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研究

2017-03-07杜玉华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土质软土路桥

杜玉华

(龙建路桥股份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1)

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研究

杜玉华

(龙建路桥股份伊哈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1)

本文对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不同施工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了施工前地基处理、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具体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从而有效保证软土地基施工的稳定性。

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研究

1 施工前地基处理

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施工准备,避免施工环节中出现问题。施工前的准备主要包含:技术方面的准备、施工人员方面的准备、施工现场环境的调查等。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路桥及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现场环境调查的方式,针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水文条件、土质松散程度、植物结构等进行调查,排除影响软土路基施工的因素。施工人员通过对施工地质条件的复杂多样性进行分析,对实际环境进行精确化的测量,整理出相应的数据资料,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外,为了保障软土地基路桥工程施工质量,还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规章制度,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2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具体施工技术

路桥施工中面对软土地基施工具有一定复杂性,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结构复杂,设计师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之后,需要对不同的软土结构制定对应的施工方案。

2.1 土质置换法

路桥施工过程中,在面对农田这种有机土壤含量高的土质或者孔隙较粗的泥炭土质时,可以应用土质置换法,将承载力大、稳定性高的优质粗粒土壤替代软土,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从而有效减少路桥建设施工的后期出现沉降等现象。在使用土质置换法时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特别注意,使用土质置换法也会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其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回填土本身的质量问题。所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当地的地域条件,再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复合材料对泥土进行置换,在置换后,技术人员要督促施工人员对回填土进行碾压和夯实,保障其压实度和厚度。只有这样层层进行,才能达到置换的目的,也才能够保障路基的质量。

2.2 地基深层的密实技术

这一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软土地基深层土层的加固来实现。主要方法有:振动、挤压、夯实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和抗压力,从这一方面来加固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相对于土质置换方法,此种方法比较经济实用且能够快速解决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问题。但应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其决定软土地基稳定性的因素也相对较多。首先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再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亲临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并收集相关的技术参数与设计方案进行比对,保证地基稳定性和抗压性与设计方案最大限度的接近,甚至吻合后再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2.3 排水固结技术

此方法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见效最快的一种。排水固结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从而增强土质的密实度,以此来增强其稳定性和抗压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不是通用方法,相对于以上两种方法而言,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排水固结技术只适用于因含水量过高而导致土质柔软的软土地基,所以考虑是否使用此种方法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地质进行仔细勘察,在使用排水固结方法施工时,技术人员也要及时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反馈,合理地控制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再结合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使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既能满足建设要求,又能与当地的环境相匹配。

2.4 粉喷桩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此种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其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原理是:通过粉状固化剂在软土地基中形成加固土桩,从而局部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采用粉喷桩施工技术,局部加强建筑区域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压性,从而实现路桥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与否,由技术人员对现场勘察结果的详细程度来决定。在采用此种方法之前,技术人员首先要了解施工的相关要求,根据施工要求以及粉喷桩的材料配比(即水泥和石灰的比例)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不合格或劣质的问题。完成这一项工作后,要进行试桩操作,以此来确定桩的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从而保证桩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而粉喷桩的难点在于浆液的输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影响浆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设备故障、运输时颠簸导致泄露引起材料不足,等等,都会造成停工或制成的粉喷桩质量不佳。所以在施工之前,技术人员不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还要注意施工设备的质量问题以及道路交通问题,排除各种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从而有效保证软土地基施工的稳定性。

2.5 软土表层处理技术

为了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固性,降低软土层的实际含水量,提升含沙量,首先需要对软土表面进行技术处理,常见的软土表面处理技术有:土地表层排水技术、敷设材料技术、砂垫层法以及添加剂法。

第一,土地表层排水技术。针对软土地基含水量比较多的情况,需要将其从土层中排出来,在进行沟槽填土之前,以沟渠引水的方式将土质内部水分分离出来,然后再进行软土地基上方的机械化施工。当地表上出现塌陷问题,可以通过填充砂砾或碎石的方式进行弥补。

第二,敷设材料技术。软土地基材料敷设法主要是针对软土层表面不平、表面不均匀的情况进行施工。软土材料表面的不平缓将会为后期的施工带来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材料敷设的方式,为机械化施工创造相应的条件,应用化纤无纺布、土工布以及玻璃纤维栅等材料填补软土表面不平缓的地带。

第三,砂垫层法。砂垫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为解决软土地基中水分较多的问题,在软土层上铺设0.5~1.2 m厚的砂垫层,该种厚度的材料铺设,不仅能够排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还能够通过不同粒径的砂砾对表层塌陷进行填充。在该项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环节中,需要充分考虑机械重量问题,分析地面对轮胎的承受能力。在施工模板的敷设环节中,需要做到对土质的均匀处理,当粉土的透水性比较差的情况下,也需要在施工环节中铺设模板。

第四,添加剂法。由于软土成分不利于路桥工程施工,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改变软土材料的性质来稳固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在软土地基内部添加添加剂,以促进土质的改善。生石灰、熟石灰、水泥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填充材料,这些材料添加在软土地基中,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也便于设备的机械化操作。此外,在路桥施工工程中,通过石灰等材料的填充,降低了地基中的水分,也充分改善了地基的实际成分,为路桥施工的稳定提供了条件。

3 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路桥施工中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主要是以增强地基稳定性、减小地基沉降为根本目的。以此为出发点,需要特别注意路桥过渡段的地基条件与路基条件,技术人员要根据相关的技术参数,详细计算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有效避免在路堤填土自重荷载与车辆荷载的联合作用下,造成软土地基不同程度的沉降。此外,路桥工程建造效果通常要考虑美观以及与城市的契合度,不可避免的会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这也会造成桥台自身的刚度在不同分段上有不同的强度,因此,对于软土地基需要对应不同桥梁段的强度,相应的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1] 包冬健.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2016,(33):155.

[2] 刘高元.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建材,2016,(01):77-78.

[3] 陈先荣.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7):199.

[4] 章莹.关于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6,(18):328-329.

Study on soft so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DU Yu-hua

(Longjian Road and Bridge Co., Ltd., Harbin-Yichun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Harbin 150001, China)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ecautions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befor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nd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are expounded,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Soft soi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2017-04-01

U416.1

B

1674-8646(2017)12-0084-02

猜你喜欢

土质软土路桥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应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级别分明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