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7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丙泊酚呼吸衰竭芬太尼

闵 静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闵 静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ICU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5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镇静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的苏醒时间与SAS评分达3~4分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丙泊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快及心动过缓等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促进镇静,降低疼痛,平稳血压,减少预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丙泊酚;芬太尼;ICU;机械通气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病原体感染、肺组织病变、胸膜病变、肺血管病变、疾病并发症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导致呼吸衰竭的呼吸类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日益增高,是ICU患者的常见疾病[1]。其不仅病情复杂、病程长,常会使患者出现焦虑、呼吸困难等。呼吸类疾病的种类繁多且证候复杂,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其恶化趋势和流行程度难以控制,成为现代医药学中刻不容缓的重点任务[2]。临床上发现,机械通气具有防治呼吸衰竭的良好功效,但是由于其侵入性和非生理性,可能给患者带来疼痛和负性情绪,导致人机对抗,出现不良预后反应。因此,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常采用镇静药物辅助治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具有较理想的功效,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创伤[3]。另外,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管理体系建设、患者愿望与心理、护理合理性、护患关系、环境卫生以及工作人员操作规范等方面的护理工作改善,能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更优质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并保持最佳状态[4]。为进一步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血气、循环及镇痛效果,本研究进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0~75岁,平均(57.0±7.2)岁,男54例,女5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严格经过CT或彩超及实验室检查等,按照呼吸衰竭疾病的诊断标准筛选。入院后完善患者的体格检查、吸烟习惯、运动体能、病程、基础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常规检查等方面信息情况。纳入标准[5]:①临床诊断与实验检测信息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具有齐全的临床资料,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②年龄20~85岁;③观察对象自愿参与研究,配合肺功能检查;④均属于呼吸衰竭患者,有呼吸障碍、吸氧效果不佳、高烧、低氧血症、呼吸急促、肺功能损伤及寒战等症状。排除标准:①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患精神疾病者;②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试验前2周有全身感染者;孕妇、哺乳期患者等;④在住院前3个月内有手术史者,或入院前1个月内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⑤除呼吸衰竭病症以外的其他呼吸道疾病者;⑥对丙泊酚、芬太尼药物过敏者。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症情况、意识清晰度等方面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6]定期对两组患者给予血压、氧饱和度、氧分压、心率及躁动程度(SAS评分)等临床检查。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理论指导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病房卫生管理、心身护理、术后康复早期护理等。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①对照组:根据机械通气的效果及血气分析,调整参数维持患者的足量通气量,给予丙泊酚(费森尤斯卡比医药公司)1 mg/kg,待患者躁动水平的SAS评分保持在3~4分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h),根据SAS参数调整剂量维持患者的SAS评分保持在3~4分内。②观察组:根据机械通气的效果及血气分析,调整参数,维持患者的足量通气量,静脉注射丙泊酚(费森尤斯卡比医药公司)0.5 mg/kg和芬太尼(人福药业公司)0.4 μg/kg,待患者躁动水平的SAS评分保持在3~4分时,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h)和芬太尼1 μg/(kg·h),根据SAS参数调整剂量,维持患者的SAS评分保持在3~4分内。

1.2.2 护理方法 对所有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详细严格的ICU机械通气知识培训,能清晰地对患者讲解呼吸衰竭类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及注意事项等。优化护理管理体系,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主动解答家属和患者相关疑问,消除其恐惧感与精神抑郁[7]。尽力做到护理人员的全程陪护工作,减轻其痛苦,及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对光反射、瞳孔、意识及肢体活动,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保持患者的气管插管畅通,避免患者形成大量痰液。应用个性化病房内的优质护理服务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为其擦身、按摩、口腔护理及安慰等护理服务,用温水进行皮肤擦洗,按压防止压疮[8]。指导患者按时服药、禁烟、生活习惯改良,督促患者健康饮食,并定期回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不同时间点镇静效果:分析两组患者镇静治疗前后每6小时的呼吸类指标,主要包括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心率(HR)及气道峰压(PIP)[9];②药物镇静效果:两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72 h内丙泊酚总用药量及SAS评分达3~4分时间;③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快及心动过缓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的镇静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镇静治疗后呼吸类指标均有改善,镇静6 h后SBP较0 h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12 h时患者均恢复到镇静前水平。镇静6 h后,两组患者的PIP、R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药物镇静效果比较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72 h内丙泊酚总用药量及SAS评分达3~4分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的苏醒时间与SAS评分达3~4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丙泊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SBP与HR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与丙泊酚总用药量比较

