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来粥飘香

2017-03-07安徽

金秋 2017年21期
关键词:食粥稀饭寒食

文/安徽·张 坤

“一碗热粥管饱又驱寒,冬天再冷也不怕”。我的外公在世时一到冬天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外公的话里包含着朴素的养生之道: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无论是食疗或是药力都易于发挥效能。说起进补可有两类,一类为食补,一类为药补,但“药补不如食补”。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休养的老人们的美餐。记得《红楼梦》中,一旦某个人身体微恙时,就让她们喝粥。典型的就是身体虚弱的林黛玉和年事已高的贾母,经常喝粥。钟鸣鼎食之家,粥的内涵十分丰富,喝的是燕窝、人参之类的富贵粥。我们现在身体不好,医生也嘱咐我们喝粥,这大概是一种心平气和的疗养吧。

我们的先人特别注重食粥,在长久的历史沉淀中甚至还形成了独特的“粥文化”。这一点从“粥”的造字及“粥”的各种称呼中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粥”的古体字写作“鬻”,古代造“鬻”这个字时,就是专门为煮粥用的,是米在“鬲”上煮时的形状,上面“米”字两边的“弓”,就是煮米粥时冒出的水蒸气。古代也有把粥称为“米”的,不过不是“粥米”,是“双弓米”。宋人陶谷《清异录》上就说:“阳翟人单洁,家中贫困,有次亲友来访,只能以稀饭招待。他不好意思直言,只告诉亲友说:‘请君啜饮双弓米。’”在古代对穷人而言,米就像珍珠一样贵,所以煮稀饭时,尽量少放米,多兑水。古人对粥的称呼也非常详细,厚一点、稠一点的稀饭叫“饘”,薄一点、稀一点的稀饭叫“酏”。除此之外,粥还有“水饭”“法乳”“滹沱饭”“解脱浆”等异称。看样子,这不起眼的粥,真要吃起来,还真是淡薄之中滋味长哩。

当然众人皆能食粥,都能享受食粥之乐,但能把食粥之乐述以文字的当然要数那些文人雅士们了。宋朝的张耒曾在自己的《粥记》中告诉好友潘邠老:“山中僧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南宋诗人陆游更是食粥颂粥的高手,他在自己的《食粥诗》中这样写道:“世人个个学年长,不语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有一年初冬,苏东坡与友人相约郊游,兴尽未归,饥肠辘辘,忽遇一农舍,借锅灶以煮豆为粥,吃到快意处,苏东坡信口吐出这样的句子来:沙瓶煮豆软如酥。大才子就是大才子,这话,听起来就让人垂涎。相较陆、苏二人,清人阮葵生和魏松涛二人合写的一首《吃粥诗》也很有意蕴:“香于酯乳腻于茶,一味和融润齿牙。惜米不妨添绿豆,佐餐少许抹盐瓜……诗为两人同写,估摸也是同食粥时所作。晚来天欲雪,煮粥灶膛上,没有多余的酒菜,就半锅清粥,一两碟小咸菜,雪落无声,唯有吃粥声,把粥言欢榻上暖,写粥为诗趣味长,多好的交流方式,比现代都市人吃一份热气腾腾的丰盛火锅感觉还要好。

清代的大才子袁枚不仅自己喜欢吃粥,还特别指出什么才能称为粥,“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是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为粥专门拟定的标准,显示了粥的特点,又粘又稠,滑而不腻。

古人往往在节日的时候大量食粥,且不同的节日食粥还有不同的讲究与内涵,这更给食粥增加了一份文化的分量。古代无论立春、元宵、寒食,还是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五,人们都喜欢吃粥。苏东坡在《立春》诗里就有“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的佳句。元宵节时喝白粥以迎蚕神,求蚕神新年给一个好蚕事。寒食吃粥,我们可以从晋人陆翙《邺中记》里看得出来:“寒食,煮粳米及麦、橘、杏仁为粥。”冬至喝腊八粥,更为常见。冬至这天,人们吃红豆粥,禳避疫疾。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赤豆粥以禳之。”腊八吃粥源自印度,释迦牟尼腊八这天悟道成佛,为了纪念他,大家都在腊八这天吃各种各样的粥。至于腊月二十五这天吃粥,吃的是“人口粥”或者是“口数粥”。江南人在腊月二十五这天,无论穷富,家家都煮红豆粥,不管大人小孩,人人有份,即使不在家,也要给他(或她)准备一份,这份粥一直留到年三十,直到外出的人赶回来吃上团圆饭。不仅如此,连自家养的小猫小狗也有一份这样的红豆粥,俗话说,“猫狗是一口”嘛。南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六中就说:“(十二月)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有猫狗者亦与焉。”

食粥不仅可以果腹,可以养生,少为人知的是它还具有养性之功。正像现在一些饮食店流行的广告语,酒品如人品,茶品如人品,粥品也如人品。吃粥,意味着一种守得住清平的淡定,一种“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的品性。我在读《宋史·范仲淹传》时,知道他年轻时受过不少苦。《宋史》说,范仲淹年轻时发愤读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还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当年的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在《乞米帖》里说:“拙于生事,举家食粥已数月,今又罄竭!”这个当年贫困潦倒的书法家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他的墨宝已价值连城,哪一幅都够他吃一辈子的。又如盛传的典故欧阳修以粥养廉。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的欧阳修,一日三餐都食粥。后来做官后,生活境况改善了,但他仍每天吃粥。有人看不下去,就送了一些好吃的给他,他接受了但照样吃粥,对人解释说: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现在改吃好的,以后吃不了苦怎么办?

古人说“嚼得菜根百事可成”,其实“喝得稀粥”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喝粥不失为一种文化,它同清静淡泊的茶文化一样,切合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传统秉性。品粥时那润物细无声的味觉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空灵明净的佛园。当冬日的寒风牵起你的衣角,洁白的雪花飘过你的窗前时,不如坐下来喝一碗粥,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心中便有一阵春风悄然拂来了。

猜你喜欢

食粥稀饭寒食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趣说古人食粥
稀饭凉了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一碗甜稀饭
冬来且食粥
埋在碗底的爱
只将食粥致神仙
一碗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