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城镇的生态建设研究

2017-03-08易敬亭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城镇功能建设

易敬亭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0006

新时期小城镇的生态建设研究

易敬亭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0006

处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生态建设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了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小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方面不断发展的重要产物,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促进民族繁荣。积极开展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工作,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小城镇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小城镇的内涵和小城镇的功能入手,针对小城镇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介绍,并全面说明了小城镇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提升小城镇生态建设水平的良好方式和手段。

新时期;小城镇;生态建设;方式;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在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积极开展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工作,促进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实现良好的协调发展,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小城镇更好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积极开展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工作,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其整体建设效果。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协调发展,更新观念”的原则,将能够有效提升小城镇生态建设的整体水平。

2 小城镇的基本情况

2.1 小城镇的内涵

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过渡体的主体和代表,能有效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区域经济良好发展。与城市相比,小城镇之中包含了更多的“乡村性”特征,在实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经济本身的集聚程度以及结构的现代化发展程度都还不够高,还不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需求。而小城镇和乡村进行对比的话,其能够表现出明显的进化和发展效果,它是一种以非农产业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的社区。小城镇,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和乡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其和乡村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2.2 小城镇的功能

小城镇在实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系统,表现出较多的功能和作用:第一,经济功能。小城镇拥有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要素,经济功能是各项功能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础。从对内功能方面来说,小城镇主要能够有效发挥出生产功能、交换功能、分配功能和消费功能。从对外功能方面来说,小城镇是商品经济流通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工业经济产品原材料的重要供应中心,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功能。小城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形成,具有社会功能是十分自然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生产经济活动进行当中,将会涉及到各方面的情况,产生各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小城镇的社会功能也逐步显现出来。第三,文化功能。小城镇,是有效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其能将城市中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进行有效接受,相应的在不断渗透到自身的人文发展环境之中,同时还能够有效传播到更为广大的农村地区之中。

3 小城镇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分析

生态建设,是小城镇不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发展成果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现实情况之中,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因素,尤其是

3.1 工业发展方面

工业发展,始终都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但是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单薄和现代生产技术的落后,极其容易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乡镇企业在不断的生产过程中,排放出了大量的废气和污水,污染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

3.2 城镇居民生活方面

居民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水,这些废物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不可避免的将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效果。很多小城镇居民本身的城市化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都较为淡薄,无法有效控制生活垃圾的排放,同时现阶段小城镇本身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十分的完善,无法针对各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1]。

3.3 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

小城镇在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有的地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影响到了实际的发展效果。规划工作不够完善,将会导致小城镇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从而出现一些工业企业和居民相互干扰的情况,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会对居民自身的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2]。此外,由于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不能做到分类丢弃和无害化处理,导致城镇环境卫生恶化。

4 全面提升小城镇生态建设水平的良好方式和手段

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小城镇的良好发展,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增强小城镇自身的建设效果。从生态学的方法出发,全面分析和控制小城镇自身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征和建设规模等方面,有效促进小城镇朝着可持续的方向良好发展[3]。

4.1 充分重视到空间结构和布局科学性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自身的空间结构和布局较为合理,将能够促进其自身的生态系统保持高效率的运转和发展效果,能够有效为居民提供健康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还能够有利于多种产业的和谐生产和发展。针对小城镇的生态结构进行研究,主要是针对于人口、土地、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小城镇自身的人口分布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使用率,从而关系到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相应的还会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4]。想要有效促进小城镇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效果,首先,需要充分采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小城镇自身的各方面生态空间结构进行合理性的规划,使得各方面空间都实现更加科学的布局安排,这其中主要是有效控制好基质、斑块和廊道等方面数量级这些要素。其次,需要做好小城镇的整体发展规划设计,从小城镇自身的发展条件出发,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针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全面设计和规划,根据城镇规划,划分各项经济活动区域,给居民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确定具有的空间范围,这样能够有效促进人类活动区域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和谐效果[5]。

4.2 有效推动资源和能源利用工作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小城镇生态建设工作进行当中,需要针对其中各个区域的各项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和控制,主要是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方面,有效控制盲目开发和乱砍滥伐的情况出现。首先,需要有效推进自然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节约能源资源的原则作为重要的工作指导规范,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6]。对于水资源、大气资源以及一些生活废物等方面,还应积极开展循环利用的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增强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这些手段,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城镇生态系统的调节水平。其次,还需要针对小城镇自身的农业建设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划分好具体的农业生产种植区域,不断调整好整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果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进行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森林植被的覆盖率[7]。

4.3 不断实现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建设的平衡性效果

在全面推进小城镇生态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积极促进其和生态建设工作实现良好的平衡性效果。当地政府需要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投资力度,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促进生态系统规划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将生态建设工作和小城镇的各项建设进行全面有效的结合[8]。

5 结束语

小城镇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了工业发展方面、城镇居民生活方面以及规划方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促进小城镇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成果。充分重视到空间结构和布局科学性的重要意义,有效推动资源和能源利用工作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及不断实现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建设的平衡性效果,都是全面提升小城镇生态建设水平的良好方式和手段。小城镇生态建设工作实际进行当中,将会遇到较多方面的问题,积极采用这些策略,将能够有效提升生态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其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

[1]姚春艳,毕贤忠,刘丽影.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8~41.

[2]李涛,鲍丽丽.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以梅川镇松阳山药文化小镇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工业b,2015(5):245.

[3]秦韵,彭盈.关于绿色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为例[J].港澳经济,2014(11):22~23.

[4]张笑言,李金遥.新时期资源枯竭型小城镇发展研究——以仪征市青山镇总体规划修编为例[C]//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6.

[5]黄亚平,周敏,肖璇.从“小依附”到“大融合”:城郊型小城镇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武汉市五里界为例[C]//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6]何海霞,陈玉书,钱耀军.生态文明导向下旅游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以海南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为例[J].港澳经济,2016(23):1~2.

[7]时二鹏,耿虹,陈恺丽,等.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临颍县为例[C]//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

[8]陈姗姗.新时期小城镇发展问题及规划设计原则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125.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2.224

猜你喜欢

小城镇功能建设
也谈诗的“功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