2.3 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快及心动过缓等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呼吸衰竭患者例数不断增多,且死亡率升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病因是病原体感染、肺组织病变、胸膜病变、肺血管病变、疾病并发症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所致,随着病程不断发展,外周气道阻塞及肺实质破坏等会减少肺内气体交换的容量,产生低氧血症,进一步可发生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血管的纤维化及闭塞,最终引起肺功能失调,死腔样通气和肺内分流增加[10]。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意识、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ICU主要采用机械化通气治疗,可以改善通气,维持血氧量,增加吸氧。筛选拔管后的通气方式已成为影响疾病治疗及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问题[11]。但是该侵入性、创伤性的操作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损伤与痛楚,引发人机对抗,使患者情绪暴躁,影响治疗进度,因此,镇静成为该环节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是注射丙泊酚,后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镇静,但其成本较高,预后并发症的控制率不高,镇静效果不强,易引起低血压与心率过缓,治疗显效率有待提升,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2]。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有效促使患者镇静,维持血压与心率平稳及缓解疼痛等,促进循环更加平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最终促进疗效增强,更科学高效地治疗呼吸衰竭类疾病[13]。另外,护理工作要求护理工作者具有理性思考,能够使制订的护理方案更具有干预有效性和针对性,能够保证护理工作在科学、高效、周全、严谨的轨道上实施。护理工作者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愿望、心理状态、疾病状况及康复训练等方面信息,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案,做好理论指导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病房卫生护理、心身护理及预后护理[14]。促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康复护理过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愿意配合临床治疗,早日摆脱疾病痛苦。

本研究中,对于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用药和综合护理之外,还给予两种不同的镇静药物治疗,并对两组药物镇静疗效与预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药物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镇静 6 h后,SBP较0 h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但12 h患者均恢复到镇静前水平。镇静6 h两组患者的PIP与R均显著低于镇静前。但观察组镇静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的苏醒时间与SAS评分达3~4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丙泊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快及心动过缓等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如果不重视其镇静症状的影响,会促使患者发生疼痛、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情绪焦躁及病情加剧等不良后果。丙泊酚起效快,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影响肝肾功能。芬太尼镇痛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可减缓心率等[15]。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16],促进患者各项指标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对于ICU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症,减轻疼痛,平稳血压,减少预后并发症,加快患者苏醒,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此外,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证据来指导患者进行护理实践,缓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疼痛和不良反应,能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可作为临床上推广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案。

[1]叶宏波,金晓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778-2780.

[2]朱宇,张谦.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1):43-45.

[3]Garcia-Delgado M,Navarrete I,Garcia-Palma MJ,et al.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ailure after cardiac surgery: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2,26 (14):443-447.

[4]钟小东,陈学清,王晨,等.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766-768.

[5]赖军华,李敏.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遗忘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26(6):590-592.

[6]柳东之.芬太尼及咪唑安定联合应用对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1):1398-1401.

[7]岳萌,姚培宇,崔楚云,等.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51-557.

[8]侯丽,何蕾,朱红娟,等.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4):647-648.

[9]高春华,冯洁惠,尹慧芳,等.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运动方案的制订及安全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10-812.

[10]潘建琴.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45-47,160.

[11]Mosier JM,Hypes C,Joshi R,et al.Ventilator strategies and rescue therapies for manage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nn Emerg Med,2015,66(5):529-541.

[12]田悦,郭善斌.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2):107-108.

[13]黎昌,周立新,方滨,等.机械通气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4):35-38.

[14]胡碧蓉,张玲,金时,等.丙泊酚与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18-20.

[15]李淑媛,盖鑫,张建,等.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6-78.

[16]吕爱俊,王刚,蒋静,等.丙泊酚在小儿喉罩置入麻醉诱导中的应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3):139-143.

Application of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MIN Jing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 of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in the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disease.Methods A total of 104 cas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recrui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and propofol group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table method,5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indexes were analyzed mainly 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drug sedativ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dative effec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waking time after discontinuation and the time with SAS scores reaching 3~4 poi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1).The total dose of propofol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including hypertension,hypotension,nausea and vomiting,rapid and bradycardia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orP<0.01).Conclusion Propofo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has good efficacy for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which can promote calmness and reduce pain and prognosis complications,and it can make the blood pressure more stable.

Propofol;Fentanyl;ICU;Mechanical ventilation

2016-04-25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 110001

10.14053/j.cnki.ppcr.201702015

猜你喜欢

丙泊酚呼吸衰竭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