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第31卷2017年总目次(括号内数字为刊期、页码)

2017-03-08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研究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第31卷2017年总目次(括号内数字为刊期、页码)

●特邀论坛

对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专业设置优化调整的思考

王昆仑(1.1)

从战争创伤到仪式治疗

——中国体育机构的国家化现象

路云亭(1.6)

复调游戏:中国体育人的历史身份

路云亭(2.1)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仪式化威权功能

路云亭(3.1)

中国人对奥运理念的选择性接受

路云亭(4.1)

身体的舞台:足球对人性的多维度处置

路云亭(5.1)

自然界的演剧:新媒体对足球竞技的表演性阐释

路云亭(6.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为什么要跑马拉松

——基于《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文本分析

霍兴彦,林元华(1.13)

德国职业足球“50+1”政策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勤海,李 帅(1.18)

我国冰雪产业发展与市场开发研究

何于苗,陈元欣,滕苗苗,等(1.23)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述评与展望

——基于CNK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

田 媛,肖 伟,姚 磊(2.10)

融入与解放:社会化视域下的体育休闲

方 青,郑 航(2.18)

我国体育外交研究回顾与未来发展

李旭东(2.23)

新时期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策略探讨

刘 震,韦雪梅(3.19)

体育外交基本要素内涵分析及其定义探讨

李旭东(3.25)

低碳休闲理念下城市绿道体育产品的开发

郑柏武,钟兆祥,吴建新(3.29)

传播学视域下中美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对比分析

武传玺(3.36)

互联网+健身休闲产业视域下健康猫APP的发展研究

宋年春,张清华(3.42)

新时期我国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对策

金宗强,姜卫芬,马斌虎,等(4.10)

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开发的利益博弈及规制机制

齐立斌,曹庆荣(4.16)

协同导向: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演进与启示

郇昌店(4.21)

布迪厄语境中我国“广场舞事件”的媒体角色考察

侯胜川(4.30)

二打一扑克游戏竞技化改革辨析

徐晓敏,郝海亭(4.34)

CBA联赛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

王 东(4.39)

我国竞技体育明星广告代言收入归属与分配问题研究

王 瑞,张 杨(4.44)

从“国计”到“民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转向

李 洋,荆 雯,王 乐(5.9)

公共体育服务三中心主体模式研究

王洪彬(5.14)

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理论基础、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韦雪梅,刘 震(5.19)

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陈毅清(5.26)

“场域、资本、惯习”理论与体育休闲生活方式的促进

张 旭(5.3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奥运冠军媒介形象特征分析

周航屹(5.38)

我国线上马拉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卞鹏强,董 林,姜梦金,等(5.45)

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研究

——基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的视角

郑柏武,刘新状,林丽芳(6.9)

中国旧石器时代体育发端探索

——以泥河湾遗址为案

秦双兰,程冬艳,赵 禹,等(6.18)

北京区(县)体育社会组织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汪 流(6.24)

健康中国背景下“互联网+体育”的优势、困境与发展策略

——以“共享单车热”为例

曹树渊,沈克印(6.31)

政府购买模式下广东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研究

路伟尚(6.37)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内涵、演进与发展

刘 震,韦雪梅(6.42)

走出“体医结合”第一步

——体育对接健康中国的路径研究

金 晨(6.49)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国时期中学生体育活动研究

刘京京(1.28)

我国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热点述评

赵喜迎,唐建军(1.33)

我国校园四大运动流行文化的形成机制与启示

刘 璐,王利国,宋元平(1.42)

政策态度: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洼地

陈善平,潘秀刚,张中江(2.27)

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理论思考

——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到CDIO教育理念

焦广发,王海英,刘 徽(2.36)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构与实施策略

王 强,宋 旭,李晓静,等(2.4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的评判、革新与展望

徐家林,闫 松(2.47)

德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制度调查及启示

赵 强,王兴一,燕 飞(2.53)

我国毽球竞赛规则演变历程研究

张 强(2.58)

里约奥运会单杠决赛难度动作选择特征研究

余文禄(2.64)

校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的重构研究

张 强,陈诗强(3.47)

论美式体能训练中的“舶来语”

