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2017-03-07汪博武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思想

汪博武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汪博武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互联网+”时代应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视角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坚持主体性、实践性、有效性原则。通过互联网+非线性教学方法、互联网+3D影像技术、互联网+微文化,不断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路径。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载体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必须要从维度、原则、路径上厘清思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维度

(一)基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角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出现并迅速占据人们的生活,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媒体产品,并快速由pc端向移动端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就是一部从集中到开放和共享的历史,因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无障碍性、即时性迅速根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各国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在一夕之间完成,由于失去了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意识形态、道德准则、文化观念等都能在网上迅速传播和找到立足之地,无形中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冲击。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核心就是培养政治素养。面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要肩负起时代赋予使命,用创新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其教育方法。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性和导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输出和引导,立足于国家意识安全的维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下,我们有意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将由以往的“人与人”的直接知识传递,逐步转向“人-网络-人”的互动式传递。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再造,然后进行二次传递,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的:“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2]同时由于网络传播范围之广、覆盖范围之大,有些内容如果被人别有用心的利用、恶意捏造或者篡改,这些被歪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网上肆意传播,不仅会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还给充满好奇心的大学生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载体的有效结合,注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担好把关人角色。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视角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品德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系统的重要任务。2005年《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2011年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到“中学教育与高校教育衔接问题研究”。这些一方面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说明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紧迫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连续性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被割裂开,不同阶段的教育者制定各自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缺乏有效衔接,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要素上出现重复、缺失、倒挂、脱离学生实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浅层化等现象。“尽管高校教材和中学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其中的理论是应该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在教育内容上必须进行高校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对接,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3]“互联网+”视域下教育方法创新必须立足于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空间,创新空间形式,实现各个空间的有效衔接和转换,尤其是利用好虚拟空间,做好不同阶段学生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有效衔接促进大中小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的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一言堂”,以致于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中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随着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新媒体迅速占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学习情境、学习空间、学习体验、交流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师生关系,同时新媒体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关系呈现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现象,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抓住这种主客体变化趋势,立足于主体性原则。这里所说的主体性原则是指“双主体”原则,包含两层意思,即一方面要重视教师在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教的主体性。虽然在每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不同的主客体,但是从整体上看教师在教授活动中仍是主体,在学生和教材知识中起着连接作用,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方法创新时一定要注意自身主体性的发挥,首先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学习,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指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促进其意义和价值的生成。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4]教学双方各自主体性的发挥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把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方法的创新仅仅理解为用ppt等多媒体课件讲课,这在实质上并没有改变这种单一教学方法本身,只是将以往写在书本和黑板上的知识点转移到多媒体上,仍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遵循主体性这个基本原则就是在这个环境下,任何创新的教育方法都是围绕着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最大发挥展开,如何让师生在教学中有更多的互动,如何让教师在发挥自己积极主动性的同时更多的关照学生,做到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感,如何最大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提升其人生境界。

(二)实践性原则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扎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积极参与实践,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推动教育方法创新,并且在实践中检验创新成果的可行性、正确性、科学性。离开了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就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成果。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实践性原则之所以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要求创新,离开了实践,创新就变成了空洞的东西,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乃是永恒的教学方式创新的实验室。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冲击,使原有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日渐式微,这些现象和认知并不是我们听到的,而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的。为了应对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其次教育方法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提高,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实践呈现出双向互动的态势。以往的教学是以教师“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从头讲到尾,随着新媒体的引入,图片、视频、音乐、在线互动逐渐进入课堂,甚至出现网络课堂、云课堂等,原有的教育方法也由讲授法逐步向师生互动性较强、更能发挥学生积极性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倾斜,有的课程老师更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完全由学生做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成果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大量反复的实践检验,教育方法才能既具有规律性,又能够适应师生的个性特长和心理特点。况且作为本身就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育方法自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教育方法的创新成果是教师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但是由于认识的主客观条件以及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人的认识难免发生偏差,因此教育方法的创新成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这个特殊的教育目的就决定了教育方法创新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本身就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学目的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深化,因此在进行教育方法创新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三)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任何转变和创新的结果都必须指向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品德的提升。要真正把握住“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质,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进行有效融合,提升教师教的效能和学生学的效能,而不是简单停留在浅层、机械的载体转换、创新层面,即“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是一种单一的、局部的、技术上的教学形式或方法转变,而是一种教育文化信念以及思维方式上的系统性‘范式转变’。”[5]把网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知识的展示更加直观、便捷、丰富,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辅助、促进作用,但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好这个度,就容易出现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现象。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全依赖新媒体,忽视本身技能的使用和提升,忽视教育对象实际的需求。单纯的将依托新媒体载体进行教学就理解为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教学上仍然是以知识点的直接灌注为主,教育方法转变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和简单化,这样无法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任何教育方法转变的根本诉求就是效能感的提高,一方面指教师教的效能感的提高,另一方面指学生学的效能感的提高。“互联网+”视域下教育方法的创新应当立足于效能感的提高。既能够通过新媒体的使用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多样,同时又能够使学生真正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有所收获。

