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之会计处理分析与税务影响探讨

2017-03-07邵易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9期
关键词:证券化证券税务

◆邵易明

关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之会计处理分析与税务影响探讨

◆邵易明

通常而言,投资数量大、回收期长、存在一定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高等为PPP项目的主要特点,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企业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资产证券化融资渠道具备极强的流动性和较低的融资成本,能够盘活沉淀资本,削减社会资本风险。本文针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内容、会计处理与税务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税务影响

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本内容剖析

(一)确定资产证券化资产池。所谓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即为把一项项目的资产向特殊目的机构SPV中流入,同时重新对该项目资产的风险收益作出分离、重组操作,在此基础上凭借该项目资产的预期收益为基础构建起资产池,并发行债券,其为非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与此同时,资产池资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该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或者权利载体,它能够于之后的某个时间创造极为可观的现金流,进而推动企业对资产池资产的合法转让操作。

(二)完成资产池资产的转让。这一环节内容具体指的是PPP项目企业依靠“真实出售”的手段把资产池资产转移到特殊目的机构SPV当中,进而达到“破产隔离”效果,防止企业把诸如破产风险等另外一些相关风险转移到证券持有者身上。此外,完成对资产池资产的转移目标这一核心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拟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度,进一步削减融资费用,更重要的是有效地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这一环节涉及到许多法律、税务以及会计操作等方面的内容。

(三)信用升级与信用评级。首先,信用升级即为吸引更多投资者同时令融资成本下降,使得投资者收益可以稳定增加,特殊目的机构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途径增强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进一步得到相关机构更高的信用评级,进一步细化主要有内部信用升级(比如优先或次级结构的安排、超额抵押、回购协议等等)和外部信用升级(像金融机构担保、信用担保等等)。其次,我们所讲到的信用评级是指聘请那些专业水平更高的评估公司根据对PPP项目预期能够创造的现金流对拟发行进行相关的评级操作,同时将此评判结果作出公示的行为。评审机构必须对资产支持证券采取跟踪式的评级手段。除此之外,该行为需要全面考虑制度风险、信用层级、交易风险以及管控风险等。

(四)后期管理服务和证券偿还。我们都知道,在资产支持证券获得发行后,原始服务人必须确保整个资产池的安全高效运行,还应当依据协议提早把搜集的各项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转移至专项账户;然后自觉保管好服务者转交到自己的资金,此外还应当对专项账户进行全面有力的监管,包含在根据协定向出资人清偿本息前对专项账户资金前务必对这些资金做好监管工作,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提高证券化资产所带来的收益;还有就是托管人在限定日期内需要一次向投资人支付证券本息。若是规定日期内专项账户中的资金不够,就应及时采取外部担保或者另外一些偿债保全对策。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研究

(一)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众所周知,对会计基础的确准始终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进行财务处理的首要内容,它的中心内容即为PPP项目企业有无真实出售其基础资产给SPV机构。有些人士提出采取表外作业的方式,换言之,即PPP项目公司向特殊目的机构的基础部分资产的转移必须是“真实出售”,而且这部分资金应该从PPP项目企业的账面上与资产负债表当中刨除,同时把账面价值列入利润表的有关成本项目中。此外,拥有独立财务主体、能够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存续以及资产清算等一系列业务、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等是特殊目的机构的主要特点。另外一部分人则与上者观点截然不同,其认为需作表内处理,也就是说PPP项目企业在向SPV转移资产的时候不可被当成是该企业把基础资产真实出售于SPV,而是需要作为一种担保融资业务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二)基础性资产进行转移的会计处理。当一个企业将自身的PPP项目转移至特殊目的机构之后,需要立即停止对基础资产的确认行为,并且按照基础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因出现转移现象带来的对价间的差值,确认为当期损益,紧接着将这一资产项目移除出企业的相关会计报表当中。

(三)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经营收入的会计处理。我国的PPP项目企业在资产支持证券的存续阶段,通常会首先收取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接着将这部分资金转移到证券托管者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获取的资产经营收入部分必须及时确认为企业的负债项目之一,同时进行合理的记录,所做会计分录借方科目为“银行存款”,与其相对应的贷方科目为“其他应付款---代收现金”。还有,PPP项目公司在收到SPV转入的代理项服务收入的时候,做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

(四)认购次级证券的相关会计处理。现阶段,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操作环节中,企业作为原始权益人要想尽快提升信用等级就不得不买入大量的次级证券,这也是对优先级证券的一种支持。

例如,某一PPP项目企业在1月2号购买了某SPV前一天发行的五年期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券并且持有至到期(享有的利率为14%,面值是1000元)。该企业按照10535900元的价格买进以一万份,并且同时支付交易费用200000元。该债券在每一年的6月30号以及12月31号支付利息,并于最终年度一次性偿清本金和剩余利息。此时,该公司需要做出的会计处理如下所示:

第一,在偿付买入价格的时候,借方科目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相对应的贷方科目为:银行存款。其次,依据摊余成本以及基准利率对每期的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为:借方“应收利息”;贷方为“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三、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税务影响分析

(一)所得税。国内税务机构往往是在PPP项目公司收到特殊目的机构转交款项时确认纳税节点,这时企业必须依据资产池资产转让收益、结合相关政策准确核算出所需缴纳的所得税。PPP项目公司与特殊目的机构SPV在资金的转移环节中应当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支付相应款项,若未能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清偿本金和利息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税收征收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整改。还有一点,PPP项目单位购买次级资产证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买卖资产支持证券获取到的差价、作为代理服务方获取的服务费收入等都必须依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缴纳所得税费用。需要注意的是,清算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可以按照所得税的相关政策予以减免。

(二)增值税。当中国开始实施“营改增”方针后,税收法律对于PPP项目企业对特殊目的机构SPV进行资金转移怎样进行更有效地核定、如何上缴增值税等方面的问题依旧未能做出清晰的规定。该作笔者认为,当前应当缴纳增值税的部分为PPP项目公司在转让基础资产时超出账面价值的部门。在税法没有做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发起人应当及时和主管主观税务部门交流,进一步弄清楚有关的处理规定,防止出现更大的税务风险。

(三)印花税。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者,PPP项目企业项目公司在将基础资产转移至特殊目的机构SPV时,应同时拟定有关的《资产买卖协议》,而且该单位也需要和另外一些为证券化交易提供保障服务的单位签署相关协议,依据有关制度都暂时免征印花税。

结束语

综上,该作笔者主要针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范围及主要内容、其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未来这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

[1]王明吉,崔学贤.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之会计处理与税务影响[J].财会月刊,2017(01).

[2]侯丽,张超,盛国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实务解析[J].中国商论,2017(08).

(作者单位: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证券化证券税务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务的思考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实践 挑战 建议——交通运输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与思考
交通运输行业的证券化融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