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会改革形势下如何讲好民主管理这门课

2017-03-07郑永强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9期
关键词:参训工会工作工会

◆郑永强

工会改革形势下如何讲好民主管理这门课

◆郑永强

随着工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作为工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民主管理,需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民主也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思想和方法,对于指导工会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改革方案落地,具有积极作用。当前形势下,必须讲好民主管理这门课。

工会改革;民主管理;教学;实践

2015年,对于工会而言,是新一轮改革的起始之年。随着国家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核心要求就是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了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工会不论是在先行先试还是全面推进中,不论是在组织设置、干部管理还是在运行机制和支持保障中,都特别突出了要建强基层,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基层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根本思想和方法就是民主。

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会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为我国基层政治民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体制在基层实践的具体体现,担负着夯实党和国家执政基础的重任,是党和国家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的重要职责。同时,工会作为工人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广大职工群众之间,必须而且也只能依靠民主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代表和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由此可见,民主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不仅关系着工会改革能否坚持民主这一核心要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动改革进行,实现改革目标,将改革方案落到实处。同时关系着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活力的形成与良性发展。结合工会改革的新要求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讲好民主管理这门课,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要准确把握“民主”的核心要义

民主管理的核心是“民主”,方式方法是管理。不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怎样的安排和取舍,也不论我们怎么讲授,都离不开对“民主”二字的诠释。脱离了对民主的正确理解,单纯讲民主管理工作,不仅无益于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甚至有可能将民主管理工作乃至工会工作引入歧途,导致职工群众内部的不和谐以及同外部的非正常对立。讲明白了民主,也就讲明白了如何开展好民主管理工作的标准。把握准了民主的核心要义,也就把握准了民主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方法。

(一)民主不是“1+1”那么简单。民主自古希腊古典民主发源以来,虽然经过不断地发展与补充完善,特别是西方政治的多次实践,形成了当前对理想政治生活的描述,但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就是,时至今日,不论是学界还是政界,对于民主都没有一套普遍认同的理论价值体系。有时,民主甚至沦为政客们的政治工具。究其原因,民主有其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事实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也正是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主义与务实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不断争论中,民主才在曲折中成长为我们现在的样子。所以,对于民主,我们不能针对某一个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纠缠。而是要讲清楚其核心价值,即人们对“自由、平等、独立”的追求。避免陷入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尴尬局面。

(二)我们的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明白了民主应该是什么样子后,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民主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攻势下,将民主简化为“选举”,上升为道德审判,忽视民主本身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误导甚至是激化人们内部矛盾。我国取得的巨大进步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层次政治体制背景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民主的道路,这条民主的道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而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这条民主之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协商式民主。正如毛主席“窑洞对”中所形容的:将权利赋予人民,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这也正是我国建国以来血的历史教训,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伟大成绩的原因所在。

(三)做好工会工作,民主是法宝。民主管理不仅是工会的一项基本工作,更是工会开展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民”就是广大职工群众,“主”就是广大职工群众,一方面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调处好内部关系;另一方面要以主力军、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企业管理、参与社会决策。工会开展工作,要坚持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广大职工群众,信赖广大职工群众,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同时,工会开展工作,要坚持用民主的方法,坚持平等对话,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职工内部关系要靠民主,和谐劳动关系也要靠民主。

但我们又不能就民主讲民主,脱离工会的实际工作,把学员带入形而上学的路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工会工作实际,以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内容为实际载体,诠释这些工作背后所实际蕴含的“民主”核心要义。通过理解民主的核心要义,反过来促进对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理解,提升工会民主管理工作水平。

二、要用民主的思想讲民主

民主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互为印证的课程。理论是理想的描述,可以指导实践,实践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验证理论。所以,我们不仅要将民主,更要在课程内容设置、讲授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民主”。借鉴民主的思想,激发和调动参训学员这一个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帮助参训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目的。

(一)掌握基础知识:教和学都要先行一步。工会干部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或者其他专业培训,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上课时间短,参训人员都为在岗在职。第二,培训连续性差,主要体现为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培训人员三个方面。第三,参训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既有普通工人,也有高知,既有从事多年工会工作的老工会,也有工会新人。而民主管理课程内容较多,理论与实践交织,这就给课程内容的设置带来了较大难度。所以,对于民主管理的教和学都要先行一步。教师提前一步介入培训,将教学的基础知识部分,特别是一些简单、易懂的基础知识,通过印发辅导手册、微信信息推送等方式提前发放给参训学员。学员提前一步进入参训,以自学的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形成对理论和实践的思考,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从而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民主管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易出问题点。

(二)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案例的启发性。学员带着问题,教师带着教学重难点,在课堂实现有效的对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特别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会,决定了民主管理所开展的程度、广度、深度不同,形成的问题也不同。课堂讲授不能就问题回答问题,而是要通过对教学案例的选择,实现对不同类型企业、工会,不同问题的普遍适用性解答。即案例的选择要注重启发性,启发学员借鉴案例本身问题的解决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对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亦步亦趋。

(三)形成基本技能:教学要向实践再进一步。通常的教学,课程的结束意味着整个教学的结束,最多再做一个结课考试和教学效果问卷。这样,教师缺少了对真实教学效果的跟踪,对实际问题的掌握,使得教学和实践相分离。同时,学员的学习没有针对性,成了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冷冷清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沉得下去,课程教学结束一段时间后,要到参训学员中进行调研,了解教学真实效果,解答问题,掌握实际情况,进而归纳总结,形成新一轮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为实践服务这一培训目的。

三、民主管理要回归到主体,回归到实践

(一)工会改革要求我们要建强基层,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而基层的主体就是广大职工群众,同时,广大职工群众也是工会的主体。广大职工群众的多样性和主体地位,决定了办好职工群众、工会、企业、乃至国家的事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群众,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工会能否有凝聚力,工会改革能否落地,关键要看广大职工群众是否支持和拥护,其中的核心工作方法就是民主管理。因此,不论是民主管理的教学还是实践,必须要回归的广大职工群众这一主体上来。

(二)民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具有从价值向事实转变,不断地试错的过程属性。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等诸多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和形式,都是民主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的成功经验。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都必须紧紧围绕实践这一目标,将实践结果,即广大职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民主管理工作好坏与否的标准。同时,让广大职工群众满意也是工会改革的目标和出发点。民主管理的教学更应服务、服从于民主管理的实践。

作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不仅要讲好民主管理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将民主的思想和方法教授给工会的广大干部和工作者。特别是在当前国家面临新形势,工会面临新任务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路,丰富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身到我们伟大的事业之中。

(作者单位: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参训工会工作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工会
工会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