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DNA中有大量“垃圾”站不住脚

2017-03-07刘元凯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物体两性变异

刘元凯

人类DNA中有大量“垃圾”站不住脚

刘元凯

有关人体DNA中的“垃圾”或称无用基因的报道不少,有的计量达到75%,令人不解。笔者研究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机制,从其变异过程和遗传机制看,清楚地表明了基因与有机体结构的关系是严格的相互对应的,不存在“垃圾”DNA。

“垃圾”DNA;无用基因;生物变异的机制;生物进化的机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人类遗传物质DNA的生理生化性质及性状遗传有了深入研究,但对其形成的机制和过程知之甚少,不了解DNA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就说不清它存在的真实意义。

第一,在生物进化的道路上没有形成“垃圾”DNA的过程。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是生物体适应前进路上变化的环境进化而来。其机制是:每一个变化着的环境刺激生物体时,生物体就产生应对反应信息,并记忆在后代的初胚细胞中[1],成为后代在相应环境中发出产生相适应机制的指令,并成为稳定的遗传代码。生物在进化全过程中积聚起的一个又一个遗传代码就构成DNA,也就是说,生物体的每一个细微部件都由一个代码——基因调控着,没有一方缺失,也就没有产生无用基因的过程。

第二,在生物遗传的过程中,没有擅离职守的逃兵,就不会出现无用基因。两性生物子代的特征特性无不是双亲的混合,表明了卵子和精子受精时双亲的遗传性状物质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充分融合,但又在复原人体结构时不产生任何差错,表明了生物体的每一个构件的遗传指令发出者——基因,在这个时候都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当逃兵的。因此,所谓基因无用或75%的DNA是“垃圾”是没有道理的。可能是没有注意到初胚细胞形成时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指令作用的大量基因,在生物以后的生长发育阶段处于合理的休止状态而被误解了。

第三,人类存在大量无用基因与常识不符。从生物进化的方向看,生物无不是向着不断完善自身生存能力的方向造就自己[1],没有任何理由同时造就一些无用基因,而且是如此之多。再退一步说,如果还有我们分析不到的原因,人体中的确存在大量无用基因,它们就是一些缺乏活力的基因,就不能在两性细胞内含物充分融合时融入其中,只能成为新一代初胚细胞中的垃圾,给整个新生命体造成这样或那样的损害,这在事实中并不存在。如果双亲的“无用”基因有活性,能融入两性细胞的融合体中,又能回头合成两性性状的基因,就一定不是无用的,否则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根本法则。如果是身体原始构件退化到完全看不到踪迹,其调控基因也会完全消失,因为生物体都有正常的愈伤消肿的自然力[1],这是在大多数人生活中都发生过的情况,所以正常生物体内没有DNA“垃圾”。

人体的所有结构及其功能都是自然形成的,它精致绝伦,未必在百年之内能被研究完善,足见自然条件的神奇。自然条件的神奇不外乎环境条件对人体的影响,笔者分别查明了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就解开了“生物的一般性变异的机制”、“突变的机制”、“进化的机制和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人们对基因的误解也还与没有联系环境条件进行继续分析有关,忽视了环境因素对基因的启动作用。近来的表观遗传研究报告对此有所描述。

理清DNA中的“垃圾”问题,有利于我们对生物学中深层次问题作出是非分明的正确判断。过去半个多世纪,创新生物资源之路之所以走得那么艰难,原因就在于对创新理论的判断错误[2]。

[1] 刘元凯.发现生物突变和进化的机制[J].黑龙江科学,2016,(05):154-156.

[2] 刘元凯.植物人工免疫的抗病性可以遗传[J].黑龙江科学,2016,(07):4-8.

Human DNA has a lot of “garbage” which is untenable

LIU Yuan-kai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reports about “garbage” or unwanted genes in human DNA, and some reaches to 75%, which is puzzling. The author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and it is clear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s and organism structure is strictly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from its variation process and genetic mechanism, and there is no “garbage” DNA.

“Garbage” DNA; Useless genes;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variation; Mechanism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2017-05-20

刘元凯(1930-),男,研究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前理事,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攻关局聘农业专家,国务院授科技特殊贡献奖。对TuMV病毒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Q953

A

1674-8646(2017)12-0000-02

猜你喜欢

生物体两性变异
生物体的氧感受与适应
变异危机
变异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变异的蚊子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生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变》教学案例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思路及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