸.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3.

[2][3][4][8][9]《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3,16,17,51,68.

[5][7]孟子集注·离娄章句上.

[6]靖小琴.理学伦理之现代价值三题[J].法制与经济,2007,(12):139.

[10]杨青.程朱理学与爱国主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0,(4):98.

福建省教育厅B级社科基金项目“朱子理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BS14154);三明学院校级课题项目“朱子理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A201323/Q)

陈永宝(1984-),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讲师,现任三明市哲学学会副秘书长,三明学院思政部教师,主要从事闽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研究;周接兵(1981-),湘潭大学中国哲学博士,讲师,现任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讲师,江西省2011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朱子文化创新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宋明理学、朱子学、湘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朱子理学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多肉
朱子对《诗经》学旧说的自我完善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