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僵尸企业”与金融风险

2017-03-07毕于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9期
关键词:僵尸企业僵尸金融风险

◆毕于榜

“僵尸企业”与金融风险

◆毕于榜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经济转型速度加快,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尽快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为社会上下的共识。

2010年,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排名还处于全球第五位,但最近迅速攀升至第一位。这是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有效地分配资本,资本无法优先分配给最具生产力、发展最快的公司,而是分配给了效率低的企业,其中有许多资源流向“僵尸企业”,导致中国金融的长期风险缓慢积累起来。2016年底我国金融系统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间接说明“僵尸企业”问题正趋严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负担。如果有较多“僵尸企业”违约,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就会大幅增多,可能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并危及金融稳定。

一、“僵尸企业”的特点

“僵尸企业”(zombie companies)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负债企业。最早用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

“僵尸企业”的主要表现为:无效地占用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却不能产生与之匹配的经济效益,本应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却依靠银行输血、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而勉强维持生产经营,形成“僵而不死”的奇特现象。

从我国“僵尸企业”目前的情况看,大体有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大多为规模较大、员工较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政府出于维稳考虑,既不让其破产,也难以使其获得新生,只能通过银行或政府的不断输血维持现状。

第二,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大多是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因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能过剩,最终导致产品积压、员工失业率上升。

第三,产业领域低端。从产业来看,“僵尸企业”基本属于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的制造业领域。这些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困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形成资不抵债局面。

“僵尸企业”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过度保护。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本地经济,不断鼓励企业投资公用事业和竞争性领域,当这些同质化投资遭遇经济下行,很快成为企业的负累,而政府出于政绩和社会稳定的考虑,不愿企业倒闭破产,持续利用财政补贴和银行支持等手段,寄望于风险不在短期内暴露,不断累积的负债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第二,结构调整。一些低端产业的企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低小散”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转型升级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服务以及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持续经营困难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第三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由于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旗下产品和服务比较优势不明显,无法抢占市场先机,继而出现产品无市场、经营无利润,连年亏损,债务堆积,被市场“抛弃”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二、“僵尸企业”的危害

“僵尸企业”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毒瘤,对我国经济健康运行形成严重威胁,具体而言有如下危害:

第一,浪费社会资源。“僵尸企业”需要银行和政府财政不断输血,大量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社会资源被无效占用,造成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社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降低。

第二,扰乱市场秩序。“僵尸企业”抢占了其他健康企业的资源与机会,缺失主动创新、提高效率的动力,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破坏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三,.脱离资产监管。“僵尸企业”长期脱离监管机构的监管,资产质量差,经常出现产权归属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资产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无从落实。

第四,损害职工权益。“僵尸企业”失去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拖欠职工工资、社保情况严重,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第五,形成金融风险。“僵尸企业”不具备偿贷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产偿还贷款,造成银行不良贷款高速增加,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僵尸企业”问题很难在宏观指标中非常迅速地直接体现。由于银行为降低其不良贷款率而不断向企业续贷输血,僵尸企业问题在银行财务报表中不会很快体现。根据财政部有关数据,2015年国企利润同比下降6.7%,而财务费用(主要是债务利息支出)却超过利润增长,增长10.2%。尤其是一些地方国企,利润下滑,造成偿债能力不断下降、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性不断增加。2015年地方国企利润同比下降9.1%,财务费用达到10%。同时,也有一些国企承担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本身不适合以盈利为目的,需要财政的支持。还有一些国企承担了地方融资平台的职能,具有临时性的融资目的。一旦“僵尸企业”蔓延,隐藏的金融风险将被释放,这会对市场结构调整造成阻滞影响。

三、如何防范“僵尸企业”金融风险

银行不良贷款的飙升和企业违约事件的爆发,一方面和当下的经济周期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大量的“僵尸企业”占有过多的信贷资源,导致信贷资产严重下滑有很大的关系。不少金融机构都曾对“僵尸企业”发放过贷款,有的还有存量。为了切实防范“僵尸企业”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解决措施。

第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金融机构要认真做到“三严”:一是严把准入关,加强风险预警监测,从源头上抑制不良资产上升,将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等列入压缩退出行业范围的“黑名单”;二是严把续贷关,禁止为“僵尸企业”办理续贷,把资金投向真正需要的产业和企业;三是严把止损关。做好市场调研,防止“僵尸企业”非法转移,最大限度地保护信贷资产。

第二,强化债务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认真做到“两加”:一是加强金融风险排查,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等重点风险领域和不良贷款领域;二是加快金融风险资产处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各类资产平台,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破产退出事件,防止银行贷款责任“悬空”,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适当参与并购重组。“僵尸”企业并非完全没有价值,部分“僵尸”企业拥有人才与专业优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对民间资本而言存在一定投资价值。在“僵尸”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壁垒,通过直接融资置换“僵尸”贷款,化解“僵尸”贷款风险,提升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第四,加快坏账核销进程。在财税及监管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外部审计与监督,适当赋予金融机构经营灵活性,设计、主导或参与“僵尸”企业并购重组全过程,减少债权银行之间博弈,增加并购重组成功率,及时核销实际损失,按比例由相关银行承担,盘活存量信贷资金,全力提升新增信贷资金运用效率。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僵尸企业僵尸金融风险
笔记本电脑“僵尸”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房地产去库存与金融风险分析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
App已死?80%的僵尸应用带来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