李 山,陈信芝(3.53)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体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周 静,刘振忠(3.58)

第31届奥运会男篮参赛球队攻防能力研究

金 超(3.63)

我国女子板球世预赛与亚运会技战术对比分析

侯 鹏,于少勇(3.71)

对足球移动能力训练的思考

毛燕平(3.76)

中外女排不同位置运动员非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

张 霈,安义德,成玉飞(4.49)

体育院校英语专业ESP教师发展模式研究

王卓君,田 慧(4.55)

基于ISO9001:2015构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风险管理研究

胡振禹,方儒钦,黄希斌(4.60)

2015年大学生篮球赛事改革对CUBA竞争格局的影响

——以第18届CUBA东南赛区男子组为例

刘 鹏,黄 聪(4.65)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三化”课程改革专业师资现状与聘任资源研究

戴国斌,冯 芸,韩红雨,等(5.49)

运动员进中小学义务授课:必要性、可行性与实施建议

王利国,程传银(5.54)

基于技术因素链的远度跳跃项目技术诊断

杨 帆,马振水(5.59)

“健康中国”引领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

陈立春,刘 丹(6.56)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体育科研方法》任务化教学实验研究

王 雁(6.62)

民国时期“新学制”下小学体育教材述略

付俊良(6.69)

里约奥运会男子双杠决赛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余文禄,吴国辉,杨 丽(6.74)

“非直即斜”视角下乒乓球比赛变线特征、效果及发展动态研究

张赛强,徐君伟(6.81)

●运动人体科学

国内外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的分析

王东敏,Nancy Morrow-Howell,陈 功(1.46)

运动对RBP4诱导的脂代谢异常鼠肝脏ACC1表达和脂肪合成的影响

张明军,魏丽香(1.54)

西瓜汁作为一种潜在功能性饮料在缓解运动员肌肉酸痛中的作用

司景梅,刘 静(1.60)

磷脂酶A2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及运动调控

崔莉莉,李忠堂(1.67)

不同运动强度健身跑对促进女大学生骨骼健康效果的比较研究

吉洪林,王明伟,潘孝贵,等(2.69)

运动干预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建议

王 琬,姜 媛(2.76)

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张 锋,张 健,闫莉莉(4.72)

足球教学训练对青少年身体自尊和社交焦虑的影响

张 鲲,张嘉旭(4.77)

基于ActiGraph GT3X监测网球运动能量消耗的研究

袁 川,陈庆果(4.83)

影响棒球投手投球速度的关键因素研究

王祥茂(4.92)

影响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动作效果的动力学研究

贾 谊,郭俊芬,杨 程(5.64)

体育专项学生功能动作筛查的相关分析研究

杜康劲(5.71)

水下体能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商 攀(5.76)

●民族传统体育学

对“面子心理”下中国武术发展的再思考

——兼论社会取向引导的影响

陈连朋,王 岗(1.72)

文化传统视域下武术教育仪式的生成、流变与重构

王晓晨,赵光圣,陈 朋(1.78)

传统射箭赛事的培育价值与传播策略

——以“阿克塞之鹰”为个案

黄 聪,李金金(1.86)

2003-2015年我国健身气功论文的文献学特征分析

付 雯,卢 敏(1.91)

蕴涵与寻绎:文化传承视阈下沧州武术戏的文化探微

王少宁,丁保玉,解乒乒(2.82)

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王柏利(2.87)

孔子学院武术“体验课堂”的创建原则与实践操作

陈 双(2.92)

中华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研究

——以韩国5所华侨学校为例

刘卫华,张继生,谢晓清,等(3.80)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赵志鹏,张 霈,李 燕,等(3.85)

晋陕蒙边界地区武术文化发展及成因

郭维维,田文波(3.9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及其发展的思考

王俊鹏(5.8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哲学思考

张 雷,韩来国(5.86)

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姚辉波(5.92)

捶丸与高尔夫球的相似性比较

王昆仑(6.87)

舞龙运动的标准化发展研究

彭 响,雷军蓉(6.92)

●高尔夫球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制度创新

黎朱明,程锡森(3.7)

高尔夫球短杆进攻果岭技术教学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杨华峰,朱宝峰(3.13)

猜你喜欢

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