三、“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路径

(一)互联网+非线性教学方法,适应大学生非线性学习发展趋势

作为网络一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跟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获取知识的地方不再仅是课本,囿于课堂和图书馆。网络、新媒体、移动客户端等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非线性学习方式。非线性学习是指“以非线性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以教育认知与神经科学与基石,以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为支撑,以复杂领域知识之习得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新型学习形态。”其具有“学习时间的碎片性、学习空间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离散性、信息传递的拖拉性以及知识建构的主动性等多种特征。”[6]所以针对学生当前的这种学习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互联网+非线性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就十分必要。构建线上、线下的“互联网+非线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完全线上式的MOOC教学,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利用这种MOOC教学方法,教育者将课程的知识点加以精细化,再投放到网络上组成若干节小课程,这样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有选择的进行线上学习与交流。第二种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的运用,它重构课上时间,使学习的主动权移位到学生手中。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教师录制好的视频学习资料,对课上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预先的学习,这样在课堂上,给学生和老师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预留了更多时间。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种教学方法,那么在课堂上将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学习也能够更加深入。

(二)互联网+3D影像技术,融宏大叙事和微小叙事一体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发展完善。品德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直接传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多种情境进行教育,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共鸣。情境教育法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和再现,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态度体验,进而更好的掌握教材的知识。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共鸣和群体聚合之后的情感认同和践行意愿。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因为技术发展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运用效果不佳。随着网络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以及3D影像技术的发展,真实的道德场景和生活境遇的再现已经不再是难题,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境。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采取宏大叙事方式,注重对真理与权威,道德与规范的宣扬。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受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他们拒斥传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敏锐的洞察到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变化特点,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平台,在进行宏大叙事教育的同时,拍摄、记录大学生生活的故事,在宏大叙事中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追寻个人的命运,融宏大叙事和微小叙事一体,让德育回归是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感知生活中主动接受熏陶。

(三)互联网+微文化,主动回应微时代诉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微媒体迅速将我们拉入了“微时代”。微媒体的交互性和多元性一方面丰富了教育手段,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这种时代变化,敢于回应,不回避,以微文化为抓手,主动构建微活动圈,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仅将微媒体的使用当做是一种时尚,而是要看到微媒体所蕴含的魅力,将现代的教育方法和微媒体进行结合,研究其运行机制,把握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实现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其次教育者要有意识的通过这些微媒体搭建丰富多样的微平台,比如说将课堂与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深度融合,争做“版主”、“达人”,结合学校近期发生的热点或网络热点问题,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学生进行亲切互动,成为在学生中有公信力的“意见领袖”,使主流价值观通过这些微平台进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最后教育者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微活动,让学生在践行中接受自我教育。比如积极倡导微公益活动,积极宣传微公益理念,鼓励学生发现身边人的微小需求,鼓励青年人发挥草根、网络微力量,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并且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1]冯刚.关于做好高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64-67.

[2]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205.

[3]陈久.大学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26.

[4]伊莉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86.

[5]靳玉乐.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转变[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2.

[6]王继新.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2.

汪博武(1982-),男,安徽潜山人,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互联网+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